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欣:全球在今年走出陰霾,止跌企穩

2023年12月30日22:00:54 國際 6480

庚欣:全球在今年走出陰霾,止跌企穩 - 天天要聞

直新聞:2023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您怎麼概括這一年的國際局勢?

特約評論員 庚欣:回顧2023年,我認為國際局勢有四大重點,似乎都處於「走出陰霾,止跌企穩」的狀態。

「一」是「一場疫情」逐漸走出低谷,雖仍有隱患存在,還在對人類形成壓力,但整體上正在走向緩和。

「二」是「兩場衝突」,俄烏和巴以,兩地開火,而且直到今天新年臨近,仍然處於僵局,但交戰各方都已疲憊,各種力量也都在介入斡旋,連美國這個始作俑者也迫於內外壓力出現軟化態勢,停火隨時都可能發生。中國面對這種局面,堅定站在和平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努力勸和促談,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三」是有「三大關係」,也處在「走出陰霾,止跌企穩」的局面。第一是中美相處之道,在這一年來的雙邊互動和舊金山元首會晤上,已經看到了「止跌企穩」的基本模樣。第二是東西方關係,重點是北約和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生的衝突,但現在各方都有點騎虎難下,也正在尋找停火止戰的出路。中國則通過妥善處理大國關係和各種熱點糾紛,使各種矛盾得以緩和。美歐等國炒作這類矛盾本就是「刻舟求劍」,遲早都會回到今天時代的軌道。

第三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磨合。這在世界經濟動蕩中體現的比較突出,也是百年變局的基本內容。發展中國家的快速成長和發達國家的「優勢維持」會長期並存,一些彆扭也正隨著上述矛盾的緩解,而逐漸走出陰霾。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同時又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橋樑,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四大赤字」。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這些赤字會長期存在,但隨著各國,特別是大國,尤其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努力,正在和上述大環境的緩和一道逐漸改善。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針對各種「赤字」提出的各種倡議,作出了全方位的努力,為緩解」四大赤字「作出了重要貢獻。

所以,回顧2023年的國際局勢,我用「走出陰霾,止跌企穩」作為基本特徵。有人說,「止跌企穩」不是形容中美關係時使用的一個專業概念嗎,可以這樣解讀整個國際局勢嗎?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過,今天乃至今後50年的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可以說,中美關係是我們觀察世界大勢的一個「綱」,「綱舉」才能「目張」。

其實,無論是外部的國際大勢,還是中國的國內治理,都應該把中美關係的狀態、中美相處之道的進展,作為一個最重大的主導性矛盾予以把握。不僅是中美,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各種矛盾、大小變局,似乎都和中美相處之道脫不開關係。「中美和,則世界興」,抓住中美關係,就抓住了觀察和評估世界局勢的主要視角,就會掌握面對和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金鑰匙。

2023年,中美關係逐漸展現出「走出陰霾,止跌企穩」的積極勢頭,這既是整個2023年世界的一個縮影,也是國際局勢最現實、鮮明的整體性標誌。我們可以從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的經驗體會中,來評估這一年來我們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各國的朋友也必然會從中美相處之道的進展中,獲得觀察局勢、總結經驗教訓的啟示。

庚欣:全球在今年走出陰霾,止跌企穩 - 天天要聞

直新聞:2024年馬上就要來到了,您對新的一年國際走勢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庚欣:展望2024年,我覺得也是八個字,就是「穩中求進,守正創新」,或者說是「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守正創新」。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穩中求進,守正創新」不是中國經濟工作的總方針嗎?其實,正像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所說的,「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要求貫穿各項工作之中」,「穩中求進」這個總基調,不僅可以指導中國國內的經濟工作,而且也是一個可以超出經濟領域、適用於一些非經濟領域,甚至超出內政、可適用於外交領域,例如中美關係等的普遍性指導方針,同時也是對新的一年國際形勢的整體展望和期待。

道理很簡單,中國這幾十年來是以「現代化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而指導中心工作的總方針,當然就具有一定的全局性價值。實踐檢驗真理,中國經濟工作是全球公認的,特別是大國發展中最成功的。幾十年的「穩中求進」總方針一直很成功、很穩妥、很成熟,推動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維持了長期高速發展和高度穩定,使中國走向進步,走向繁榮和發展。這難道不正是今後世界追求和平發展的方向嗎?所以,我認為,應該「國際國內一盤棋,兩套鑼鼓一起敲」。在涉外的問題上,我一直主張應該借鑒國內工作中一些成功的方針政策的方法論,而且具體到展望2024年,我覺得「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守正創新」,是特別符合實際需要、特別貼切的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也是我們應該更積極「有所作為」的行動。

