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美容逐漸融入一些愛美人士的日常,然而,巨大的商機之下,非法醫美也越來越多,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健康隱患和消費風險。為規範醫美行業秩序,促進醫美行業有序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合法權益,今年,惠州惠城區檢察院以打造「『益』路同行」品牌為契機,結合上級檢察機關工作部署,積極開展醫療美容公益訴訟監督專項行動。

今年4月起,惠城區檢察院幹警通過實地查看、現場走訪、網路排查等方式,對違法開展醫美活動、非法使用醫療器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發現轄區部分生活美容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非法從事醫美活動,某些美容美髮、化妝品經營者未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非法銷售美瞳產品。惠城區檢察院隨即向衛生健康管理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履行監管職責。

職能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立行立改,迅速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活動。其中,衛生健康部門按照檢察建議書的要求,迅速對涉及的28家經營者開展全面排查,並對佳兆業商圈、港惠商圈、奧園金山湖中心商圈的相關線索同一時間開展執法檢查,立案查處13家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醫療美容服務的單位,罰沒金額共計74.69萬元;查處5名受聘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從事醫療美容服務活動的當事人,罰款金額10萬元。

同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檢察建議書的要求,在全區組織開展彩色軟性親水接觸鏡(俗稱美瞳、彩色隱形眼鏡)及其護理液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共檢查221家次,發放承諾書221份,發現無證經營企業7家,立案7宗。
此外,職能部門還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如衛健部門通過向相關經營場所負責人發放《拒絕非法醫療美容倡議書》《打擊非法行醫,拒絕非法醫療美容》等宣傳手冊,要求經營者加強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進一步凈化惠城區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秩序;又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過南方+、惠州頭條、局外網等媒體加大整治成效、醫療器械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隱形眼鏡經營使用的宣傳力度,多方式向各經營企業宣傳醫療器械法律法規知識,督促企業規範經營。

日前,惠城區檢察院聯合職能部門通過回頭看持續跟進監督鞏固治理成效,此前發現的問題均已整改到位,無證經營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行業市場秩序得到有效規範。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