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必勝客的「捐一元」有點與眾不同。
每到夏天,百勝中國 「捐一元」活動都會如約而至,不知不覺間已來到第16個年頭。走進活動現場,多巴胺配色給人明亮歡快的感覺,照片牆上,那些因「捐一元」獲益的孩子們,綻開燦爛的笑臉,讓參觀的人感受到「正能量」的同時,感念百勝中國發起這項活動的一份善意初心,以及16年堅持如一的匠心。

「西式休閑餐廳」里的「中國非遺」,這兩種跨界元素究竟是怎樣「碰撞」到一起的?
讓我們一探究竟。
01 初識吳老師
想要約見吳老師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她實在是太忙了。特別是在成為錢塘剪紙大師方建國的「弟子」後,她更有一種「非遺技藝傳承」的使命感。經常一整天都在外展,進學校、去村社、去養老院,總是不遺餘力地展示與傳授著她所熱愛的傳統手工技藝。偶爾閑下來,也是埋頭在工作室里默默地剪紙、刺繡。
樸實的氣質下,藏著一顆認真的「熱心」,這便是吳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我們到達工作室的時候,她正忙著構思義賣捐贈給雲南小朋友的剪紙:「我想把對他們的祝福都剪在這張紙里。」剪紙,就是吳老師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吧。

02 剪一段美好
其實,剪紙一開始只是吳老師的「小愛好」。
那是很小的時候,吳老師看到家裡的長輩剪出的團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經過幾番摺疊的紙上,看似不經意地剪上幾刀,平展開來,形態各異的「奇蹟之花」出現了。這讓她感到無比驚奇,於是開始纏著長輩們要「學技術」。
她經常一放學就拿起剪刀反覆琢磨,「坐一下午不挪窩是常有的事。」在折騰完滿滿三大本草稿紙後,心靈手巧的她已經剪得有模有樣了,老家裡至今還貼著她的「傑作」。那個時候,吳老師剪得最多的還是紅雙喜,親戚有婚嫁就找她剪,她也很開心,「一開始剪囍,就有好事發生」。
沒曾想,這一剪就是20多年。吳老師早已不滿足簡單的團花和囍字,而是以創作的思維,融入畫、刻、剪的技藝,她的剪紙作品細膩精緻,充滿想像力,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除了剪紙,她還學了刺繡、編織等等傳統手工,更是把這種愛好發展成一份事業——在2017年,吳老師和幾個志趣相投的夥伴創建了「玉見手作」社團。

03 工藝與公益
人們常說,匠心源於熱愛,更體現著一種責任感。就像做公益,始於一份善意,卻因為那份責任感而堅持,而發光發熱。公益,就是吳老師的另一份「熱忱」。
這個社團,帶著吳老師濃濃的個人風格,成員們在打磨手藝,弘揚「非遺」文化的同時,活躍在杭州的各個公益活動中。
她們在很多學校舉辦過公益剪紙課程,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也受邀參加過良渚文化博物館剪紙活動;在全民清潔日等等大型公益活動上也活躍著她們的身影……
當地震、水災的消息傳來時,吳老師和家人會在第一時間給災區人民捐款;聽聞身邊有大病患者缺少治療費用,她不僅慷慨解囊,還幫助患者發起募捐……朋友都戲稱她為「吳大善人」。
在吳老師看來,工藝和公益的內核是一樣的:「它們都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感。剪紙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而公益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喜悅和成就感。」

04 人人可公益
如何讓更多人認識非遺,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公益?
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吳老師帶著兒子去必勝客餐廳吃披薩,買單的時候,服務員例行的一句話引起了她的注意「請問需要為您的賬單加上1份愛心捐款嗎?」她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什麼是愛心捐款?」
原來,這是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和百勝中國共同發起的「捐一元」獻愛心全國募捐活動。籌集到的善款將捐贈給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一邊用於為鄉村兒童持續提供每日營養加餐;一邊為鄉村學校配備現代化「愛心廚房」,有效改善學校供餐條件,讓孩子們都能及時吃上熱飯。
沒等她反應過來,兒子已經替她做了決定:「我們捐,要讓小朋友們也吃上美味的營養加餐。」
誰說慈善是少數人的專屬呢?這不就是「人人可公益」嗎?吳老師發現,通過這種「眾籌」的方式,以及「1元」的低門檻,在百勝中國旗下餐廳門店的積極推廣下,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正在加入到「一塊做好事」的慈善大軍中。
更讓她欽佩的是,「捐一元」這件事,百勝中國堅持了16年!吳老師感慨良多:「現在很多所謂的公益都是為了博眼球,能16年如一日把這個項目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
不久前,吳老師聽說「捐一元」公益項目第16年即將在這個夏天啟動,內心十分激動,她想用她最擅長的手工藝為山區的孩子們出一份力。

05 愛傳千萬里
在必勝客浙江站工作人員的協調安排下,今年杭州「捐一元」的啟動儀式多了些「非遺」的元素。吳老師精心準備了許多剪紙作品展出, 「西式休閑餐廳」里的「中國非遺」,因同樣的理念而「走」到一起,傳播著愛與美好。
吳老師介紹說,這些作品將在現場進行義賣,籌得的款項將捐獻給雲南山區的小朋友。她特意為此創作的剪紙作品——《校園》也已經完工。在一紙方寸間,我們看到孩子們天真燦爛的笑臉,他們身邊,是配套完整的學習設施,他們擁有著溫馨的學習環境,潔凈的餐廳,以及健康的食物。這是吳老師,是百勝中國,也是億萬中國人共同的心愿。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今年的必勝客,不僅在線下堂食中推出了「愛心套餐」以及「在線點餐自願捐款」;在必勝客新零售(京東,天貓)渠道,也有多款熱門產品參與到愛心套餐隊伍中來。愛心捐贈的形式更多樣,「人人可公益」的精神更為人熟知,大家的公益熱情也日益高漲。
或許我們只是茫茫人海的一份子,很渺小,但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項公益了不起的組成。正是公益機構、企業和愛心公眾16年的堅持,讓小善匯聚成大愛,而這場愛心長跑,依舊在接力。
這些年,有許多像吳老師一樣的人,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加入到了「捐一元」活動中,一邊釋放自己的才華,一邊傳遞公益的溫度。
8月5日-9月30日,「捐一元」活動持續火熱中,歡迎大家在小程序搜索「捐一元」,參與月捐,一起為鄉村兒童的成長助力,做公益獻愛心,發出自己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