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拜登擔任美國總統已經過去了整整3年,過去這3年,美國可謂風雨飄搖。
在拜登的領導下,美國遭遇了一場又一場重大失敗。
在阿富汗出醜之後,試圖在烏克蘭找回場子,結果烏克蘭又沒能打贏俄羅斯,之後被迫介入中東局勢,又鬧了個眾叛親離。
而在美國內部,分裂越來越嚴重,更關鍵的是,美國的經濟一直半死不活,招致了美國民眾的廣泛質疑。
現在拜登對內、對外政策都令美國人感到不滿,想要連任已經非常困難了。
超六成美國人不滿拜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
超過60%的受訪者對拜登的政策感到不滿。
其中64%的受訪者不贊成拜登的經濟政策,62%的受訪者不贊成拜登的外交政策。
這些不滿都是在過去3年中積累下來的。
拜登上一次競選的時候,喊出了「美國回來了」的口號。
作為一名美國老派政客,拜登認為讓經歷了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回到「正常狀態」就可以解決問題。
但事實證明,這一招沒有用,以至於才過了三年,人們又開始期待特朗普回歸,因為特朗普可以給美國帶來變化。
而拜登依然依賴之前的路徑,還想讓美國「保持原樣」。
但這隻能是刻舟求劍,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已經回不去了。
拜登的基本盤沒了
上一次拜登能夠贏得選舉,與當時的一場運動有直接關係。
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2020年點燃了一場大規模抗議活動——「黑人的命也是命」。
正是這場運動,為拜登爭取到了移民群體的支持。
因為拜登曾是奧巴馬的搭檔,他在競選的時候又選擇了哈里斯作為自己的搭檔,這給人一種美國將進入「後種族社會」時代的錯覺。
而在拜登上任之後,又使用了大量少數族裔人士擔任內閣中的重要職位。
拜登試圖用實際行動展示他對移民群體的照顧。
然而,現在美國人關心不再是「黑命貴」「白命貴」而是「自命貴」,自己命才是命,大家生活得那麼難,哪還有心思搞平權?
這個趨勢,讓美國的社會氛圍趨向保守,在移民問題上的具體表現是,普遍希望把非法移民都擋在美國外面,不讓他們來美國和已經進入美國的人搶飯碗。
而拜登想的還是開放邊境,然後通過這種方式討好移民群體,這就是路徑依賴。
但四年前這麼做可以,四年後的現在已經不靈了。
特朗普不是救世主
不過拜登的糟糕表現並不代表特朗普是正確的。
特朗普時期,美國的經濟也沒有什麼起色,只是給了美國人一種經濟有所好轉的錯覺,因為特朗普一直在築造各種壁壘,他反對全球化,這樣可以增加美國本土的機會,美國人在體感上會好一些,但由於逆潮流而為,實際上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
美國要想改變當前加速衰落的處境,需要跳出特朗普和拜登及其追隨者,選擇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擔任美國總統,如果不能跳出這樣的循環,美國將會加速走向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