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楊征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王逸】「總理的話被以最糟糕的方式詮釋。」當地時間21日,波蘭總統杜達出面滅火——此前一天,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公開稱,波蘭不再為烏克蘭提供武器,轉而專註於自身防禦。此話引發極大關注,波蘭被視為西方最堅定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之一。有分析認為,這是西方「援烏陣線」出現裂痕的清晰例證。但顯然,這不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樂見的結果。《印度斯坦時報》22日報道稱,未經證實的報道聲稱,北約成員土耳其已經停止對烏克蘭的所有軍援。
波蘭總統出面滅火
杜達告訴波蘭TVN24電視台,莫拉維茨基的話被誤解了,「總理指的是,在我們進行軍隊現代化的同時,我們不會把目前採購的新武器轉移給烏克蘭」。法新社22日稱,波蘭此前已與美國、韓國等國家簽署多份軍備協議,訂購了K2主戰坦克等武器。此外,波蘭政府21日還承諾,會繼續履行與烏克蘭之間現有的軍備供應協議。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
波蘭的怒火要從與烏克蘭的糧食糾紛說起。近日,波蘭宣布繼續禁止進口烏克蘭糧食,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為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9日在聯大發表演講時批評波蘭此舉是「政治鬧劇」。一天後,莫拉維茨基發表了不支持基輔的言論。此外,澤連斯基在聯大還呼籲讓德國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這也令波蘭不悅。當地時間21日,波蘭國防部長布瓦什恰克對波蘭公共廣播電台表示,從波蘭的角度來看,澤連斯基的舉動「非常奇怪」,並且「令人非常失望」。他說,澤連斯基似乎不記得德國在俄烏衝突開始時沒有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稱,「烏克蘭疲勞症」的陰影籠罩波蘭政治。波蘭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轉變令人吃驚,好像波蘭的「政治刀子」伸向了基輔。報道還稱,「烏克蘭疲勞症」的陰影也籠罩著從斯洛伐克到美國的選舉活動。對基輔而言,這很危險,因為它需要西方持續而堅定的支持。
烏克蘭遊說西方越來越難
歐盟試圖淡化對武器交付問題的擔憂。當地時間21日,當被問及莫拉維茨基的言論時,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斯塔諾對記者稱,重要的是具體行動,而目前的現實是,烏克蘭仍然得到歐盟成員國的軍事支持。《紐約時報》21日提到,到目前為止,波蘭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坦克、裝甲車和彈藥。歐盟目前正在協商一項200億歐元的基金,在未來四年為烏克蘭提供武器,但需要得到所有27個成員國的同意。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試圖繼續用軍援證明對烏克蘭的支持。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當天在白宮會見澤連斯基後,五角大樓宣布為烏克蘭提供價值3.25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對烏克蘭來說「重要的防空能力」,但不包括烏克蘭尋求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根據白宮發布的聲明,首批美國艾布拉姆斯坦克將於下周運抵烏克蘭。
不過,《華爾街日報》22日直言,澤連斯基以一個親密盟友的身份訪問了華盛頓,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但他與美國領導人的親密會晤卻無法掩蓋一個新的現實:遊說西方國家在俄烏衝突中支持烏克蘭變得越來越難。華盛頓內部對是否繼續軍援基輔爭論日益激烈,與之交織在一起的是歐洲各國對這場戰爭日益加劇的擔憂,特別是如果華盛頓方面的支持顯示出減弱的跡象。雖然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總體上仍然穩固,但隨著一些盟友武器儲備減少和其他國家對填補缺口猶豫不決,裂痕開始浮現。
澤連斯基突訪加拿大
澤連斯基也在加緊行動。英國《獨立報》稱,澤連斯基22日突訪加拿大,以獲得更多西方盟友支援。這是俄烏衝突以來他首次訪問加拿大。報道稱,澤連斯基在渥太華機場的停機坪上受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歡迎。在俄烏衝突期間,加拿大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89億加元的援助。BBC22日稱,在訪問加拿大之前,國際合作夥伴越來越懷疑是否應繼續向基輔提供援助。澤連斯基到訪華盛頓,也是希望獲得更多資金,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國會是否會支持更多援助。
雖然澤連斯基仍在四處遊說他的西方盟友,但「援烏陣線」還能堅持多久是個未知數。英國《經濟學人》21日稱,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明年可能會減少,既包括武器和彈藥,也包括對基輔的善意。俄羅斯《觀點報》22日稱,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當天稱,即使是烏克蘭最親密的盟友也不會認為基輔是一個平等的夥伴,一旦合作變得無利可圖,他們就會轉身。盟友們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