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青海省2023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市(州)委全面依法治市(州)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各市(州)司法局,省委各部委、省直各機關單位、各人民團體、高等院校、省管企業、中央駐青單位普法依法治理辦公室:
現將《青海省2023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
青海省司法廳
2023年3月27日
青海省2023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
2023年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八五」普法規劃實施的中期之年,做好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義重大。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中心,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深度融合,以增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著力點,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加強基層依法治理和落實普法責任制上下功夫,著力抓好中期檢查評估,創造性推動「八五」普法規劃落地落實,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為深入實施「一優兩高」戰略、加快建設產業「四地」、奮力譜寫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提供有力法治支撐。
一
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1.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法重點內容,實現常態化,全面、系統、深入學習原文,完整、準確、全面領會要義,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常態化做好網上宣傳跟評保障和互動引導,堅決防止發生「低級紅」「高級黑」問題。
2.把黨的二十大有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著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的要求,根據全國普法辦、司法部規定,制定我省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促進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能力。著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要求,積極探索開展公民法律素養提升行動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公民法治素養測評指標體系。
3.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民普法工作。將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大眾化、分眾化、精準化傳播,充分發揮各類普法陣地和平台作用,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軍營、進網路、進家庭、進宗教活動場所,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走深走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各類普法陣地和平台的運維管理,防止錯誤思想言論和有害信息傳播。
二
圍繞大局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4.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紀念現行憲法公布實施四十周年重要署名文章精神,不斷完善憲法宣傳教育工作格局。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抓住青少年、宗教教職人員、信教群眾、網民、行政執法人員等重點群體,抓實抓牢憲法紀念、憲法宣誓、憲法教材建設等重點載體,以及學校、社區、媒體等重點陣地,加強國旗法、國歌法、國徽法等憲法相關法的學習宣傳,推動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組織開展好2023年「憲法宣傳周」活動。
5.大力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深化「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及「民法典進校進村(社區)」等活動,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組織開展第三個「民法典宣傳月」活動,廣泛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民法典進社區(鄉村)」專題法治教育,通過創作展播一批高質量的民法典普法劇、小品、動漫、微視頻、宣傳片等多種媒體形式法治文化產品,開展民法典知識競賽等,講好民法典故事,闡釋民法典精神,推動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基層治理、法治實踐。
6.深入宣傳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痛點難點問題,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大力宣傳有關平等保護、公平競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法律法規,促進國企、民企、微企、個體工商戶等合法合規經營,促進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7.加強國家安全法治教育。持續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國家情報法、反分裂國家法、國防法、反恐怖主義法、生物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網路安全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國家安全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法治宣傳教育,將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作為掃黑除惡重要工作,納入中心組理論學習內容,推動掃黑除惡法治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進網路等,加強刑法、刑事訴訟法、社區矯正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大力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8.加強生態文明法治教育和地方性法規宣傳。心懷「國之大者」,踐行「兩山」理念,加強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持續打造生態文明高地,著力保護好「中華水塔」。加強國家公園、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節約資源能源和綠色發展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提升各族群眾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意識。不斷提升法治服務大局能力,緊緊圍繞「一優兩高」戰略、加快建設產業「四地」,進一步壓實普法責任制,著力抓好地方性法規宣傳教育,為建設現代化新青海提供有力法治支撐。
