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 三旬後的理想
編輯 |三旬後的理想
埃及新首都
2015年3月,埃及政府宣布了一件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稱在未來五年到七年的時間裡,耗資3000多億興建一座可容納700萬人新的行政首都。
按照計劃,埃及將在開羅以東的沙漠地帶建造,這個消息一出,就立馬成為了各種爭搶的「蛋糕」,美、日、印紛紛前來想要合作。
埃及新首都
但是卻都被埃及逐一拒絕,並直接表態這個項目只能是中國來建造,那麼埃及為什麼要指名點姓讓中國來建造?如今7年的時間已過,新首都的建築情況怎麼樣了?
埃及政府的現有首都,具體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埃及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國家,跟中國、印度都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提起埃及,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木乃伊等等。
埃及古建築
的確,這些都是埃及對外的名片和象徵,同時埃及也是非洲的第三大經濟體系,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經濟科技等一些方面也處於非洲的領先地位。
開羅作為埃及的首都和中東地區的第一大城市,被譽為埃及的「城市之母」,但是在這個繁榮的城市背後,也隱藏著很多嚴重的問題。
埃及首都開羅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羅的人口就開始一路劇增,從原本的350萬人直接增長到了現在的2200多萬,已經超過了開羅可容納800萬人的紅線。
在人口劇增的背後,給開羅這個城市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導致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巨大。人口過多帶來了交通擁堵、住房短缺、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
開羅環境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埃及政府決定建設一個新的首都,暫時命名為「新行政首都」,作為埃及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這一點就可以參考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堪稱為城市規劃的典範,有效地精簡職能,更好的為市民服務、帶動經濟的發展。
巴西利亞
而對於人口方面也更好的解決了就業問題, 在開羅城市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在回到農村,這就導致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降防速度跟不上,投資比例低。
甚至一些極端的貧困人口,已經居住在了墓穴和古建築旁邊。
其次就是交通問題,雖然埃及在1983年就建立了13個大型立交橋和多個市場,3259個大型行人旱橋。
開羅
但是對於這些交通的規劃,卻非常的不合理,隨著私家車的越來越多,就出現了交通堵塞的問題,往往在市區一公里的路程就要行駛一個多小時。
總的來說,開羅已經過度的城市化,基礎設施不齊備,短時間內很難妥善的解決,所以才決定建設新首都。
開羅城市堵車
在沙漠之上的新首都建造有哪些困難,如何解決?
根據埃及公布的規劃來看,新首都的佔地在700多平方公里,地址是在開羅跟紅海之間的沙漠上。
新首都預計將會容納500萬人,除了政府部門之外,將會建造110套住宅,600家醫療機構為新首都居民服務。
新首都
工程量十分的龐大,例如國際機場的面積就是倫敦希思羅機場的1.3倍,中心CBD更是紐約CBD的1.5倍。
而在這新首都的工程里,難度最大的就是一座385.5米的「非洲第一高樓」,作為埃及新首都兒地標性建築,這座高樓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在非洲建設高樓並不容易,尤其是在沙漠地區。
新首都第一高樓
再加上這裡位於沙漠氣候,不僅要面臨著高溫,而且還缺乏水資源,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水的供應和管理,可能需要依賴水源輸送、儲水和節水技術。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個挑戰。在沙漠中建設高樓需要建立適當的道路、供電、排水和通信等基礎設施,以支持建築物的運營和維護。
新首都建設
不僅交通不便,而且沙地鬆軟,想要確保質量跟期限,對於西方基建強國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為埃及量身地作了工程器械,確保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能夠保持工程的正常運行,同時也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安全。
建設現場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這次的建設中,有超過九成的人員是埃及本地人員,雙方在技術工作的溝通上也面臨著重大挑戰。
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派遣出了上千名經驗豐富的建築人員,與埃及的工程師形成小組。
中埃建設者攜手落實埃及新首都夢
因此想要在沙漠中建造,也是難度非常高的大工程,由此可見埃及也是下了血本。
為何指明由中國來建造呢?
