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區東塘街道有稅收千萬級以上樓宇7棟,其中億元樓宇2棟。隨著樓宇經濟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空間+配套 +運營」等全方位競爭成為主流趨勢,東塘街道積極探索「一長五員」機制(樓宇長、樓宇聯絡員、企業服務員、信息管理員、黨建指導員、安全宣傳員),引入黨群服務團,強黨建促聯動,強產業促發展,強服務促提升,推動樓宇經濟全面起勢奮力突破。
1 黨建引領點燃樓宇發展「紅色引擎」
樹立一面旗幟。創新「1+3」架構體系,發揮街道黨工委「主軸」作用,統攬聯盟黨建辦公室、樓宇聯盟以及黨群服務團,構建「街、社、樓、團」融合的樓宇黨建工作體系。成立樓宇黨總支2個,企業黨支部32個,並選派36名黨建工作指導員,點對點指導「兩新」企業黨建工作,成功打造商會大廈「紅領六都、六色名片」、鑫融國際「六位一體融模式」、英維創新大廈「紅色磁場」等樓宇黨建品牌,以強大的組織力高質量推進商務樓宇建設。

探索一套模式。探索「黨建+人才」機制,構建樓宇人才「引、育、留」有機生態圈。指導完成省級「芙蓉計劃」人才工程申報1人、市級高層次人才認定4人。策劃承辦「雨花夢想家」人才培訓、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共舉辦人才培訓13場、組織人才招聘2場,中機博士後科研站聘請30名資深專家擔任創業導師,幫帶培育了一大批匹配中部智谷建設的產業人才。樓宇專班定期走訪、經常聯繫,心貼心幫助企業家和樓宇人才排憂解難,及時解決樓宇人才各類微訴求130餘項。
建設一批載體。全力推進樓宇服務矩陣建設,建成樓宇黨群服務陣地26個。依託聯盟發起單位陣地資源,在英維創新大廈設立黨建主題展廳;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在轄區打造「七·一」黨建主題公園;創新利用科技手段,建設智慧黨建平台;對照「五化」建設標準,各樓宇黨支部完成標準化建設,為樓宇黨員報到、學習、參加組織生活提供便利。

2 錨準定位打造樓宇產業「發展主線」
制定一盤棋思路。理清發展思路,突出抓好「賦能發展,強樓宇黨建;招大引強,去樓宇庫存;多措並舉,促異地轉化;挖潛增效,提經濟效益;主動靠前,優營商環境」五大目標。成立樓宇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多方力量,釐清各方責任,構建「街道、樓宇服務中心、樓宇物業、樓宇聯絡員」四方聯動、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

運行一專班服務。將雨花區委「樓宇長制」延伸至全街10棟樓宇,突出「一把手」主抓導向,創新「一長五員」工作機制,運行專班專員、清單台賬、走訪調研和議事會商「四項制度」,落實轄區企業全面走訪、服務上門。同時,建立與樓宇業主、物業公司、入駐企業定期交流平台,組織開展樓宇系列活動,不斷做優樓宇營商環境。
繪就一圖紙招商。依託轄區省商會大廈資源,從樓宇企業、商會、銀行等行業領域,選聘31名人脈廣、責任感強、熱心聯絡的湘商代表擔任「招商推介官」。精準繪製轄區樓宇地圖,深入梳理樓宇入駐企業的產業類別、行業屬性、主營業務和產供銷環節等,積極實施行業關聯招商、產業鏈招商,多渠道、全方位開展招商工作。今年先後開展企業家沙龍政策宣講會、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宣講會、重點商務樓宇招商交流會等惠企活動近30餘場次,招商氛圍不斷濃厚。截至目前,10棟樓宇共完成招商去化19073平方,實現重點企業「雙異轉化」25家,成功引進4家重點稅源企業。

3 靠前服務優化樓宇營商「共享生態」
打造一類平台。設立長沙市首家樓宇「湘易辦」體驗中心,配置交互觸摸屏、移動端設備,安排專人志願者指導、專業導辦,納入教育、就業、醫保等600餘項政務服務事項,積極探索樓宇「社區化」服務,實現經濟服務、民生保障、黨群建設等服務進樓宇,進一步完善樓宇的企業服務體系,實現「一機在手,一鍵登錄,一網通辦,一次辦好」,政務服務「跑零次」。
提升一檔品質。引進國內外知名的商務樓宇物業管理顧問公司、具有一流資質的物業管理公司設立專業商務管理中心,扶持、壯大本地優秀物業管理企業,以提升樓宇管理、服務品質。依託轄區神農、大華等老牌星級酒店優勢,支持引導神農商務樓、大華商務樓等老舊樓宇對電梯、網路、茶水間、洗手間等公共基礎設施和區域改造升級,完善改進樓宇物業配套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老牌樓宇騰籠換鳥,提升樓宇競爭力。

解決一批訴求。創新建立樓宇黨群服務團,將街道社區、科所隊與轄區金融、律所、商會、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由樓宇長挂帥,運行「企業吹哨、服務團報到」機制,圍繞「三幫三促」專項行動,以「訪—問—辦—結」閉環模式,分級分類,全面解決企業發展痛難點問題。

來源丨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戴雨瑤
責編丨吳禕瑋 編輯丨符雅梅
值班副總編輯丨李蕾
總編輯丨熊其雨
- END -

點分享

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