9.深入宣傳黨內法規。把學習掌握黨內法規作為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列入黨組織「三會一課」內容。結合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利用各類普法陣地和載體,以黨章、準則、條例為重點,深入宣傳黨內法規。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實踐基地作用,加強警示教育,促進黨內法規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大力宣傳國家監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七一」前後,組織開展黨內法規宣傳教育知識競賽活動。
三
聚焦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深化全民普法工作
10.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試點工作。借鑒浙江、江蘇、四川試點工作成功經驗,抓緊制定我省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試點工作方案,建立測評指標體系,建設青海省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雲平台,以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助力公民法治素養提升。
11.加強國家工作人員法治教育。切實將法治作為「第一議題」,全面落實領導幹部年度述法制度,落實新提拔領導幹部任前考法工作,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重大事項決策會前學法、「一把手」講法制度,落實國家工作人員法治講座、旁聽庭審、日常學法考試等制度,著力推動行政執法人員學法制度化常態化。
12.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聯合多部門常態化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律進學校」活動,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作用,通過滲透式、沉浸式法治教育、模擬法庭等做法,引導青少年從小培養尊法守法習慣和自我保護、防災避險意識,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違法犯罪發生。深入開展全國學生「青春與法同行」「學憲法講憲法」等活動。
13.加強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法治教育。深入開展黨的政策和新修訂的《青海省宗教事務條例》《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廣泛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宣傳。持續開展寺院法治宣傳月活動和「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示範寺觀教堂」創建工作,鼓勵活佛、阿訇帶頭宣講法律法規,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
14.加強基層群眾法治教育。加強村(社區)「兩委」幹部法治培訓,提高依法辦事意識和依法治理能力。搭建「法律明白人」網校,為村(社區)「法律明白人」提供線上學習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開展全省「百佳法律明白人」評選。積極開展農村學法用法示範戶培育,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培育2個示範戶。組織法治宣傳員、普法志願者、法律服務工作者以及執法司法人員,定期開展法治宣講、釋法諮詢等活動,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四
做好中期檢查評估工作,推動「八五」普法規劃落深落細
15.組織開展「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根據全國普法辦、司法部統一安排,將「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組織舉辦全省「八五」普法骨幹培訓班,早謀劃、早安排,通過信息化手段、民意調查、抽查等形式進一步摸清「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強化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借用第三方力量科學評估我省「八五」普法規劃落實情況。
16.發揮典型示範作用。認真總結「八五」普法以來的經驗、做法和成效,實事求是查找不足,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改進。通過檢查評估中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充分發揮青海省普法依法治理雲平台和創新案例作用,加強交流借鑒。做好「八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通報表揚工作。
17.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修訂完善青海省國家機關和重點單位普法責任清單,細化普法內容、措施標準和責任。制定2023年全省普法工作聯動清單。進一步完善督導考核體系,建設「普法責任制網路平台」,通過信息化手段督促跟蹤各級國家機關認真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全面推行普法責任年度履職報告評議制度,提高評議質量,壓實各單位普法責任。
18.推進法治宣傳教育條例地方立法。借鑒外省(市、區)法治宣傳教育條例地方立法成功經驗,結合我省實際,積極主動協調省人大等相關方面,儘快啟動修訂《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調研、起草、論證等工作,通過地方立法形式進一步鞏固全民普法成果,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在法治化軌道上縱深推進。
五
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19.強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堅持「主題鮮明、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建設原則,結合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融合紅色文化傳承,按照至2025年,每個縣 (市、區、行委)、每個鄉鎮 (街道)、每個村 (社區)至少都建成一個法治文化陣地 (主題場館、主題景觀、公園、廣場、街區、宣傳長廊、宣傳屏、宣傳欄等)的目標要求,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提高各類法治文化陣地的利用率和群眾參與率,加強對全國、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動態管理,充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召開全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推進會,研究制定全省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指導意見。協調中國政法大學、海北州及祁連縣相關部門,重點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法治教育基地(全省領導幹部法治培訓基地)建設。用好農村應急廣播系統(大喇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法律服務所(站)等平台載體,做到村村有法治宣傳設施、村村見法治宣傳標語。
20.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法治文藝。落實《青海省貫徹落實<關於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的若干措施》,推動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積极參与第十八屆全國法治微動漫微視頻和第六屆平安中國「三微」比賽暨優秀政法文化作品徵集評選活動,爭取取得新的突破。用好「青海普法網」學法普法渠道,深化以案釋法,繼續辦好「崑崙大律師」廣播節目。在節慶日、法律實施日廣泛開展法治演講、知識競賽、文藝匯演和徵文、書畫、攝影等各類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有形呈現、有效覆蓋、深入人心。
