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太平洋地區當前的發展速度不啻以往任何時候,它將與東亞和太平洋沿岸的相鄰地區和國家攜手共創未來。
俄羅斯遠東地區所屬地理方位以大面積嵌入北冰洋和太平洋為其重要特徵。本書所指地區為遠東聯邦區,截止時間至2018 年,其間併入兩個聯邦主體:布里亞特共和國和後貝加爾邊疆區。本聯邦區有以下三類國土。
一、直接通往東部海域和太平洋東部的俄羅斯聯邦主體:楚科奇自治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和堪察加邊疆區、馬加丹州和薩哈林州。
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其北部海岸線面向北冰洋。雅庫特因而通過北方海路與太平洋相連。
三、非濱海的主體:阿穆爾州和猶太自治州。但它們可藉助通航的阿穆爾河(黑龍江)連接東部海域和太平洋。

俄羅斯東部各聯邦主體的經濟地理重心向太平洋傾斜程度圖
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在市場關係形成的背景下,太平洋對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經濟和地理吸引力顯著增強:如其自然資源、運輸和過境潛力以及太平洋國家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由於包括雅庫特在內的俄羅斯整個東部地區與亞太地區國家(АТР)之間的對外經濟關係不斷加強,跨西伯利亞和貝加爾—阿穆爾鐵路沿線貨物運輸量的增加也帶動了這一點。此外,大型石油幹線管道在2006~2010年間得以修建:即從泰舍特(伊爾庫茨克州)到科茲米諾灣(濱海邊疆區的納霍德卡附近)的海上石油轉運站,其分支從阿穆爾州延通到中國。該管道每年向中國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日本、韓國和美國等)出口約5000 萬噸產於西伯利亞的石油。目前,大型輸氣管道「西伯利亞電力」 也已建成。它還將天然氣從東西伯利亞和雅庫特西南部向東輸送到中國。
近年來,俄羅斯聯邦政府制定並通過了《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發展戰略》 和《2024年前及2035年後遠東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國家方案》。
該戰略和方案將積極發展遠東地區海洋經濟作為優先方向,以企業集群的形式,開採和加工該地區的各種海洋自然資源,包括生物、石油和天然氣等,並以其出口為主要導向,發展海洋造船業。在這方面,面積達550萬km² 的俄羅斯太平洋200海裏海洋經濟區的作用正在顯著增強。因此,一方面,遠東地區對太平洋及其資源和潛力的定位正在加強,而另一方面,如果不涵蓋以太平洋經濟區為主的200 海裏海洋經濟區就無法全面評估該地區的長久前景。
正如各種科學研究所表明,所有這些趨勢都具長期性。近年來,這一切使得諸如В. Л. 拉林、П. А. 米納基爾、П. Я. 巴克拉諾夫、Ю. А. 安德耶夫等俄羅斯科學家有依據將俄羅斯這個擁有200 海裏海洋經濟區的宏觀區域稱為俄羅斯太平洋地區。眾所周知,該名稱首先強調了該宏觀區域對太平洋及其資源,以及亞太國家的日益重視。其次,強調了特定的地緣政治地位在我國這一實為水域領土的宏觀區域長期發展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
就地緣政治地位而言,俄羅斯太平洋地區是一個全球關聯地理結構區(巴克拉諾夫)。首先,它是歐亞大陸東北部與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連接點,在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領域形成了陸地和海洋之間的各種關係。其次,俄羅斯與美國、中國和日本等世界大國直接相連。在關聯結構中,國家邊界(包括陸地和海洋)不斷加深(密集)。關聯結構是這裡各種接觸功能形成的基礎,包括各種海洋和海洋自然資源的開發、它們與沿海土地自然資源的整合、通過陸路和海上運輸系統的連接進行的對外經濟互動。
該地區在全球範疇內履行聯絡功能超出了陸地和海洋國界,形成了廣泛的具有經濟和資源環境影響的跨境區域,產生了地緣政治利益,並有時伴有挑戰。
市場互動的全球化功能是通過跨大陸(跨歐亞)運輸走廊實現的,其最初的鏈條始於俄羅斯太平洋地區:跨西伯利亞鐵路及其分出的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和中國東部鐵路。未來,北方航線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的「絲綢之路」 也可以與之緊密協作。
這片宏觀區域地緣政治地位的最重要的具體特徵是,俄羅斯太平洋地區是一個由大型跨境區域組成的區域,其跨越國界的地理系統(巴克拉諾夫、甘茲等)在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方面是整體不可分割的。這些屬於海洋盆地: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阿穆爾河、烏蘇里江、圖們江等流域,以及興凱湖流域。應該強調的是,從楚科奇海到日本海,遠東海域幾乎所有的盆地都是跨國界的,都是完整的海洋地球系統(生態系統),也就是說,國家邊界,包括陸地和海洋都要穿越它們。
正如我們的研究所表明,在跨界地區,儘管它們被國界分隔,但自然資源和過程(海流、魚類遷徙、河流徑流、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結構、大氣環流等)仍然密切相連,跨界區域(跨界地球系統)一個地方(分布區)的單個資源成分或環境的質量和數量變化通常會轉移給其他地方(分布區),包括位於其他國家的地方(分布區)。因此,只有對整個跨界區域的自然資源潛力進行最全面的評估,才能在整個跨界空間內組織可持續和高效利用的自然資源管理。
同樣重要的是,維持海洋及其海岸、海洋生態系統的高水平,是一項只有通過同一海域的沿海國家不斷合作才能有效實現的任務。為此,有必要在共同跨界區域的國家之間建立一個長期協議框架,然後進行國際監測。
海洋流域的跨界性質最終也意味著,這些流域在開發時,幾乎成為所有沿海國家地緣政治利益的交匯區(巴克拉諾夫、甘茲、羅曼諾夫)。例如,日本海水域是俄羅斯、日本、韓國和朝鮮地緣政治利益的交匯區。眾所周知,中國在這裡也與地緣政治利益相交,因為中國在圖們江流域跨境地區有其自己領土。鄂霍次克海水域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羅斯地緣政治利益區,在較小程度上是日本地緣政治利益區。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是俄羅斯和美國地緣政治利益的交匯區。
應該強調的是,整個俄羅斯太平洋地區這樣一塊巨大的區域整體上同時被納入太平洋跨境空間(首先是北太平洋地區)。因此,俄羅斯太平洋地區,首先是跨境地區的海洋,是世界主要國家,特別是擁有強大軍事和民用艦隊的太平洋海洋大國的地緣政治利益的交匯區。根據歷史經驗,可以認為,在涉及世界海洋區域的沿海國家之間,不僅有地緣政治利益的交集,而且還存在各種衝突,有時還會導致地緣政治問題。
跨國性作為太平洋俄羅斯地緣政治格局的一個具體組成部分,是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跨國性為可持續的國際合作奠定了客觀的先決條件。
因此,東北亞、俄羅斯太平洋地區和中國東北這些宏觀區域被納入國際跨境區域:即阿穆爾河(黑龍江)和興凱湖流域,以及日本海流域。我們,包括與中國科學家共同開展的研究表明,如果我們國家之間沒有持續的密切合作,就不可能在這些跨境地區有效發展和形成可持續的環境管理。要做到這一點,中俄雙方都應具有一個良好和完整的跨境地區信息庫。最終,應該為這些跨境地區制定可持續環境管理和發展的國際合作計劃。這本《俄羅斯太平洋地區:過去、現在與未來》包含了關於俄羅斯東部大區域的自然、自然資源、人口和經濟的各種地理信息,可以為此做出貢獻。




