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作特朗普的「幽靈」,正困擾著COP28談判

2023年12月11日20:40:07 國際 1894

在多次逆轉其國際氣候承諾後,其他國家正越來越難以相信美國會信守承諾。

距離《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閉幕還有一天左右時間,一些場外因素正在影響談判氣氛,其中就包括各方對於美國國會共和黨以及美國大選走向的疑慮。

有談判代表擔心,即使2024年後美國政府格局不發生改變,共和黨在國會的行為也可能會使美國的一些清潔能源激勵措施陷入危險,並使美國無法兌現其承諾的110億美元氣候融資。因為發展中國家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並尋求替代資源時,需要來自發達國家的財政大力支持。

薩摩亞氣候部長舒斯特(Toeolesulusulu Cedric Pose Salesa Schuster)領導著一個由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小島嶼國家組成的談判集團,他表示,如果看到美國從目前的位置後退一步,將是令人遺憾的。他擔心,美國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對更極端天氣的財政支持,將像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那樣枯竭。

考慮到美國在歷史上多次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反覆,能否保證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政策連續性呢?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國際項目主任麥克斯維爾(Amanda Maxwell)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全國有很多私營部門、企業和公司站出來採取行動。」

「同時,無論政治方向走向如何,有許多更加技術性的合作在全美都在進行之中。」她補充道。

一個叫作特朗普的「幽靈」,正困擾著COP28談判 - 天天要聞

不可靠但必要的談判方

長期以來,美國在氣候談判中一直被視為不可靠但必要的盟友。1997年美國在柯林頓政府時期成為《京都議定書》簽署方之一,但簽訂後沒有將其遞交給參議院表決。小布希政府上台之初,就直接宣布不批准《京都議定書》。特朗普政府則退出《巴黎協定》,轉而大力扶持傳統能源產業。

在資金方面,2014年美方承諾向聯合國氣候基金注資30億美元,近十年過去了,最後10億美元「分期付款」仍然尚未兌現。

里夫金辦公室中國/亞洲主任、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吳昌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持續談判的好處是,「在每一場博弈中,大家對於其中的利害衝突和利益都看得越來越清楚。」

她解釋道,在這種情況下,各方談判代表對於美方談判結果需要國會投票或者被未來的美國總統所影響的這種模式也越來越熟悉了。

柯林頓政府時期白宮氣候助理、美利堅大學教授布萊索(Paul Bledsoe)表示,政府政策轉向的風險仍籠罩在聯合國談判中,「共和黨在氣候行動上的頑固和特朗普重返白宮的潛在風險,意味著美國談判代表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對其長期氣候承諾的更多懷疑。」

對於仍在迪拜的談判代表來說,這種風險尤其嚴重。一些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希望廢除去年全面實施的氣候法案的大部分內容,特別是在《通脹削減法案》中為購買新型電動汽車提供的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這一內容。

就在幾天前,美國眾議院還通過了一項立法,阻止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最終確定一項污染規定,該規定將迫使汽車製造商確保2032年銷售的每三輛汽車和輕型卡車中就有兩輛是電動汽車。

有些國際承諾可能更難兌現。拜登政府誓言到2024年美國對國際氣候融資將超過110億美元,並為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新增30億美元,這取決於國會的支持。

即使共和黨人掌管眾議院,美國政府今年仍設法籌集了至少95億美元的氣候融資。但特朗普政府在第一個任期內就「撕毀」了綠色氣候基金的支票。

麥克斯維爾(Amanda Maxwe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不多,今年拜登政府還是成功從國會把錢籌集了出來,不過還要在籌集資金方面做更多工作。

小島嶼國家特別顧問羅伯遜 (Michai Robertson)表示,人們還擔心,(如果特朗普回歸)特朗普第二次退出《巴黎協定》可能會不可挽回地損害這份全球氣候協議的可信度。 「這會讓《巴黎協定》成為一個笑話。」他說。

美國清潔能源政策是否有韌性

在迪拜參加談判的美國官員一直在試圖告訴外國同行,《通脹削減法案》中的大部分內容將持續下去,部分原因是它已經促進了許多「深紅州」建造新製造工廠,並促進了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開工。

美國總統清潔能源創新和實施高級顧問波德斯塔(John Podesta)表示,相關的就業和經濟利益,對於尋求廢除氣候變化相關政策的共和黨人而言,也構成一定政治風險。

《通脹削減法案》的大部分內容是以稅收抵免的形式提供的,事實證明,這受到了可再生能源開發商和石油公司的歡迎。

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執行官伍茲 (Darren Woods)稱,該法案是建立低排放和零排放技術市場的「良好的第一步」。

「政府在這個領域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COP28上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世界要在減少排放並實現凈零排放方面取得進展,我們就必須制定良好的政策來啟動這一進程並開始建立市場。」

麥克斯維爾(Amanda Maxwell)則對記者表示,一年多前美國通過的《削減通脹法案》是美國最大的氣候立法,目前因為該項立法,已經有超過860億美元投資聚焦於清潔能源,並在38個不同的州創造了超過3.3萬個工作崗位,通過此法案,可以展示低碳經濟的優秀之處。