21.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遵循現代媒體傳播規律,綜合運用「報、屏、網、微、端、播」等資源和平台,發揮好青海普法「兩微一端」等矩陣作用,強化普法網路、新媒體等意識形態陣地管理。遵循全媒體傳播規律,探索建設青海省司法廳融媒體平台,打造集管理、宣傳、服務於一體的司法行政融媒體雲平台,統籌好各類資源,實現智能推送、智慧普法。加大音視頻普法內容供給,注重短視頻在普法中的應用,上線全省法治地圖和vr法治教育雲場館,強化互動化傳播、沉浸式體驗。
六
深入推進基層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22.積极參与「全國守法普法示範市(縣、區)」創建活動。根據全國普法辦、司法部工作部署和考核指標體系要求,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把推動依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示範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擴大人民群眾參與度。制定我省創建考核標準,適時開展省級守法普法示範市(縣、區)創建活動。
23.深化「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以「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20周年為契機,開展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申報和第五批「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命名工作,總結經驗和成效,加強動態管理,確保質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範戶」在基層依法治理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擴大遴選數量,推動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
24.推進行業依法治理。堅持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因地制宜推廣村民評理說事點、社區「法律之家」等做法,統籌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載體平台,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深化「法律進企業」「法律進網路」「法律進宗教活動場所」「法律進景區」等活動,命名「依法治校示範校」「誠信守法企業」各30家,「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示範寺觀教堂」15家。持續開展「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 (社區)」等創建活動,持續提升行業依法治理能力。
25.大興調查研究和人才培養。聚焦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普法責任制落實、基層法治建設、智慧普法融媒體應用等普法依法治理重點領域,深入學習外省(市、區)成熟做法和先進經驗,通過借船出海、購買服務、自主研發等手段,進一步補齊我省在普法依法治理信息化應用中的短板。發揮好全省「八五」普法講師團作用,整合全省普法志願者隊伍資源,加快建設指揮統一、監督有力、運轉高效的「三江源普法志願者聯盟」平台。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加強守法普法和依法治理應用性研究,為全民普法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
附件:
1.2023年重點時間節點普法清單
2.2023年全省普法工作聯動清單
附件2
2023年全省普法工作聯動清單
1.在全省組織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協同單位:省公安廳、省法院、省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及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時間:1月、6月)
2.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牽頭單位:省總工會;協同單位: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時間:1—11月)
3.關於在全省中小學校聯合開展「法治進校園」宣傳活動的通知。(牽頭單位:省檢察院,協同單位:團省委;時間:2—12月)
4.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宣傳活動。重點對消費維權法律法規進行宣傳,現場解答消費者的諮詢。(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消費者協會;時間:3月)
5.在全省組織開展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牽頭單位:青海銀保監局;協同單位:各銀保監分局、全轄銀行、保險機構;時間:3月)
6.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黃河保護法。(牽頭單位:省水利廳;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3月22日至28日)
7.開展「3·23」氣象日氣象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氣象局,協同單位:省氣象局各直屬單位、省氣象學會,時間:3月)
8.宣傳《青海省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條例》。(牽頭單位:省河湖長制辦公室;協同單位:省河湖長制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時間:3月)
9.落實「法律進宗教活動場所」,組織開展「寺院法治宣傳月」活動。(牽頭單位:省民宗委;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3月)
10.在全省校園開展防範校園貸、非法集資等宣傳教育活動。按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防範和處置非法金融活動工作力度,有效防範師生參加非法金融活動,保護師生合法權益,引導廣大師生樹立理性消費觀念,自覺抵制非法金融活動。(牽頭單位:省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及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同單位:省公安廳;時間:3月)
11.組織開展消防產品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協同單位: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時間:3月)
12.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系列宣傳活動活動。(牽頭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協同單位:青海銀保監局、青海證監局、青海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時間:3月)
13.組織開展「五老」宣講團「青少年普法進校園」宣講活動。通過開展普法專題講座,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引導青少年遵紀守法,促進法治校園建設,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牽頭單位:省委老幹部局;協同單位: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省直機關工委;時間:3—4月)
14.開展青海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活動。組織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法規及科普知識宣傳活動,著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止非法獵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牽頭單位:省林業和草原局;協同單位:省司法廳、省教育廳、團省委,省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時間:3月、5月、10月)
