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入侵加沙地帶之後,西方國家像支持烏克蘭那樣,立刻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
其中一些國家表現得尤為積極,比如說德國。
德國政客對以色列的支持,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總理和總統接連訪問以色列,以及德國防長出身的馮德萊恩,也在歐盟當中帶頭支持以色列。
為了支持以色列,德國政客說過很多匪夷所思的話。
比如說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她曾高調反對停火,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
她表示:「我理解在婦女兒童正在死去的可怕情形下想要呼籲停火的衝動,但停火之後,以色列的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按照貝爾伯克的意思,加沙婦女兒童被殺死後,以色列就安全了?
從這種言論就可以看出,德國政客為了支持以色列,已經完全失去了底線。
而現在,反轉出現了,曾高調反對停火的貝爾伯克對以色列發出了批評。
加沙人不能消失在空氣中
據《參考消息》報道,以色列方面宣布要將其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擴大到拉法,貝爾伯克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回應了此事。
貝爾伯克表示,在拉法這個最後也是最擁擠的地方採取行動,簡直不合理。
貝爾伯克強調,近段時間,她一直與美國夥伴一起向以色列施壓:加沙人民不能消失在空氣中。
之前以色列炸死大量加沙婦女兒童的時候,貝爾伯克還在為以色列的安全吶喊,現在貝爾伯克開始考慮加沙人的性命,立場出現了180度的轉變。
這充分說明,以色列做得太過分了,以至於無腦支持以色列的德國都看不下去了。
西方立場普遍改變
在德國改變立場之前,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曾力挺以色列的昂撒國家早就進行了調整,他們無視美國的態度,呼籲以色列停火。
還有一些國家也在提醒以色列不要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包括美國,雖然還在支持以色列,也儘可能地低調,並且一直在勸說以色列不要打擊平民,也不要佔領加沙地帶,更不能把加沙人趕走。
雖然美國有演的成分,但也反映出西方和以色列都遭受了巨大的國際壓力,既然以色列不願意停火,那以色列的盟友就只能把壓力都轉移到以色列頭上。
雖然西方尚未採取實際行動制止以色列,但基本上已經劃清了界限,不再為以色列的惡行背書。
以色列讓西方遭遇系統性失敗
從西方態度的轉變就可以看出來,在加沙戰爭期間,西方在輿論、外交、政治等方面,都遭遇了系統性失敗。
放在以前,西方定下調子之後,其他大部分國家都會追隨西方的立場。
但這一次西方帶頭沖了出去,發現沒人跟在身後一起跑。
而隨著以色列越來越過分的做法,西方也不敢往前沖了,不得不退回了,去迎合絕大部分國家採取的立場。
這說明西方的影響力已經不復當年,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的判斷力,也能夠堅持自己的立場。
霸權是怎麼衰落的?就是在一系列類似的事件中,讓人們越來越無法信任,最終自己就走向了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