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烏兩國的這場矛盾衝突已經持續了五百多天的時間,但雙方並沒有任何停戰的跡象。隨著北約各國的介入,俄烏局勢愈發緊張。
俄烏衝突能夠發展到如今的這一規模,離不開英美等國的拱火。尤其是英國,他們前段時間為烏克蘭提供了多種重型武器。
這些重型武器加劇了俄烏衝突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日前英國國際官員表示英國將會在烏克蘭駐軍,這一消息立即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主要是因為北約成員國直接駐軍行為容易讓俄烏戰爭發展為世界大戰,好在這一消息並不準確,英國首相很快出面否認了該消息。英國的此番操作究竟在向外界釋放什麼信號,如果北約成員國真的在烏克蘭駐軍,又會發生什麼呢?
英國的矛盾操作
持續一年多的俄烏戰爭,已經給多個地區的國家帶來了深遠影響,隨著這場衝突愈演愈烈,多個國家的民眾都希望這場衝突能夠以和平的方式解決。
其實普京政府也想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因為戰爭已經使得俄羅斯出現了大量的財政赤字。只要戰爭不結束,俄羅斯的財政壓力就會一直增加。但烏克蘭方面並沒有談判的想法,所以按照目前的俄烏局勢,這場衝突短時間內肯定無法結束。
其實澤連斯基政府已經被北約架住了,他們並沒有決定戰爭走向的能力。即便烏克蘭想要結束這場戰爭,北約都不會輕易同意。北約並未直接介入俄烏衝突,他們是通過拱火或者挑撥的方式讓俄烏兩國的矛盾升級到難以化解的地步。
日前英國高級官員表示他希望英國軍隊能夠前往烏克蘭訓練烏軍,除了幫助烏克蘭訓練軍隊外,他還希望英國海軍能夠為黑海的烏克蘭船隻提供保護。
這一消息立即引爆國際,很多國家對於該消息感到擔憂。因為俄烏衝突爆發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北約成員國敢直接將自己的軍隊駐紮在烏克蘭境內。
其他國家最多只會幫助烏克蘭訓練軍隊,北約不敢輕舉妄動的根本原因還是怕俄羅斯「翻桌子」。很早之前俄羅斯就向北約表明過自身底線,一旦這些底線被觸及,俄軍就有可能採取強有力的報復行為。
核武器一旦在戰場上出現,那麼整個世界都會被捲入戰爭泥潭之中。如果英國政府接下來的行動真如這位官員所言,那麼北約與俄羅斯肯定會發生一定的矛盾衝突,屆時俄烏衝突也會進一步升級。
慶幸的是英國首相很快否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英國現階段不會讓軍隊進入烏克蘭,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未來不向烏克蘭派遣軍隊。所以俄烏局勢的發展依舊不容樂觀,如果英軍真的在烏克蘭駐紮,會對俄烏局勢產生什麼影響呢?
英軍駐紮烏克蘭的影響
首先只要英國正式部隊進入俄烏戰場,他們第一時間就會遭受俄羅斯的譴責。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有許多國家都會譴責英國的這一衝動行為。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英國大概率會讓軍隊撤離出烏克蘭。當然這只是最好的情況,如果他們真的鐵了心幫助烏克蘭,那麼俄羅斯方面肯定會加大軍事投入。這就會導致俄烏衝突規模進一步擴大,即便英軍不前往第一線參加正面戰鬥,他們的士兵依舊有陣亡的風險。
一旦英軍出現了傷亡,那麼俄烏衝突將會從兩國間的衝突,迅速升級為北約與俄羅斯的直接矛盾。北約為了彰顯其軍事「肌肉」很有可能會對俄羅斯實施強有力的軍事制裁手段。普京政府也不是吃素的,面對北約的軍事制裁,俄羅斯軍方一定會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一旦雙方打急眼了,或者北約將俄羅斯逼入了絕境,那麼新的世界大戰就有可能會被引爆。當今社會只要爆發世界性戰爭,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擺脫戰爭影響。即便是中國這些熱愛和平的國家都會被捲入其中。
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北約與俄羅斯在東歐地區形成對峙局面。雙方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的爆發,都會在戰場上刻意不使用重型武器。雖然沒有大規模衝突的爆發,但雙方的小打小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對峙局面一旦形成,整個歐洲地區將會不得安寧。
其實這也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局面,雖然他是北約真正的話事人。但美國的大本營遠在北美,對峙過程中他們所投入的將會比其餘北約成員國少許多。
對峙局面真正削減的其實是俄羅斯與歐盟的力量,這兩大勢力力量削弱對於美國稱霸有著諸多好處。並且美國還可以趁著混亂局面取得更多歐洲國家的間接控制權,一旦真的讓美國實現了這點,那麼法、德等國擺脫美國控制的願望將會徹底落空。
當然以上所說的這幾種情況都是英國真的在烏克蘭駐軍才有可能出現,以英國的政治立場,他們不會輕易做出冒險舉措。
英國首先深知「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所以在俄烏局勢明朗之前,他們不會輕易觸犯俄羅斯的底線。除了這件事之外,俄羅斯方面還對德國進行了警告。俄羅斯表示只要德國的重型導彈攻擊俄羅斯本土,那麼俄羅斯就有權直接對其進行宣戰。
很顯然俄羅斯的態度十分強硬,然其與北約的實力有所差距,但他們有著與北約魚死網破的底氣。
結語
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與北約依舊處於雙方互相試探的局面,雙方誰也不敢貿然行動。可以肯定的是俄烏局勢如果按照這一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北約與俄羅斯大概率會爆發矛盾衝突。
但對於熱愛和平的國家而言,並不希望大規模戰爭的爆發。呼籲俄烏戰爭和平解決的聲音越來越大,希望這場衝突能夠儘早和平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