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519期
香港17歲少年失蹤7天後獲救 搜救人員披露細節
香港拔萃男書院中六(高三)17歲學生曾憲哲,自上周三(4日)午膳離校後失蹤,連日來經官民多方搜救後,於昨(11日)午沙田區一個山坡尋回。消防人員指他當時神志清醒,沒穿衣服和赤腳。男生失蹤期間,香港曾發出9號風球訊號和經歷黑色暴雨,其母表示,兒子只是靠喝溪水維生,得以生還,「這是神跡」。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12日)表示,對於此次營救非常感恩,呼籲社會給予有關同學及家人空間好好處理事情。
蔡若蓮表示,感謝各個部門無懼惡劣天氣,日以繼夜搜尋,很明白一個媽媽要找兒子的心情,現時知道事件中的同學及家人需要時間處理相關事情。

失蹤男生曾憲哲在4日午膳時離開位於九龍旺角區的學校,但沒有攜帶手機,難以追蹤其定位,憑支付工具知道他最後出現的地點是新界沙田區的石門地鐵站。經消防、警方、飛行服務隊、民安隊及民間的義務尋人組織和失蹤者就讀學校的舊生會連日搜救,最終由消防處人員於昨午約2時15分在沙田區馬鞍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大輋陂近老鼠田坑草叢發現事主。
消防員給他換上一件消防處T恤以及能量飲料,隨後用直升機將他送下山,並送院檢查。

高級消防隊長張天瑜事後表示,搜索範圍佔地約10平方公里,消防曾派出搜索犬,又出動無人機在搜索範圍拍攝過萬張照片,再用人工智慧(AI)系統分析,以了解經季節變化的山上環境,例如地圖未有顯示、但在風暴後才出現的水坑等,藉此收窄搜索範圍,終於在其中一個重點搜索範圍、即水源附近發現事主,該處距離行山主路徑約100米。
對於曾憲哲距離主路徑只有100米但卻沒有呼叫求助,張天瑜今早在電台目表示,現場的叢林有成年人般高,而且非常茂密,視野容易被遮擋,而且山上沒有燈光,事主未必能看到附近地方。
曾憲哲另一獲救原因是他本身體能不俗,有運動習慣和基本野外求生技能,消防處助理消防區長周焯峰指,這令他們估計,曾憲哲可以支持到被人發現。而曾的母親今早在臉書貼文,指兒子迷路被困林中期間,「憑著驚人的意志力和喝溪水求生」,曾因暴雨而全身濕透,知道繼續穿著衣服會生病,故決定脫下衣服,盡量躲在草叢中避風雨。「雖然他完全沒有進食,仍然在生,這是神跡。」她感謝各界協助,指事件令她深感香港市民的友愛和溫暖。
根據公開資料,一般人若不進食只飲水,可生存1至2周;若不飲水則難以生存超過4日;有科學家實驗3天不喝水,臉色已變得緊繃蒼白,而最長可以不喝水的天數是18天。