對於2024年,各國可能都會針對各個具體領域,有很多的展望和期待,我認為「預測不如創造」,不如「守正創新」。世界面對的百年變局和各種新老問題,既需要以「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和為貴」「忍為高」「談為上」的具體方針。更需要以「守正創新」作為基本原則,所謂「守正創新」,就是要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中國政府發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指明的人類社會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文明互鑒的正確方向,就是要堅持「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主流和「公平、合理、正義、民主、均衡的國際新秩序」建設,中國政府的這些主張和行動,符合世界大勢,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客觀上就是對2024年新的一年國際形勢的整體展望和期待。

作者丨庚欣,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李怡,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湯樂怡,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一化工廠爆炸,引發全球農藥供應危機? - 天天要聞

山東一化工廠爆炸,引發全球農藥供應危機?

昨天(5月27日),山東高密友道化學有限公司一車間發生爆炸事故。截至目前,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失聯,19人輕傷,救援和救治工作正在進行。正解局注意到,事故發生後,A股市場快速做出反應,多隻農藥股集體漲停。原因無他,#友道化學 是全球最大的#氯蟲苯甲醯胺 原葯生產商。市場擔心,事故會影響原葯生產,進而導致全球農...
國台辦:圖謀「台獨」分裂,兩岸對話協商無從談起 - 天天要聞

國台辦:圖謀「台獨」分裂,兩岸對話協商無從談起

5月28日,國務院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國台辦發言人5月20日就賴清德近期多次涉兩岸關係講話表明嚴正立場。台陸委會稱,希望大陸傾聽台灣方面釋出的善意,通過「對等尊嚴」的互動交流,才有助於台海和平穩定發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
印度自詡第四大經濟體,法國當場打臉:陣風60億尾款十年未結 - 天天要聞

印度自詡第四大經濟體,法國當場打臉:陣風60億尾款十年未結

印度一家智庫當眾吹噓,稱印度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並且三年之內還要再升一位。然而,法國卻表示,你們有錢還做老賴,快十年前的一筆武器尾款至今還沒有結賬。在印巴衝突過後,印度絞盡腦汁要在其他領域找回面子。而經濟這一塊成了莫迪的重點關注對象,於
特朗普翻臉式擁抱核能,反清潔卻大搞「清潔」?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翻臉式擁抱核能,反清潔卻大搞「清潔」?

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接連簽署四項行政命令,正式啟動其所謂的「核能復興計劃」。一貫鍾情於石油與煤炭的特朗普,突然高調示愛核能,甚至動用「國家緊急狀態」權力,為核電站審批開綠燈,為濃縮鈾本土化劃撥資源。
尹錫悅會被判多少年,還有退休金嗎 - 天天要聞

尹錫悅會被判多少年,還有退休金嗎

現在的尹錫悅已經被彈劾了,目前正在被羈押調查,接下來他基本可以確定被判有罪。那麼,尹錫悅會被判多少年,還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嗎?尹錫悅面臨的刑事指控主要集中在內亂罪、濫用職權和妨礙司法公正等罪名。
俄烏談判講什麼語言,扎哈羅娃指責烏代表撒謊 - 天天要聞

俄烏談判講什麼語言,扎哈羅娃指責烏代表撒謊

俄烏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結束了,沒有達成更多的成果,但是在換俘問題上是做了相應的安排。也就是俄烏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用的是什麼語言,用的是烏克蘭語英語還是俄語,這個事情現在開始不斷發酵。
反轉!「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 - 天天要聞

反轉!「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

南非總統: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G20峰會。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日前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美方參加今年11月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拉馬福薩本月19日至22日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並於21日在白宮與特朗普舉行會談。
國際乒聯選舉鬧烏龍 將延期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乒聯選舉鬧烏龍 將延期舉行

當地時間5月27日,2025年國際乒聯代表大會在卡達多哈舉行,本次會議將選出新的國際乒聯主席和執行委員。國際乒聯宣布,佩特拉·索林當選國際乒聯主席,但現場參會人員發出質疑,在點名投票協會時線上數量....
中央候補委員履新後,這個直轄市任命「70後」副市長 - 天天要聞

中央候補委員履新後,這個直轄市任命「70後」副市長

「天津人大」消息,5月27日,天津市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任命王秀峰為天津市副市長,免去劉桂平的天津市副市長職務。就在幾天前的5月23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准:劉桂平同志任天津市委副書記;陳輻寬同志不再擔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常委職務。王秀峰 資料圖此番履新天津市副市長的王秀峰出生於1970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