15.在全省組織開展防拐賣防性侵普法宣傳。以國際勞動三八婦女節為契機,牽頭組織法院、檢察院、民政、婦聯等各級反拐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防拐賣、防性侵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社會各界防拐賣、防性侵意識。以六一國際兒童節為契機,牽頭組織全省各級刑偵部門同步組織開展以「關愛兒童、反對拐賣」為主題的公益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重點對《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0-2030年)》、本地反拐工作措施成效、常見拐騙手段和防拐常識進行宣傳,動員失蹤被拐兒童父母和來歷不明人員采血,以提高群眾的反拐意識,找回更多被拐兒童,營造良好的反拐工作氛圍。(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省反拐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市州反拐聯席會議辦公室;時間:3月、6月)
16.結合春、秋季開學,深入鄉鎮(社區),面向廣大農(牧)民宣傳學習《義務教育法》,確保上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牽頭單位:省教育廳;協同單位:各級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時間:3月、9月)
17.「青春與法同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系列主題活動,包括青少年學法用法網路知識競賽、法治宣傳抖音短視頻拍攝徵集活動、青少年普法徵文活動、普法漫畫徵集活動、「小手拉大手」普法宣傳活動、法治宣傳教育優秀調研報告評選活動。(牽頭單位:團省委,協同單位:省委政法委、省關工委、省法院、省檢察院、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法學會,時間:3—11月)
18.開展企業勞動用工「法治體檢」活動。(牽頭單位:省總工會;協同單位:西寧市總工會、海東市總工會、海西州總工會;時間:3—11月)
19.開展《體育法》《青海省全民健身條例》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體育局;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3—12月)
20.在全省組織開展防範電信網路詐騙,普及《反電信網路詐騙法》宣傳教育活動。3月份召開全省反電信詐重點工作推進會議,宣講《反電信網路詐騙法》的理解與適用,進一步推進打擊電信網路詐騙違法犯罪工作。4月份召集青海省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召開青海省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組織各單位應結合日常工作,按照全員普法、全程普法、全域普法的要求,創新宣傳形式,面向工作對象、社會大眾開展《反電信網路詐騙法》的法律法規宣傳,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青海省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市州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時間:3月、4月)
21.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委國安辦;協調單位: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各人民團體;時間:4月)
22.在全省組織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組織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涉及國家安全法律知識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安全廳;協同單位: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小組各成員單位;時間:4月)
23.組織開展「4·15」國門生物安全全民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公眾共同保護國門生物安全的思想認識和自覺行動。(牽頭單位:西寧海關;協同單位:省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時間:4月)
24.開展全省郵政管理系統「國家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結合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積極開展《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和郵政快遞業「三項制度」、《禁限寄物品名錄》等行業法律法規宣傳。(牽頭單位:省郵政管理局;協同單位:各市、自治州郵政管理局;時間:4月)
25.在全省組織開展《青海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地震局;協同單位:各市州地震局;時間:4月)
26.開展國境衛生檢疫法、傳染病防治法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西寧海關;協同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等地方相關單位、青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西寧曹家堡機場海關;時間:4月)
27.在全省組織開展「學勞動法律法規、促職工權益保障」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宣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監督管理規定》等內容,切實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牽頭單位:省人社廳;協同單位:省總工會、省工商聯、省工信廳(企業聯合會);時間:4—5月)
28.在全省組織開展新修訂的《青海統計條例》調研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統計局;協同單位:各市州統計局;時間:4—6月)
29.開展「全國瘧疾日」「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西寧海關;協同單位: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地方病研究所、青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西寧曹家堡機場海關;時間:4—12月)
30.開展慶「五一」勞動節專項法治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人社廳;協同單位:省總工會;時間:5月)
31.在全省組織開展「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應急管理廳;協同單位:省減災委各成員單位;時間:5月)
32.緊扣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主題,廣泛開展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消防法、防洪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防災減災氛圍。(牽頭單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省司法廳、省應急管理廳;協同單位:省委各部委、省直各機關單位、各人民團體、高等院校、省管企業、中央駐青單位;時間:5月)
