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糧食問題一直中國的頭等大事,隨著中國國內糧食消費需求不斷提升,中國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在世界糧食危機與俄烏衝突爆發的雙重背景下,中國堅定選擇支持俄方「向東看」的戰略,究竟意欲何為? 作為糧食出口大國的美國,失去這樣一份超大訂單,又將何去何從?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西方國家通過各種嚴厲手段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其中俄羅斯的糧食出口問題必然是逃不開的重中之重,黑海糧食協議的破裂就是最為直接的證據。作為一個國土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人口僅1.46億,物廣人稀是最好的寫照。2023年糧食總量將達到1.37億噸,中俄此次簽訂這份超大合同,為了俄羅斯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糧食出口渠道,對俄方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極大的緩解了糧食出口問題,面對美西方的經濟制裁也有了反抗的底氣。
中國用實際行動讓俄羅斯吃了那顆「發展遠東」定心丸,用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龐大的市場給俄羅斯打下了一劑強心針。對於中國而言,深化與俄羅斯的合作也是極具現實意義的。「中國需要一個可靠的俄羅斯」一句話足矣。古往今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與俄羅斯通過糧食打造一個良好的關係,既可以緩解國內資源供應不足的問題,也可以讓自己在世界局勢中遊刃有餘,打破美西方對於中方制裁又多了一種方式。中俄糧食合作是基本的錢換糧食的行為,更是進一步推動了兩國關係的深化的行為,同時更是有利於穩定世界糧食市場價格的行為,真正讓人們做到倉中有糧,罐中有油。
面對中俄的誠意合作,面對這一份超大訂單,美國將做何種選擇呢?之前中國50%的大豆依賴美國進口,現如今比例嚴重下跌。中國減少對美國大豆的進口,美國豆農損失慘重已經人盡皆知。轉基因食品還處於存疑階段,這次又錯失超大訂單,讓美國這個最先咬下中國市場這塊肥肉的先到者落入下風,後來者比比皆是,美國獨大的格局不在。中國擺脫美國依賴遲早的事情。
與此同時,中美關係的逐步惡化,頻繁作死插手中國各項事務。美國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甚至在最為敏感的台灣問題上伸手干預。樁樁件件,無疑是把中美關係徹底推向冰點。這一次俄羅斯接住了這潑天的富貴,牽一髮而動全身。美國,這次你該怎麼辦呢?糧食問題不只是開始,同樣也不會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