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2023年12月05日17:10:11 國際 1821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文|Severn

編輯|S

近幾年,隨著世界多極化格局愈發凸顯、中美競爭陷入白熱化,「美國衰退論」不斷被提及。

曾經的超級大國,在大多數人眼中已然日薄西山,被中國取代也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談及美國時曾提出:「美國具有三大優勢,只要這三點尚在,就難以真正走向衰落?」

那麼,李光耀所認為的美國三大優勢,究竟是什麼?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人才虹吸優勢

首先,李光耀認為,美國所擁有的雄厚頂尖人才庫,是其強盛的最大底氣所在。

身為一個極其年輕的國家,美國的文明沉澱幾乎乏善可陳。

然而,從麥當勞星巴克,從好萊塢迪士尼,自從微軟電腦到蘋果手機,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幾乎滲透到了各個領域。

而美國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強度的文化輸出,核心秘訣就是人才優勢。

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人才的美國,頂尖人才幾乎遍布其的各個機構、行業、領域,且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批人富於智慧、勇於創新、樂於奉獻,他們是團隊的靈魂,是美國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

一個組織的發展上限和強大與否,往往取決於少數核心成員。

正如比爾·蓋茨所言:「如果拿走我手下20位核心成員,微軟將會變得無足輕重。」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

縱觀美國的強盛之路,正是無數位偉人奇才奉獻了自己的智慧鋪就而出。

如福特的T型車,顛覆了世人對時空和交通工具的觀念;喬布斯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創新,開創了通訊工具的新時代。

正是因為頂尖人才的層出不窮,才造就了現如今強盛的美國。

值得深思的是,在一個歷史只有200多年、人口不過3.3億的國家,為何能湧現出如此之多影響全球的人才?

縱觀美國發展史,其頂尖人才優勢要歸功於健全的高等教育制度、發達的科技體制、繁榮的文化環境。

但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引才機制或許才是其人才源源不斷的根源所在。

引才本就是人力資本積累的一個途徑,人才流動的過程是個人價值進一步實現、升值的過程。

長久以來,美國在招賢納才方面,顯然十分成功。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美國人向來鼓勵國外移民,每個時期都有不同力度的移民吸引措施與目的。

自由開放時期,美國大張旗鼓吸引外部人力資源,大批外國移民帶來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技術,這促成了美國工業化與經濟建設的開端。

後來隨著美國現代化、工業化的實現,移民政策日趨嚴格,移民法規開始對有技術專長者實施優先原則。

比如曾經的「排華法案」,就僅針對中國普通百姓,不限制中國學者和商人的移民。

再比如二戰前夕,美國對歐洲上流社會精英的接納,更是對優秀人才重視的體現。

再到後來,美國頒布了一系列政治色彩濃厚的難民條款,通過接納世界各地的難民,輕而易舉獲得了大批來自各個民族的優秀人才,並利用其智慧、技術推動自身發展。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經過幾個時期的演變,美國移民政策已形成十分完整的法律與政策體系,對全世界的人才產生了持續不斷的虹吸效應,並對美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科技領域為例。

上世紀30-40年代,美國接納了一大批來自歐洲的流亡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費米玻爾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美國科學院的泰斗馮·諾依曼泰勒等等。

這些頂尖人才的到來,直接撐起了美國科學界的一片天。

正如費米的夫人所言:「這些人青春洋溢、精力旺盛,他們慶幸自己逃脫了歐洲險惡的政治環境,因此十分珍惜美國的自由空氣,下定決心要融入這裡。」

美國人把「唾手可得」的人才進一步培養,為其各個領域的發展不斷諸如新鮮血液,以保持自身的不斷強大。

擁有全球最大規模頂尖人才的美國,實在難以想像它會走向衰落。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城市化發展奠定發達基礎

其次李光耀認為,美國城市化發展水平,為其強盛不衰奠定了基礎。

美國的城市化進程始於20世紀初期,歷經一百年時間,美國人成功實現了城市化。

至20世紀末期,美國總體城市化率超過70%,目前更是達到83%左右,城市化水平全球領先。

而且,美國的城市化不同於一般拉美國家的過度超前,也不像亞洲國家的稍顯滯後,美國的城市化在自由市場經濟主導下完成,全程緊緊跟隨工業化,且做到了與各階段工業結構的同步轉型。

在工業化過程中,資本、勞動力等要素向製造業流動,促進了人口的聚集,進而帶動了城市化。

與此同時,城市化也反過來支持了城市化。

所以當美國的工業化進程完成後,城市化也隨之落下帷幕。

城市與產業的合理轉換和互相作用,顯示出美國城市化與工業化的極度協調。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另外,美國的城市化還促進了人力要素的平衡性流動。

城市化帶來的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工具普及、交通網路發展,推動了人口大規模的遷移。

站在區域性人力要素流動的角度,美國人口整體呈現從東北部、南部,向中北部、西部移動的趨勢,這使得美國人口在地區分布上實現了基本平衡。

目前,美國西部、東北部人口佔據總人口的20%,南部和中北部則各佔30%。

這從側面體現出,美國工業化、城市化也由初期的不均衡,逐漸走向了一個均衡的過程。

人口區際流動過程與美國城市化從分散走向均衡,剛好取得了一致,這表明美國的城市化進程和現狀相對穩定、良好。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再者,美國的城市化與歐洲各國大相徑庭,其進程很少受到外生性、偶然性因素干擾,比如戰爭、自然災害、政權更迭,而是源於其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從美國各區域城市化發展來看,建國之初其經濟活動集中在東北區域,商業貿易為東北開啟了城市化進程。

