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事故後,11萬烏克蘭人被輻射,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2023年09月26日11:53:04 國際 1886


在回顧這段歷史之前,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些個人的經歷,這些經歷構成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真實面貌。一位普通的消防員,瓦西里·伊格納滕科,被捲入了這場災難的旋渦。在那個命運的日子裡,他接到了一通來自核電站的緊急電話,要求他和隊友前去撲滅一場火災。

當伊格納滕科和他的隊友抵達現場時,他們立刻被火焰和煙霧所籠罩,卻沒有任何防護裝備。他們試圖用水槍和泡沫滅火器來控制火勢,卻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置身於釋放出的大量放射性物質之中。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拼搏,他們最終感到身體不適,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11萬烏克蘭人被輻射,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醫生告訴他們,他們受到了超過6個希沃特的輻射劑量,一個致命的數字。伊格納滕科堅定地抗爭了數周,接受輸血、輸液、藥物治療,然而他的身體逐漸崩潰,最終在莫斯科的醫院裡去世,年僅25歲。他被埋葬在一具鉛制的棺材裡,以防止輻射泄露。與此同時,他的妻子盧德米拉懷孕四個月,卻因受到輻射影響而不久後流產。她曾言:「我失去了我的丈夫和我的孩子。我失去了我的一切。」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11萬烏克蘭人被輻射,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發生後,蘇聯政府被迫採取強制性疏散措施,導致超過13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被安置到其他地區。他們中有些是核電站工作人員,有些是附近城鎮的居民,還有一些是農民和牧民。他們被告知只是暫時離開,然而這一離開卻是永遠的告別。

這些被遷移的居民不僅要承受核輻射對身體的傷害,還要忍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一位老婦人的故事讓人感動不已。她生活在切爾諾貝利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與丈夫種地養牛。事故發生後,她被迫離開家園,搬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她渴望回家,回到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水源、美味的食物和簡單的生活中。然而,她的丈夫因輻射而去世,她也被診斷出癌症。她決定偷偷回到切爾諾貝利,但卻發現家已經荒廢不堪,牛棚空無一物。她的哭聲在空曠的村莊中回蕩,無人回應。這位老婦人只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後無數艱難遷移者之一,她的命運充滿了無奈和悲傷。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11萬烏克蘭人被輻射,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亞歷山大和娜塔莎則是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在普里皮亞季工作和生活。亞歷山大是核電站的工程師,娜塔莎是一名幼兒園的老師。他們剛剛結婚不久,正在計劃要一個孩子。然而,在事故發生後,他們的幸福生活被徹底打破。

亞歷山大是第一批參與救援的人員之一,他被派去檢查反應堆的狀況,並試圖關閉安全閥門。他沒有穿任何防護服,只戴了一個口罩和一個劑量計。當他進入反應堆時,他看到了一片地獄般的景象:火焰、煙霧、碎片、屍體。他感到了一陣劇烈的疼痛和噁心,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受到了致命的輻射。他拚命地完成任務,然後倒在地上,等待救援。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11萬烏克蘭人被輻射,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娜塔莎在事故發生後第二天才得知了丈夫的情況,她立刻趕去了醫院。她看到了亞歷山大躺在一個隔離病房裡,身上布滿了水泡和潰瘍,頭髮和牙齒都掉光了,眼睛也失去了光澤。醫生告訴她,亞歷山大已經沒有救了,他只能活幾天。他們還警告她,不要接觸丈夫,否則她也會被輻射污染。然而,

然而,娜塔莎並沒有聽從醫生的勸告,她決定陪伴丈夫走完最後的路程。她每天都去看望亞歷山大,給他喂水、擦汗、說話。儘管亞歷山大的身體日漸崩潰,但他們的愛情卻愈發堅定。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即將到來,娜塔莎買了一枚金戒指,戴在了丈夫已經變形的手指上,這個簡單的舉動充滿了溫馨和堅定的愛。


然而,在結婚紀念日的那一天,亞歷山大最終離世,娜塔莎痛苦不已。她的結局也充滿了痛苦。由於接觸了高劑量的輻射,她患上了白血病和肺炎。娜塔莎在丈夫去世後的兩年內,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今,距離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已經過去近40年,但它的影響依然深刻。這場核災難不僅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還使許多人生病、流離失所。他們的故事是如此令人難忘,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這些個人故事,如消防員伊格納滕科的犧牲、老婦人的無奈、年輕夫婦的堅強愛情,都代表著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的一個個片段。這個事件不僅僅是歷史的一部分,它也是人類困境和勇氣的象徵。

如今,我們應該懷著敬意來紀念那些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人,以及那些倖存下來卻飽受痛苦的人。他們的經歷提醒我們,核能的力量既可以帶來希望,也可以帶來毀滅。我們必須謹慎對待這種力量,確保類似的悲劇永不再次發生。


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不僅要記住這些個人的故事,還要認識到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影響。數十年後,核輻射仍然影響著切爾諾貝利地區,人們無法回到他們的家園,土地永遠被污染。這個事件提醒我們,保護我們的星球和人類社會的安全至關重要。

因此,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珍惜生命,致力於更安全的核能利用,以確保我們的未來不再受到類似的威脅。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教訓將永遠伴隨著我們,提醒我們勇敢面對挑戰,堅定捍衛生存的權利。這是一段充滿教訓和警示的歷史,我們應該永遠銘記。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稱希望伊朗人別再說「美國去死」,伊朗總統:「美國去死」不是指美國人去死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希望伊朗人別再說「美國去死」,伊朗總統:「美國去死」不是指美國人去死

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宴請以色列總理時稱,希望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徹底結束,並稱希望在適當的時機能取消對伊朗制裁,看到伊朗重建,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喊著「打倒美國」「打倒以色列」。對於「美國人害怕伊朗」的說法,伊朗總統在當天播出的採訪中予以駁斥。他表示「美國去死」不意味著讓美國民眾乃至美國官員去...
歐盟就支付圍牆開罰5億歐元,蘋果提上訴並吐槽罰款史無前例 - 天天要聞

歐盟就支付圍牆開罰5億歐元,蘋果提上訴並吐槽罰款史無前例

7月7日,蘋果公司宣布對歐盟因其 App Store 涉嫌反競爭行為而處以的 5 億歐元罰款提出上訴。蘋果認為,認為歐盟委員會的裁決以及「史無前例」的罰款,遠遠超出了法律的要求。蘋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如我們的上訴所示,歐盟委員會正在強制規定我們的商店運營方式,並強制執行一些讓開發者感到困惑、對用戶不利的商業條款...
外交部:敦促美方充分認清涉藏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美方充分認清涉藏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7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香港TVB記者提問,7月5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美國務院網站和個人社交媒體發表聲明,祝賀十四世達賴90歲生日,並發表有關現狀的評論。請問中方有何評論?毛寧資料圖。圖源:外交部網站毛寧表示,西藏事務純
湖南農業大學統一戰線「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班在懷化市社會主義學院舉辦 - 天天要聞

湖南農業大學統一戰線「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班在懷化市社會主義學院舉辦

紅網時刻7月8日訊(通訊員 李文君)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關於在全省統一戰線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切實加強湖南農業大學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政治素養與履職能力,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蓋州市婦聯召開防範溺水安全工作會議 - 天天要聞

蓋州市婦聯召開防範溺水安全工作會議

【來源:營口市蓋州市人民政府_圖片新聞】為切實保障廣大家庭兒童生命安全,織密織牢防範溺水的安全網,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7月7日上午,蓋州市婦聯召開防範溺水安全工作會議。市婦聯機關幹部、全市27個鄉鎮(街道)婦聯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