自打埃及放出這個建設新首都的消息以來,就吸引來了各國前來談合作,但是都被埃及一一拒絕,點名非中國不可。
首先我們都知道,我國是出了名的「基建狂魔」,沒有我國不敢接的接單,沒有我們不敢蓋的。
中國基建
特別是近些年以來,我國在基建方面的投資已經遠超世界其他國家,並且我們完成的超級工程都是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從三峽大壩、珠港澳大橋等工程都足以證明。
因此埃及才會把這項重大的工程交給我們。
三峽大壩
然而這個時候就有人說,人家印度也是號稱「基建狂魔」,為什麼不交給印度呢?
首先雖然印度自稱也是「基建狂魔」,儘管在東南亞虎虎生威,但是有一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印度本身就是一個農業大國。
印度農業大國
他們國家的工業水平薄弱,根本就無法滿足埃及新首都的建設要求,而我們國可是一個工業大國。
其次就是印度也沒有什麼設計規劃,只是單純的為了競標,覬覦埃及的3000多億項目而已,而且,印度人們在工作這方面本身就十分的懶散,即便是能完成埃及的新首都建設,工期也會比預計的超出很多。
印度工人
而我國舉世聞名的「中國速度」也不是白叫的,並且我們在非洲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建設工程經驗。
而且在早期的時候,我國就跟埃及一同共事國。
2008年我國承租蘇伊士港口,並對其進行了擴建,從蘇伊士港的運行來看,我國當年對蘇伊士港的擴建,無疑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這一切埃及都看在眼裡,或許也是正因有了這次的合作,埃及才放心交給我們。
蘇伊士港口
其次就是中埃兩國有著長久的友好關係,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埃及就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之一。
兩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著深厚的交流與信任。
另一方面就是我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推進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讓兩國之間的合作日益加強。
中埃一帶一路合作
其實這次的合作並非偶然,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就跟埃及簽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其中就包括了基礎建設領域的合作。
而且之後兩國在交通、能源等方面也有著密切的合作。
其次這也是我國展示自己作為一個負責任和可靠的全球合作夥伴的機會,為埃及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產品,同時也有利於我國提升自己在非洲和中東的聲譽。
中埃合作
我國企業在埃及新首都羨慕的建設中不僅僅是建設者的身份,更是兩國文化交流和發展的促進者。
在建設項目中,我國企業積極推進了兩國之間人民的交流和技術的交流,為加強兩國之間的友誼和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埃及新首都目前的狀況
這是埃及當地媒體對我國企業在《共和國報》上對中國速度、中國質量和中國效率的評價:
「中國企業建設速度驚人,標誌塔建設團隊每4天就能完成一層樓的施工,用責任和汗水建設非洲第一高樓,幫助埃及一步步實現建造新首都的夢想。」
中國基建
在國外的誰交平台上有這麼一句話形容我國在埃及新行政首都的建設:
YouTube網友評論
It only took them less than 5 years to build this grand city. Its almost complete. The Americans and the west have been here for over 50 years and did nothing for Egypt.
他們只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就建成了這座宏偉的城市。幾乎建成了。美國和西方來到這裡已經50多年了,對埃及沒有任何貢獻。
可以看的出來,現在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號已經享譽世界,我們只用了5年時間就已經趕得上美國在這裡50年的建設。
中國速度
根據相關的資料表明, 2023年我國企業計劃在中央商務區建設並交付20棟高層建築,並且這次我國企業在埃及的建設中一直保持著綠色環保的理念,不僅採用了鋁膜代替傳統的木模,降低材料的消耗,同時還設置了中水系統,有效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
根據7月24日的消息得知,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已經在建設中國,該項目是埃及國家復興的重要工程和中埃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工程。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從2018年5月2日開工以來,只用了不到的三年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主體工程的封頂,根據埃及的規劃新首都主體工程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首都的核心區域,目前是先滿足正常運營,第二部分是擴充相應的住宅房和商業區,第三部分是再增建400平方米面積。
埃及新首都歸化
這三部分想要全部完成預計在2050年才能全面完工。
而目前第一部分已經基本完工,在2021年底埃及宣布部分的政府人員已經率先進入新首都。
總結
埃及將建設新首都的項目交付與我國充分表明了對我國的信任,同時也彰顯了我國基建在國際地位上的名譽。
中國埃及國旗
中國企業在這次埃及項目中的貢獻不可忽視,他們不僅僅是承建商,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更是兩國交流合作的促進者。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合作愉快交流變得日益重要,通過合作共贏,推動世界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