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南卡羅來納州的一次集會上表示,對於不願增加軍費開支的北約成員國,他將不會保護他們,並且暗示會「鼓勵」俄羅斯對這些國家進行侵略。
對此,北約(NATO)領導人周日(2/11)對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表示擔憂,認為他的言論可能給美國軍隊和盟友帶來危險。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任何有關盟國不會相互保護的言論都會破壞所有成員國的安全,包括美國的安全,並使美國和歐洲士兵面臨更大的風險。他強調了北約成員國之間相互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共同應對安全挑戰的必要性。
顯然,特朗普的北約爭議言論引發了北約成員國及其高層的高度警惕。
北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聯盟之一,承擔著維護成員國安全和穩定的重要責任,而美國作為北約軍事力量的核心,其一舉一動都將牽動北約集體的安危。因此,作為極有可能於2025年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其北約主張對整個軍事聯盟來說都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北約成員國之間確實存在著軍費分擔不均的現象。
根據北約的規定,成員國應當將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但實際上只有少數國家達到了這一標準。
這也是特朗普政府在任期內一直強調的問題,他曾多次要求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開支,並威脅稱如果這些國家不增加開支,美國將考慮減少對其保護。
然而,對待這一問題需要更加謹慎和理性。北約成員國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經濟和安全情況,單純以軍費開支來衡量一個國家對北約的貢獻可能並不全面。
另外,美國與其他北約成員國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金錢關係,二者的同盟關係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而美軍在北約的部署不僅直接影響北約成員國的安全,也對美國全球戰略布局和軍事威懾力量至關重要,單方面強調盟友增加軍費開支對美國來說,不見得有什麼好處。
因此,從客觀角度看,解決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分歧需要更多的對話和協商,而不是通過單方面施壓和惡化言論來解決。
北約作為一個聯盟,需要所有成員國共同努力維護團結和穩定,共同面對各種安全挑戰。
特朗普的言論引發了對北約未來走向的擔憂,也提醒了各方需要更加理性和務實地處理分歧和問題。
然而,作為冷戰的產物,北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及是否能為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