內戰後至20世紀20年代,中西部成為新的工業產區,城市化也發展到鼎盛階段。

60年代以來,高科技和第三產業的崛起,促進了太平洋沿岸經濟崛起的同時,也帶來該區域的告訴城市化進程。

在區域發展的幾個階段中,美國的城市化發展無不體現出內生性特點。

儘管過程中政府的政策法規起到了輔助作用,但真正主導其城市化進程的因素,還是諸如產業結構改善、基建完善等內生因素。

而內生因素主導下的城市化,後續發展勢必更加穩定。

有了發達、穩定的城市化做支撐,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的「底子」就會在,走向衰落也就難上加難。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地緣優勢無法否認

最後李光耀指出,美國的地緣優勢,也是其長盛不衰的一大保證。

地緣環境與一國的發展與強大息息相關,且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輕易改變自身的地緣位置與環境。

地緣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發展上限。

而幸運的是,美國人的地緣環境可謂是的得天獨厚,尤其是在地緣安全方面。

從位置上看,美國本土左右瀕臨兩大洋、上下與加拿大墨西哥接壤,此外還有深入太平洋西北部的阿拉斯加、深入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以及在加勒比與太平洋遠海的多處島礁

如此優質的地緣環境,註定了美國不會泯然於世界舞台。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美國崛起之前,太平洋與大西洋宛若兩道「護城河」一般,護衛著美國的國家安全,使其免於遭受強國的侵擾。

因此,在美國獨立的兩百多年間,除1812年爆發過一場美英戰爭、本土受到過襲擊之外,其餘時間一直相安無事。

而當美國發展壯大之後,兩大洋又成為美國推行全球霸權、走向對外擴張道路的途徑。

通過太平洋,美國人將手伸向了弱小的遠東和亞洲。

1844年,美國迫使清政府簽訂《望廈條約》,中國國土從此多了一方殖民者。

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轟開日本國門;

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的爭鋒結束後,菲律賓也被美國收入麾下。

時至今日,美國仍在跨越太平洋控制著日韓等遠東和東南亞國家。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大西洋則成為美國向歐洲輸送影響力和霸權的捷徑。

一戰後期,美軍正是通過大西洋源源不斷登陸歐洲戰場,並改變了一戰戰局,美國也自此向世界舞台中心邁進了一大步。

二戰後,大西洋更是成為美國的主戰場之一。

通過掌控大西洋的航運,美國擊潰德國、取代英國,成為西方陣營的霸主。

另外,美國的地緣安全環境優勢,還表現在美國長期處於弱鄰國狀態,沒有強敵爭鋒、侵略的困擾。

北面的加拿大、南面的墨西哥,都遠遠無法與美國媲美。

而世界上其他強國,無不糾纏於複雜的周邊鄰國關係。

如此安全無虞的地緣安全環境,註定了美國退可自保、進可建立全球霸權。

即便美國國力日漸衰微,僅憑如此優良的地緣位置,其他國家也難以對其形成較大威脅。

美國會衰落嗎?李光耀:這三大優勢還在一天,美國就不會衰落 - 天天要聞

結語

近些年美國的勢弱已是事實,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面對美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我們仍舊不能放鬆警惕。

更何況,美國還遠沒有「瘦死」。

龐大的人才儲備、發達穩定的城市化水平、優良的地緣環境,這些都是美國維持強盛的底氣。

或許正如李光耀所言,在這些因素消失之前,美國的衰落恐怕遙遙無期。

但與此同時,美國也存在政體結構鬆散、族群分裂、國內動蕩不安等諸多劣勢。

未來的美國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準,畢竟事在人為。

參考資料

  1. 林宏宇.支撐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四大優勢[J].領導文萃,2016(14):34-36.
  2. 中央黨校赴美學術代表團課題組,田玉珏.美國城市化的主要特點及啟示[J].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7(08):103-105.
  3. 王傳興.美國政治思潮的歷史沿革和當前態勢[J].人民論壇,2021(35):22-25.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歐,正在下一步大棋 - 天天要聞

中歐,正在下一步大棋

作者 | 刀馬編輯 | 劉景豐就在歐洲成為中國企業出海新的熱門目的地時,另一個重要的好消息也來了。本周二(5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證實: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
特朗普要求俄烏立即停火30天,不遵守就加碼制裁!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要求俄烏立即停火30天,不遵守就加碼制裁!

特朗普繼續施壓俄烏,渴望達成和平協議,但白宮內部似乎意見不一……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實現為期30天的停火,為關於持久和平協議的談判鋪平道路,並威脅稱如果停火協議被違反,將實施進一步制裁。烏克蘭已表明願意接受美國提出立即實施停火30天的提議,而俄羅斯只提議停火三天,以配合周四舉行的二戰結...
寧波市推動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取得新成果 - 天天要聞

寧波市推動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取得新成果

5月9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及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圖/國新網 寧波市市長湯飛帆在會上介紹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和博覽會落地保障情況。 第一個方面關於示範區建設情況,近年來,寧波市秉持開放、合作、共贏...
地球局|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出訪為何又去中東? - 天天要聞

地球局|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出訪為何又去中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5月13日至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進行其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訪,目的地是中東地區的沙特、阿聯酋和卡達。8年前特朗普開啟第一任期後就打破慣例,首次出訪選擇了中東地區的沙特等地。
深化檢匯行刑銜接,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 - 天天要聞

深化檢匯行刑銜接,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

最高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外匯領域行刑反向銜接典型案例深化檢匯行刑銜接,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劉亭亭  本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劉亭亭)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了外匯領域行刑反向銜接典型案例,聚焦外匯領域刑事司法和行
精準施策 進一步提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 天天要聞

精準施策 進一步提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