「辭職潮「下的韓國醫院:癌症患者手術被推遲、孕婦剖腹產被取消,護士呼籲醫生返崗

2024年02月26日18:55:19 國際 1871

韓國醫療人員「辭職潮」持續蔓延,醫療系統危機加劇。面對醫療人員提出的撤回擴招計劃的要求,韓國政府25日予以拒絕,並決定向衛生部門派遣檢察官,準備對拒絕返崗的辭職醫生採取法律行動。

韓國政府呼籲罷工醫生在29日前返崗,將不會受到懲罰,不返崗或將面臨起訴、吊銷行醫執照的懲罰。

「辭職潮「下的韓國醫院:癌症患者手術被推遲、孕婦剖腹產被取消,護士呼籲醫生返崗 - 天天要聞

韓國醫務人員。圖/新華社

【1】醫生:政府應優先考慮漲薪

韓國目前的醫患比例為發達國家中最低,為解決醫生短缺問題、應對韓國的人口老齡化,韓國政府宣布,2025學年高校醫學院招生規模將從現階段的3058人增至5058人。

新華社報道,對於這項擴招計劃,醫生團體和醫學院學生強烈反對,稱此舉將引發過度醫療並使醫保系統資金緊張。

罷工者表示,大學無法承受這麼多新生,該計劃無法解決兒科和急診科這些收入低、關鍵的科室,存在的醫生短缺問題。醫學是韓國學生和家長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很多年輕醫生傾向於選擇皮膚科、整形外科這些更賺錢的科室。

一名年輕醫生表示,政府應該優先考慮提升他們的工資和工作條件,而不是增加醫生數量,「韓國目前的醫療系統很好,但運作方式是剝削廉價的見習醫生。」

一些批評人士指出,醫療人員實際上是擔憂擴招計劃導致他們的收入減少。

韓國總統尹錫悅辦公室25日批評醫生集體辭職的做法,稱「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的醫生,會採取拿病患當作人質的極端行為」。

根據韓國醫療法,當政府發現公眾健康面臨嚴重風險時,可以向醫務人員下達復工令。拒不服從命令者,最高可被判處三年監禁或3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2萬)的罰款,同時吊銷行醫執照。

韓國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強調,實習和住院醫生的集體行動加重了醫療現場的混亂,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構成威脅,應急醫療現場正面臨危機。他還表示,醫生們只有留在患者身邊,呼聲才更有影響力和效果。

【2】多家醫院運轉困難,癌症患者化療被推遲

韓國醫療混亂或將進一步加劇,目前,部分醫院的專科培訓醫生離崗,甚至部分醫學生放棄了實習聘用合同。

據報道,首爾的幾大醫院中,延世大學附屬世福蘭斯醫院及江南世福蘭斯醫院手術減少至平時的一半;三星首爾醫院和首爾峨山醫院分別減少至45-50%和40-50%;首爾聖母醫院和首爾大學醫院正在根據科室情況,調整手術和診療日程安排。多家醫院因人手短缺,運轉困難。

韓國政府已將該國醫療危機提升至最高級「嚴重」。來自大邱的一名腦癌患者表示,儘管癌症已擴散到肺部和肝臟,但他的化療被推遲了,一名孕婦則表示剖腹產已被取消。韓國衛生部在上周發布的公告中顯示,已收到近200起與罷工相關的公眾投訴。

對於經常來首爾看病的外地患者來說,這尤其不安。「最初,我們安排在三月初進行手術,但罷工將時間推遲到了3月底,」一名慶尚北道的居民表示,他的父親正在江南世福蘭斯醫院治療食管癌。

韓國國防部開放軍隊醫院,為民眾提供醫療服務。國務總理韓德洙前往位於京畿道城南市一家軍隊醫院,對軍方醫療人員減輕醫療負擔表示感謝,同時慰問患者。

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護士們還留在醫院和診所照顧病人。儘管他們表示反對擴招計劃,但他們也呼籲醫生恢復工作。

九派新聞記者 李沐曦 綜合新華社報道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岑浩輝:澳門將打造更包容、便利、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 天天要聞

岑浩輝:澳門將打造更包容、便利、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23日晚在外國駐港澳總領事代表團招待會上致辭時表示,澳門將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以制度創新與政策優化為動力,以政府與市場、澳門與世界協同共進為基石,打造更加包容、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 天天要聞

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財聯社】【環球網】【光明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文|麥子編輯|麥子「以色列活生生地將加沙地帶變成了人間煉獄」。5月22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布了聲明。這場
美國知名雜誌指責特朗普正在「殺掉下金蛋的鵝」 - 天天要聞

美國知名雜誌指責特朗普正在「殺掉下金蛋的鵝」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使聯邦政府與哈佛大學的爭鬥再度升級。對此,美國《財富》雜誌23日發文稱,「特朗普正在殺掉美國下金蛋的鵝」。「這不是修剪,這是放火」《財富》雜誌表示,和美國政府一樣,大學也存在臃腫、浪費的問題,但特朗普削減研究經費...
200條鐵軌被連夜拆除!惹怒中國後,立陶宛的代價來了 - 天天要聞

200條鐵軌被連夜拆除!惹怒中國後,立陶宛的代價來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咱們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惹怒我們是什麼下場?看看立陶宛就知道了。2025年春,立陶宛成了歐洲議會的「常駐議題」。克萊佩達港堆場如山,碼頭工人排隊領遣散費,1300家企業關停,470億美元債務壓頂。
「用陽光兌現情誼!」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 天天要聞

「用陽光兌現情誼!」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日前,中國電建承建的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正式併網發電將有助於尚比亞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旱季電力保障尚比亞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位於卡布韋中央省齊桑巴區,是中贊能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 - 天天要聞

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

原標題: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馬學禮 李靜楠 通訊員孫婷 蔣娜5月23日下午,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總工會聯合匯融商場、佰德隆樓宇工會在匯融商圈舉辦了思政教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講座,吸引了40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我已經是可被驅逐出境(deportable)的狀態了。」劉若彤說話時,帶著一絲黑色幽默,她將自己形容為被美國總統特朗普送去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此時,更有不少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在小紅書上吐槽,自稱己是「哈佛難民」。正值美國高校的畢業季,哈佛大學與特朗普政府的抗爭,進入了另一輪高峰。2025年5...
經貿磋商機制初建,輕言速勝並不可取 - 天天要聞

經貿磋商機制初建,輕言速勝並不可取

中美在瑞士達成重要共識,大幅降低雙邊貿易關稅,建立經貿磋商機制,彰顯了雙方希望以對話方式解決各自關切的強烈意願。「貿易戰」沒有贏家,關稅是把雙刃劍,在傷人同時不可避免造成自身的傷害。反之亦然,避免關稅和貿易衝突的持續升級對雙方都有著重要意義
理性看待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 - 天天要聞

理性看待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

近日,中美雙方團隊在瑞士日內瓦就美國對全球濫施「對等關稅」政策及對我加征非理性高額關稅展開對等磋商。中方有理有據地批駁了美國濫施關稅對全球經濟貿易帶來的破壞性影響,並堅持美方應全面取消無理加征的所有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