33.在全省組織開展「5·15」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活動。通過設立展櫃、展板,發放宣傳冊,法律問題諮詢,大屏幕播放宣傳動畫等方式開展「5·15」經偵宣傳日活動,進一步加強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宣傳工作長效機制。(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地方政府金融服務(工作)辦公室等相關部門;時間:5月)
34.開展「5·20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等,宣傳《計量法》等法律法規。(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時間:5月)
35.開展《信訪工作條例》實施一周年宣傳月活動。(牽頭單位:省信訪局;協同單位: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時間:5月)
36.組織開展全省民法典學習宣傳月活動。牽頭單位:省司法廳;時間:5月)
37.在全省住建領域組織開展以安全生產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協同單位:省應急管理廳;時間:5—6月)
38.結合全省「科技活動周」活動,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普法工作。(牽頭單位:省科技廳,協同單位:省科協;時間:5—8月)
39.在全省組織開展「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民政廳;協同單位: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時間:6月)
40.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重點,在全省中小學組織開展法治講座、模擬法庭等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牽頭單位:省教育廳;協同單位: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團省委;時間:6月)
41.緊扣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實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安全發展的工作實效。(牽頭單位:省應急管理廳;協同單位:省、市州安委會辦公室,各市州應急管理局;時間:6月)
42.結合「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文物保護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時間:6月)
43.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青海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工信廳;協同單位: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管局;時間:6月)
44.充分利用「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組織開展節能低碳宣傳教育活動,宣傳解讀《工業節能監察辦法》,督促工業企業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有關法律制度,實現自身節能降耗,依法合理科學用能。(牽頭單位:省工信廳;協同單位:重點用能企業;時間:6月)
45.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6月)
46.在西寧機場轄區內開展嚴防危害生產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各建設單位的安全防範意識,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持人民至上原則,公安機關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依法懲治安全生產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民航青海監管局、海東市應急管理局;時間:6月)
47.在青海湖景區開展組織開展憲法宣傳活動、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圍繞青海湖景區重點單位、行業場所開展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活動。通過在景區主要部位設立普法宣傳點、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群眾諮詢答疑、社區民警到牧民家中走訪宣傳、發送公眾號推文等方式,向青海湖景區周邊牧民群眾、遊客、景區職工開展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青海湖景區周邊人民群眾法治觀念,建設平安和諧的景區。向景區職工、遊客群眾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群眾生態保護意識,維護青海湖天藍湖清的美好環境;結合安全生產檢查行動,向環湖周邊重點單位、行業場所開展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學習。(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青海湖保護利用管理局;時間:6月)
48.在全省組織開展《青海省禁毒條例》宣傳及預防教育宣傳專項行動。通過以案釋法、發放禁毒宣傳資料和現場講解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講解毒品的種類、危害及相關法律法規,普及禁毒法治知識,提醒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範意識,增強群眾對毒品種類特性及危害的認識,保護自己免受毒品侵害,號召群眾積极參与禁毒鬥爭,努力創建「無毒家庭」和「無毒社區」。(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省禁毒委成員單位、各市州禁毒委;時間:6—7月)
49.通過「青海省智慧普法依法治理雲平台」,在全省組織開展以慶「七一」為主題的黨內法規知識競賽。(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6—7月)
50.組織開展省級部門及各市(州)信用體系培訓和《青海省公共信用信息管條例》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時間:6—9月)
51.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宣傳《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牽頭單位:青海省人民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場監管局、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協同單位:西寧海關、西寧海關各隸屬海關、機場公司、口岸食品衛生經營單位;時間:6—9月)
52.開展全省工傷保險條例等政策法規集中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人社廳;協同單位:省應急管理廳;時間:6—10月)
53.組織開展「非法衛星電視接收設施整治活動」宣傳教育(牽頭單位:省廣播電視局;協同單位:省司法廳、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時間:7—9月)
54.開展「8·8」海關法治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海關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法治服務保障能力,幫助關警員牢固樹立法治觀念,不斷提高依法把關能力水平。(牽頭單位:西寧海關;時間:8月)
55.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青海省農業合作社條例》(牽頭單位: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協同單位:各州(市)供銷合作社;時間:8—10月)