左右滑動查看 詳細信息→
本書以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及其200 海里專屬經濟區構成的俄羅斯太平洋地區的綜合地理特徵為研究對象,記述了該地區古地理環境的形成及其主要發展階段等歷史過程,詳盡地描述了毗鄰海、自然保護區、人口和經濟發展現狀,闡述了自然資源、經濟地理和地緣政治狀況、國際關係、旅遊和自然資源利用等地區長期發展的地理要素。此外,書中還反映了俄羅斯官方制定的長期發展規劃和學術界對該地區發展趨勢與前景的若干評價。
我希望《俄羅斯太平洋地區:過去、現在與未來》 這本書有助於進一步發展、深化俄羅斯和中國科學家的研究,並有效開發我們的、在很多方面是共同而獨特的東北亞這個地球特大區域。
P. Ya. Baklanov 院士
2021 年底

從歐亞大陸邊緣的自然和氣候演化的古地理特徵、考古新發現,對當代自然、人口和經濟的描述,一直到對未來的展望,這本《俄羅斯太平洋地區:過去、現在與未來》 專著對相當廣泛的問題進行了綜合和系統的研究。在對這個大區歷史的全景式描述中,還相當充分地結合了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經濟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地位、地區安全問題等地區發展的地理因素的全面評價。
在討論地區的長期發展方案一章中,援引了生動翔實的官方文件和學術資料。本書所包含的表格、地圖、插圖和照片等大量寫實材料,無疑會令廣大讀者讀起來饒有興趣並從中獲益。
В. М. Котляков
俄羅斯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
俄羅斯地理學會榮譽會長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本文摘編自《俄羅斯太平洋地區:過去、現在與未來》[(俄羅斯)П. Я. 巴克拉諾夫 等著;李澤紅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 11]一書「中文版序」「序」「前言」,有刪減修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中蒙俄經濟走廊譯著系列)
審圖號:GS(2021)6903 號
ISBN 978-7-03-070519-8
責任編輯:韓 鵬 張井飛
本書可供對俄羅斯的這個遼闊和獨特的大區的各方面發展感興趣的專業人士、地方志工作者、大學生、教師等廣大讀者閱讀。
(本文編輯:劉四旦)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 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