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立陶宛國防部發布了一份黑名單,禁止軍事人員前往所謂的不友好國家,中國則被視為對立陶宛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按照立陶宛方面的說法,相關措施擬從明年1月開始生效,屆時所有專業軍事人員,都不得在休假時間,前往黑名單中的國家和地區。除中國以外,立陶宛發布的黑名單,還包括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國家。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就開始以意識形態劃線,抨擊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現在立陶宛方面再次惡意拉黑中國,只能說明本屆立陶宛政府,就是要一條路走到黑,即使中方已經先行遞出「橄欖枝」,立陶宛方面也將其當做理所應當。
在此之前,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已經宣布,中國已經解除對立陶宛的「經濟壓力」。外界認為,中國調整對立陶宛政策,主要是為了緩和中歐關係。德媒《法蘭克福彙報》就指出,在中歐峰會前夕,中方相關舉措會減輕中歐關係壓力,希望中歐峰會成為雙邊關係緩和的第一步。
今年6月份,歐盟就已經表示要為立陶宛出頭,迫使中方解除所謂的「經濟威脅」。歐盟當時宣布,將對實施「經濟威脅」的國家,加征額外的關稅。早些時候,歐盟還響應立陶宛的訴求,在世貿組織對中國施壓,也就是推進兩起關於中立貿易爭端的訴訟,並提請世貿組織設立專家組,專門處理中立貿易爭端。
換而言之,原本中國與立陶宛之間的雙邊摩擦,由於歐盟的強勢介入,已經成為影響中歐關係的一大問題。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中歐峰會召開前,中方會調整對立陶宛政策,其實就是為緩和中歐關係,而做出的友善舉措。
不過,這不代表中方忽視了立陶宛本身的問題,無論是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還是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回應中立貿易關係恢復正常的問題時,都提到立陶宛方面應該糾正錯誤,回到一個中國的正確軌道上來。束珏婷還著重強調,立陶宛在涉台問題上的錯誤行徑,嚴重影響了中立兩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的信心,立方應糾正並為中立經貿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說到底,中立雙邊關係惡化、經貿合作往來出現問題,還是因為立陶宛在台灣問題上,做出了一系列不當言行舉措,包括不顧中方一再警告,執意讓台當局設立所謂的「代表處」。但迄今為止,立陶宛方面並未展現任何改正錯誤的跡象,反而是一副執意走到黑的模樣。在宣布中方解除「經濟壓力」措施的時候,蘭茨貝爾吉斯還特意提到,中立關係解凍,不會導致「台灣駐維爾紐斯代表處」的名稱改變。
需要指出的是,台當局在其他國家設立的「代表處」,通常是以「台北」為名,這在可被容許的範圍內。但立陶宛不同,其允許台當局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表明台當局和立陶宛政府,是官方層面的溝通交流。這也是中方一再施壓立陶宛,要求立方改正錯誤的關鍵原因,其行徑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而立陶宛方面現在還列出所謂的黑名單,不許軍事人員前往中國,更加表明立方毫無悔改之心。然而小國挑釁大國,得意猖狂不過一時,將目光放長遠,總有其後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