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冠肺炎,我們都經歷過那些「疫情籠罩」的日子,每提起都心有餘悸,還記得那些「排隊咽拭子」的場景,以及病毒對身體的傷害。
三年疫情,我們如今告別了「新冠」,生活也回到正軌。但是其實,有一種比疫情更可怕的危機,已經悄無聲息地侵入了各個城市,而大多數人卻渾然不覺,還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防範。
1、新冠後,經濟復甦遇到了一些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了3.5%,是算是一次特別嚴重的衰退。雖然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有所恢復,但仍然低於預期水平。
其中,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2020年經濟萎縮了5%,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長率也只有4.3%和4.7%,遠低於2019年的5.5%。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在消除貧困和促進共享繁榮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而在國內,雖然2020年實現了2.3%的正增長,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但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例如,內需不足、就業壓力、債務風險、金融脆弱性、環境污染等。這些問題都可能影響未來的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過去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相反,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新冠後的時代,我們面臨著更加複雜和艱難的經濟形勢,需要更加努力和創新才能應對。
2、未來就業,建議大家注意2個大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就業也將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和挑戰。如果我們不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動,可能會錯失機會或者陷入困境。因此,在這裡我想給大家提出兩個建議:
①、夕陽產業,一定要盡量遠離
所謂夕陽產業,就是那些已經過時或者即將被淘汰的產業。例如,傳統製造業、煤炭能源、紙媒出版等等。這些產業由於技術落後、市場飽和、環境污染等原因,在未來將難以繼續發展或者保持競爭力。
如果我們選擇從事這些產業或者相關職業,就可能面臨著收入下降、工作不穩定、職業發展受限等問題。
而且,由於這些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成本,我們也很難在短期內轉換到其他更有前景的領域。
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進入這些夕陽產業,或者儘早從這些產業中跳出來,尋找更有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興產業或者傳統產業的新模式。
②、盡量在一二線城市選擇工作
一二線城市,就是那些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社會活躍的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等。這些城市由於擁有更多的資源、機會、創新和活力,在未來將繼續引領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如果我們選擇在這些城市工作,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優勢和便利。例如,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廣闊的職業選擇、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更完善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等。
當然,這些城市也有一些缺點和挑戰。例如,生活成本高、競爭壓力大、環境污染嚴重等等。但是,相比於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地區,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或者改善的。
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選擇在一二線城市工作,或者努力爭取到這些城市工作的機會。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經濟形勢,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生活夢想。
寫在最後
總之,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因為真正的苦日子還沒有到來。
我們要認清未來的經濟危機和就業變化,做好相應的準備和調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冠後的時代,迎接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