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2023年04月25日23:39:11 國際 3062

這兩天,印度全國上下都對德國十分憤怒。

起因是德國《明鏡周刊》登出的一幅卡通漫畫,畫面上方寫著一行德語,「人口:印度超過中國」。

漫畫中心位置畫著兩列火車,一列是從車身到車頂都掛滿了人的普通列車,上面有人舉著印度國旗。

另一列是車身上印有中國國旗的高鐵。

代表印度的列車冒著滾滾濃煙,將代表中國的高鐵甩在了身後…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漫畫一經刊出,印度的媒體和官員開始痛批德國種族歧視,社媒上的印度網友也紛紛留言指責德國。

一幅漫畫,就這樣點燃了全印度的怒火……

一切的起因,要從本月另一條重大新聞說起。

不久前,聯合國官網發布的最新人口報告指出,截止本月月底,印度人口達到14.25億,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未來幾十年內,其人口數量還將繼續增長。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而中國人口數量在2022年達到14億的峰值後,將開始逐漸下滑。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得知這條消息,印度方面也是舉國歡騰。多家主流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此事。

《印度時報》:「聯合國報告顯示,印度已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印度斯坦報》:

「聯合國:印度到年中將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眾多歐美媒體在報道這一消息時,也用了類似的標題。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然而,在一眾直接轉載消息的歐美媒體里,向來以「不說人話」著稱的德國《明鏡周刊》,卻刊出一幅含蓄的諷刺漫畫,徹底激怒了印度網友。

這幅漫畫里,中印兩國的列車分別代表兩國的「科技和基建」,印度列車上掛滿了人,卻跑在了中國的高鐵前面,其用意耐人尋味。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不管其他國家怎樣解讀,至少在印度人看來,這是妥妥的種族歧視。

印度官方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強烈反應。

信息技術部長rajeev chandrasekhar憤怒地發推到:

「你們試圖嘲笑印度,但跟莫迪總理領導下的印度打賭是不明智的,幾年後印度經濟就會超過德國!」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另一位宣傳部長kanchan gupta則憤怒地抨擊稱:

「德國這是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明鏡周刊》以這樣的方式漫畫諷刺印度,徹底脫離了現實。純粹是為了展現印度的落後,更是為了拍中國的馬屁!跟《紐約時報》諷刺印度的火星任務差不多糟糕。」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印度網民也紛紛在社媒上開啟了懟德國的模式。

「是時候抵制德國車了?我打算賣掉我的德國車賣輛印度車!」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畫這幅漫畫的人很可能是個在德國的印度人。一個自我厭惡的印度人。」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對這個最有力的回應就是我們也畫一幅諷刺漫畫。」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這只不過顯示了他們對印度發展的嫉妒。」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印度火車領先於德國火車,印度經濟很快也會超過德國。」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碼住這條推文,最多兩年,我們的gdp就會超過德國,到時候提醒並向他們展示這條推文和這幅漫畫。」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德國人一定為他們高效的列車系統感到無比自豪!這裡有片段。」

(配圖:二戰時將猶太人運往集中營的列車)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不過,也有部分印度網友認為,這幅漫畫雖然有諷刺嫌疑,也呈現了部分事實。

「這難道不是我們的現實?比起為一幅漫畫生氣,我們更應該嘗試改善我們的現狀。」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我沒看出(漫畫)有什麼問題。直到現在,印度也沒有高速列車網,全國絕大部分的邦里,人們坐火車的場景就跟漫畫里是一樣的。」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你們要抨擊德國人和中國人,而不是向中國學習?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印度和印度鐵路的真相。接受現實好嗎!」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還有網友認為,這漫畫不是諷刺,而是表現了印度積極的一面:

「對德國人來說,它(印度)緩慢又穩定地贏得了比賽。有一天印度經濟也會超過中國。」

「這是印度的命運。十足的人口紅利。」

「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德國媒體一幅漫畫,惹怒了整個印度 - 天天要聞

除開漫畫的諷刺意味,人口與發展,在任何國家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正如一些理性的印度媒體所說:

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不僅意味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有多起重大傷亡,國家防減救災委辦公室通知強化汛期工地安全 - 天天要聞

有多起重大傷亡,國家防減救災委辦公室通知強化汛期工地安全

南都訊 記者王森 發自北京 7月9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進一步強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通知指出,近年來,四川涼山、貴州畢節等地施工工地遭遇洪澇地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近期,河南南陽、甘肅白銀等地又發生局地暴...
馬斯克痛下決心,成立政黨向兩黨「宣戰」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痛下決心,成立政黨向兩黨「宣戰」

美國首富馬斯克痛下決心,宣布正式成立新政黨,他所面臨的困難將會有哪些? 搶在美國「獨立日」之前,馬斯克5號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成立「美國黨」,聲稱要把「真正的自由」還給美國人。據悉,不久前馬斯....
日本經濟大拿、三得利CEO反批:政府堅持取消關稅,讓特朗普感覺被背叛了 - 天天要聞

日本經濟大拿、三得利CEO反批:政府堅持取消關稅,讓特朗普感覺被背叛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在7月9日關稅緩徵期到來之前,日本被所謂的「親密盟友」插了一刀——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紙信函,將針對日本徵收的關稅提高至25%,高於今年4月初宣布的稅率。然而,就在首相石破茂放出豪言,堅稱「日本決不能在談判中被美方小瞧」之時,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一卻反過來指責稱,日本政府在與美國的...
陳世琴被查 - 天天要聞

陳世琴被查

據重慶市紀委監委7月9日消息: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二級專務陳世琴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陳世琴(資料圖)公開信息顯示,陳世琴,女,漢族,曾任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等職。
提升領導幹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的能力水平!區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 - 天天要聞

提升領導幹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的能力水平!區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

今天(7月10日)上午,區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邀請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錢玉林圍繞《民營經濟促進法》作專題解讀,進一步提升領導幹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的能力水平,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法治政府建設。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益群主持會議並講話。王益群指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是落實黨中央重...
養老金調整新動向?這類人補發超千元,有你嗎? - 天天要聞

養老金調整新動向?這類人補發超千元,有你嗎?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全國退休人員矚目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雖尚未揭曉,但可以確定的是,待國家方案正式公布後,各地將迅速啟動補發程序,確保從2025年1月1日起的養老金增長差額足額返還至退休人員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