「更多人將明白這一法案的好處,我們也希望人們因此可以選出能繼續這項法案的人。」她補充道,「一年以來,人們的確看到了該法案所產生的紅利。」

EPA署長里根(Michael Regan)也表示,該機構已經從經驗中汲取了教訓,正在制定能夠持久的規則。 「法律耐用性一直是我們設計規則過程中的首要和核心考量,「技術剛剛發展,市場的接受度也更高了,所以我們相信這種結合將使我們處於最佳狀態。」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認為,企業不會撤銷對新清潔生產線和可再生能源合同的投資。

克里表示,雖然一位否認氣候變化的美國總統可能會產生影響,但「他們不會阻止正在發生的事情,回是回不去了」。

麥克斯維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美國國內,真正確保民眾將繼續優先考慮氣候工作,而我們要不斷努力向美國公眾證明,氣候解決方案對經濟有利,對生活有利,對大家的健康有利。」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稱普京「在玩火」,克宮回應:俄羅斯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普京「在玩火」,克宮回應:俄羅斯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5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再次發文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他宣稱:「普京沒有意識到的是,要不是因為我,俄羅斯早就發生很多非常糟糕的事情,我的意思是非常糟糕……他正在玩火!」他沒有說明「糟糕的事情」是什麼,也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威脅。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對於特朗普的言論...
日本網民熱議:外國人上了中國的廁所,受到了「文化衝擊」 - 天天要聞

日本網民熱議:外國人上了中國的廁所,受到了「文化衝擊」

最近,日本一網民發帖吐槽了「中國廁所」。該網民曬出了某外國網民發布在視頻平台上的短視頻,視頻中,博主稱在中國受到了「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文化衝擊)。他看到公共廁所里所有的單間竟然都是沒有門的,大便的時候完全可以
日本學歷貶值30年:博士批量失業、大學生無奈啃老 - 天天要聞

日本學歷貶值30年:博士批量失業、大學生無奈啃老

十年苦讀付流水,一代人的血與淚。作 者丨大南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222萬——這一創紀錄的數字,是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數量。正在奔赴職場的他們組成了「史上最大應屆生求職潮」。與這一龐大求職群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4屆碩士及博士畢業生offer獲取率為44.4%,不僅同比下降12.3%,更是低於本...
英國利物浦汽車衝撞人群事件致65人傷,事發細節公布 - 天天要聞

英國利物浦汽車衝撞人群事件致65人傷,事發細節公布

當地時間5月26日,英國利物浦市中心發生一起汽車衝撞人群事件。英國警方28日發布消息稱,事件造成包括兒童在內的65人受傷,其中50多人在不同醫院接受救治。警方在發布會上表示,事發時約有100萬人聚集在利物浦街頭,慶祝該市球隊贏得英超聯賽冠軍。事發前一名救護人員正在對一位突發心臟病的患者進行急救,有關路障因此被臨...
社會思想的混亂,是當前中國社會最顯著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 天天要聞

社會思想的混亂,是當前中國社會最顯著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國家反腐敗的不斷推進,一些政府官員、國有企業的高管紛紛落馬。面對這種反腐高壓態勢社會上有一些人對這種現象竟不以為然,認為做官不搞點錢,誰去做官。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種思想混亂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正日益凸顯,對社會的穩定、發展與進步造成了嚴
美國又出幺蛾子:停發國際學生簽證!細品之下,背後有2個原因 - 天天要聞

美國又出幺蛾子:停發國際學生簽證!細品之下,背後有2個原因

這兩日,想要留學美國的留學生們,頭有點大。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竟然通知各領事館:停發任何學生簽證。讓人很不明白的是,美國依靠留學生,每年多收入幾百億美元。這麼大一筆錢,說放棄就放棄嗎?美國到底打的什麼算盤,安的什麼心?第一,特朗普政府認為,國
資訊很有聊|以色列總理聲稱 加沙沒有人因飢餓而消瘦 - 天天要聞

資訊很有聊|以色列總理聲稱 加沙沒有人因飢餓而消瘦

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和長時間封鎖而陷入人道災難。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曾發布消息稱,加沙地帶有超過7萬名兒童面臨嚴重的營養不良。挑戰世界的謊言:加沙沒有人因飢餓而消瘦? 針對國際社會批評以色列政府將飢餓作為武器。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總理內塔尼亞胡5月27日居然聲稱,以軍在安全檢查中拍攝的被拘...
韓國首爾市中心發生火災,傷亡暫不明 - 天天要聞

韓國首爾市中心發生火災,傷亡暫不明

央視新聞援引韓聯社5月28日報道,韓國首爾市中心乙支路一帶當天發生火災,目前人員傷亡情況不明。來源:央視新聞編輯 杜海鋒 審核 蔣波 謝珂編輯 杜海鋒 審核 蔣波 謝珂...
菲律賓81歲退休校長街頭拾荒被學生認出:生活不總按劇本走 - 天天要聞

菲律賓81歲退休校長街頭拾荒被學生認出:生活不總按劇本走

5月中旬,菲律賓女子克拉麗絲在肯德基快餐店外偶遇一位撿紙箱的老人,認出她竟是自己小學時的校長埃爾維拉·巴塞洛博士。克拉麗絲回憶道,昔日的巴塞洛校長總是穿著高跟鞋,塗著口紅,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充滿活力,備受尊敬,「她的名字本身就很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