56.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牽頭單位:省民宗委;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9月)
57.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宣傳。引導鼓勵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投身慈善、回報社會,引導鼓勵社會公眾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進一步把中國慈善文化傳統發揚光大。(牽頭單位:省民政廳;協同單位: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生態環境廳、省婦聯、省殘聯;時間:9月)
58.開展「質量月」宣傳活動。對《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時間:9月)
59.網路安全宣傳周期間開展網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普及活動。(牽頭單位:省委網信辦;協同單位:省委統戰部、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等;時間:9月)
60.組織開展「統計開放日」普法宣傳活動,促進社會公眾了解統計、關心統計、支持統計。(牽頭單位: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協同單位:各市縣級調查隊、部分地區統計局;時間:9月)
61.組織開展全省網路安全宣傳周活動。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重要思想,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網路安全工作「四個堅持」的重要指示,宣傳國家網路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積極應對網路安全挑戰,充分發揮廣大人民在維護網路安全中的主體作用,把四個堅持的原則要求落到實處,有力維護人民群眾在網路空間的合法利益,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網路安全意識,普及網路安全防護知識。(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省通管局、省委網信辦、省工信廳、省保密局、省總工會、省教育廳、省內各大媒體等單位;時間:9月)
62.聯合執法檢查,依案釋法,推動統計法進企業。(牽頭單位:省統計局;協同單位:省市場監管局;時間:9—10月)
63.開展「世界標準化日」宣傳活動,宣傳《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時間:10月)
64.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頒布實施五周年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時間:10月)
65.在全省組織開展反間諜法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安全廳;協同單位: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小組各成員單位;時間:11月)
66.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12·4」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牽頭單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辦公室、省司法廳;協同單位:省直各單位;時間:12月)
67.在全省組織開展「統計法治宣傳月」系列活動,結合「12·4憲法宣傳日」和「12·8統計法頒布紀念日」,開展豐富多樣的統計法治宣傳活動。(牽頭單位: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時間:12月)
68.在全省組織開展「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宣傳教育活動。藉助「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推進開展全省交通安全普法宣傳月工作,組織開展交通安全普法宣傳主題活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參與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程度,使廣大交通參與者懂法、守法、用法,更好服務保障道路交通通行及安全發展,守護人民群眾安全順暢出行。(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省司法廳、省交通運輸廳等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時間:12月)
69.在全省組織開展反恐怖主義有關法律知識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圍繞反恐怖法律法規、形勢政策、反恐防恐知識,發動公民積極配合參與反恐怖工作,調動全社會發現和舉報暴力恐怖活動線索的積極性,提升我省人民群眾防範應對恐怖襲擊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對全社會的反恐怖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公民識恐防恐意識,切實打好反恐怖人民戰爭。(牽頭單位:省公安廳;協同單位:省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聯繫單位;時間:12月)
70.開展2023年青海省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委宣傳部;協同單位:省發展改委、省委網信辦、省高法、省工信廳、省交通廳、省文旅廳、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等;時間:根據商務部等國家部委統一安排的時間,適時組織相關活動。)
71.開展「法律進農村」和「農村學法用法示範戶創建」活動。構建新發展時期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機制、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後一公里」,提升農民群眾法治素養、增強鄉村依法治理能力,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協同單位:省司法廳、行業管理單位和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時間:全年)
72.繼續辦好《崑崙大律師》《法治與道德》《與法同行》《崑崙法眼》等法治專欄節目,廣泛宣傳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講好青海法治故事,展示法治青海良好形象。(牽頭單位:青海廣播電視台;協同單位: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落實普法責任制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時間:全年)
73.開展全省「法律進家庭」活動,組織開展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婦聯;協同單位:省司法廳;時間:全年)
74.在全省常態化組織開展消防安全科普和消防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牽頭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協同單位:省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時間:全年)。
75.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推動國家工作人員帶頭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牽頭單位: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協同單位:省司法廳,各市州人大常委會;時間:全年)
來源:青海政法
製作:何玉蕊
審核:馬會平
(2023年第2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