至於事主為何獨自上山又不攜帶手機,成功救人的消防員表示,仍須等待事主接受治療後由警方查問。不過,曾母之前曾經表示,為應屆中學文憑考試DSE(「香港高考」)考生的兒子,透露過有學業壓力,近日受胃痛及情緒困擾,未能入眠,原定當日下午複診。另據了解,事主曾透露上山「散心」,其間暈倒,醒來因已天黑而找不到下山出路,之後靠飲溪水、吃野果求生。警方只表示,初步調查相信,事件不涉及刑事成分。
事主的同學更關心曾憲哲的安危,有他的同級同學表示,獲悉同學獲救時,「全班都激動到彈起」,希望對方休息後回校,再一起上課。而事主所屬學校的校長鄭基恩昨日向家長發信,建議家長們在這艱難時刻,要與子女多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情緒和需要。
事實上,在事發翌日,其母親就在社交網站發文尋子,呼籲市民提供資料。其後,學校舊生會及親友在馬鞍山及沙田一帶張貼尋人啟事,民間搜救隊亦協助展開搜索。及至上周六(7日),執法部門根據「天眼」片段等資料,鎖定事主經沙田大老山隧道旁的行善里往花心坑方向上山,救援人員隨即展開大規模搜救,但因颱風「小犬」於本周日及周一襲港而令現場搜救行動一度暫停,直至風球除下後,現場搜救再持續。
事件中,消防處出動122名消防員、28輛消防車、24名救護員及9輛救護車;至於警方則出動100名警員、民安隊動員50人、民間團體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每日派出4至5人上山搜索。
據香港01報道,香港攀山專家鍾建民就認為事件仍有謎團。他指出,一般未接受過野外求生訓練的人,若在惡劣天氣下迷失方向,其實在山野「捱一晚」,雖然基本上「未至於死」,但事主當時什麼都沒有帶上,亦不是野外求生專業,在野外要生存到第8日形容為「幾乎不可能」,中間還遭遇惡劣天氣和環境,指事件原因需待警方調查。
香港入境處接40名在以港人查詢 26人已脫險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發新一輪大規模衝突今天已經進入第六日。香港入境處表示,截至昨日(11日)下午5時,共接獲40名在以色列的香港市民查詢,當中16人已抵港,10人已安全離開當地。入境處會繼續與其餘14人保持聯繫,並就他們的行程和航班資訊,提供適切意見和協助。
入境處早前得悉一個身處以色列的旅行團,其大部分團員已安全離開當地或抵港。入境處會繼續與該旅行團保持聯繫,按其意願提供可行協助。

香港特區政府8日提升以色列的外游警示級別至紅色,香港國泰航空隨即取消由11日起至29日,所有往來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航班。入境處表示,已整合其他航班的資訊,並向相關香港市民發放,包括主動為原定於較後時間回港的香港市民,提供較早回港的轉機航班資訊,處方會與有關方面保持密切聯繫,繼續留意事態發展及積極跟進事件。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表示,身處以色列的旅行團,原本有30人,當中20名團友已於早前抵港,餘下的10人昨日離開以色列,會經其他國家陸續返港,預計下周日(22日)前全部抵港。楊淑芬指,由於當地出現戰亂,旅遊保險可能不受保,未來兩周,香港前往以色列的旅行團已全部取消,直至另行通知。
香港入境處呼籲,身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港人應注意人身安全,留意當地就最新情況的公布及中國駐當地大使館和辦事處發布的信息。在當地的港人,如需協助,可致電小組24小時熱線電話「(852) 1868」求助,亦可使用「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序」以網路數據致電「1868」熱線;或發送訊息至1868 WhatsApp求助熱線;或提交網上求助表格求助,或與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972) 3-5459520)或中國駐巴勒斯坦國辦事處(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970) 595776516)聯絡。
林卓廷等7人涉元朗暴動案 押後至10月16日再訊
2019年7月21日元朗站暴動案,香港警方經調查證據確鑿下,向前「攬炒派」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7人控以暴動罪。案件原定於今天(12日)上午在區域法院開審,不過控方表示,控辯雙方就同意案情等方面仍須時再處理,故法官決定將案件押後至下周一(16日)再訊。

7名被告依次為林卓廷、庾家豪、陳永晞、葉鑫升、鄺浩林、尹仲明及楊朗,全部同被控於2019年7月21日在港鐵元朗站大堂,與其他身份不詳人等參與暴動。除林卓廷因其他案件須還押外,其餘被告均獲准保釋。
據控方透露,因應上訴庭的判例指,法庭審案時應考慮案中的大環境,因此就本案要求新增將兩條片段呈堂,讓法官考慮當時的大環境。該兩段視頻片段是有關案發當日在上環、維多利亞公園及元朗發生的事。不過7名被告均反對將片段呈堂,並質疑片段與本案的關聯性。法官最終決定於下周一先處理此部分的爭議,其後案件才正式開審。
作者丨陳淼松,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
編輯丨宋菁菁,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丘慧,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