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省政協召開第二十次主席(擴大)會議,毛萬春主持並講話

2024年02月18日19:45:21 國際 1489


十三屆省政協召開第二十次主席(擴大)會議,毛萬春主持並講話 - 天天要聞

十三屆省政協召開第二十次主席(擴大)會議,毛萬春主持並講話


18號上午,十三屆省政協召開第二十次主席(擴大)會議,省政協主席毛萬春主持。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和重要署名文章精神、全國政協有關會議精神和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審議了省政協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實施方案(草案)、省政協2024年工作要點(草案)、省政協2024年度調研協商監督課題實施方案(草案)、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和政協委員減負的具體措施(草案)等。

會議通報了省政協黨組關於易鵬飛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專題民主生活會等情況;聽取了省政協機關5+2攻堅行動進展情況、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等。

毛萬春指出,在全省集中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充分體現省委對省內外形勢的準確識變,對破除思想障礙、搶抓發展機遇的科學應變,對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求變。要聚焦中心任務,引導廣大委員、聯動市縣政協、團結界別群眾,創造性地推進「1453」履職實踐。必須勇於攻堅克難,以「闖、創、干」的勁頭,真正做到「困難有我在,在我面前無困難」。必須錘鍊過硬作風,堅持問題導向和「嚴細深實勤」工作作風,進一步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必須勇於自我革命,認真落實中紀委全會、省紀委全會精神,堅決克服麻痹心理,切實扛起廉政責任,深入建設清廉政協。

省政協領導黃蘭香、賴明勇、張健、張灼華、胡偉林、李民、肖百靈、潘碧靈、何寄華、鄧群策出席。省紀委相關負責人列席會議。

記者:程錦

編審:孫勇、果夫、於紅臣

十三屆省政協召開第二十次主席(擴大)會議,毛萬春主持並講話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南非學者:美無視多邊貿易規則 試圖將經濟工具武器化 - 天天要聞

南非學者:美無視多邊貿易規則 試圖將經濟工具武器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所有南非產品徵收30%的關稅。南非學者在接受總台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此舉違反多邊貿易規則,其本質是將經濟工具武器化,以迫使南非調整其外交政策。約翰內斯堡大學非中研究中心研究員 恩卡拉:這些關稅是政治性的,針對的是南非的外交政策選擇。美國想削弱南非的主權及其在國際舞台上...
特朗普親密盟友親自下場攻擊!鮑威爾頭更大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親密盟友親自下場攻擊!鮑威爾頭更大了

白宮在攻擊鮑威爾方面開闢「新戰線」不再只談利率,轉而猛攻其「奢華裝修」和「管理不善」……白宮指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一項「奢華的」美聯儲總部翻新工程中存在「嚴重管理不善」,為其攻擊美聯儲的行動開闢了一條新戰線。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主任拉斯·沃特(Russell Vought)在一篇帖子中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柬投資合作工作組首次會議在柬召開 - 天天要聞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柬投資合作工作組首次會議在柬召開

7月9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和柬埔寨發展理事會投資委員會秘書長謝無敵在柬西哈努克市共同主持召開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以下簡稱「西港特區」)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和中柬投資合作工作組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深化產供鏈合作、支持西港特區高質量發展等深入交換意見。凌激表示,中柬...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閉幕 - 天天要聞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閉幕

中新網山東曲阜7月11日電(記者 孫婷婷 趙曉)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10日在山東曲阜尼山落下帷幕。在緊湊的兩天議程內,560餘位中外嘉賓圍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係與全球現代化」的主題,在儒家思想發源地,展開一場場跨越國界與文
澳大利亞外長拱火:美國不想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但亞洲需要「力量平衡」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長拱火:美國不想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但亞洲需要「力量平衡」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7月10日,東盟外長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多國外長出席。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試圖拉攏東盟國家,她在會上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聲稱亞洲地區需要實現「力量平衡」。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向東盟多國發出威脅,如果這些國家不願...
《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續奮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智庫報告發布 - 天天要聞

《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續奮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智庫報告發布

7月11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發布《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續奮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智庫報告。報告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構建起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創立、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