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簡稱瑞信)受美國矽谷銀行關閉風波影響而深陷危機,觸發瑞士監管機構緊急救助行動。多家媒體18日報道,在監管機構推動下,瑞士最大銀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簡稱瑞銀)考慮併購瑞信,已啟動相關前期磋商。
不過,這兩大銀行巨頭合併是一項「複雜工程」,可能面臨諸多障礙。有分析指出,在美國和歐洲央行持續加息背景下,美歐銀行業持續承壓、信心危機難解。
需「有力應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經瑞士中央銀行瑞士國民銀行批准,瑞銀正就完全或部分收購瑞信展開磋商。瑞士國民銀行「希望這兩家銀行在20日股市開市前達成一個簡單直接的併購方案」。
受美國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關閉風波影響,歐洲銀行股過去一周普遍暴跌。瑞信本就因經營虧損、內控不善等問題備受質疑,加上大股東近日表態不會繼續注資,導致投資者信心進一步受挫,瑞信股價15日盤中一度暴跌約30%至歷史低位。
這是在瑞士盧塞恩拍攝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信銀行)大樓(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按照路透社說法,瑞信股價經歷「殘酷一周」後,瑞士監管機構周末展開緊急行動,希望在20日股市開市前找到方案,解決瑞信眼下的信心危機。
瑞信是全球銀行業監管機構認定的30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其危機可能波及全球金融體系,被視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路透社、彭博社等媒體援引多方消息人士的話報道,這個周末,美國和歐洲多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就瑞信危機與瑞士方面溝通協作。
美國高盛集團分析師盧特菲·卡魯伊說,相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如今全球銀行業因一家銀行危機引發其他銀行陷入「惡性循環」的風險有限,但對瑞信危機仍「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應對,以帶來穩定性」。
合併障礙多
據法新社報道,瑞信過去兩年來麻煩不斷,不時出現由瑞銀併購瑞信的提議。只是,類似提議此前通常被推翻,原因是這兩大銀行本就均為巨頭,如此規模的併購「極其複雜」,還可能引發競爭壟斷擔憂,影響瑞士金融體系穩定。
3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一名男子走過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路透社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說法報道,瑞銀與瑞信這一本國主要「對手」展開併購磋商,是受到瑞士政府和監管機構施壓。如果併購達成,瑞信的本國業務可能被剝離。瑞銀要求瑞士政府提供60億美元保證金,用於併購可能牽涉的費用和損失。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警告,由於這項「大工程」的複雜性,併購磋商遭遇「重大障礙」,如果兩家銀行實現合併,可能削減約1萬個崗位。
按照《金融時報》先前說法,瑞士方面準備採取「緊急措施」,加快併購磋商進程,期待最早18日晚達成協議。但路透社19日報道,磋商當天仍在繼續。
信心恢復難
儘管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和央行宣稱瑞信「滿足系統性重要銀行所需的嚴格資本和流動性要求」,央行還向瑞信提供500億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約合1.08美元)貸款以增強流動性,但要恢復投資者和客戶的信心仍面臨挑戰。
3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一名女子站在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內。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最近某日瑞信客戶的單日提款總額達到100億瑞士法郎,可見客戶對這家銀行的信任度大跌。
路透社分析,美國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關閉風波凸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以及多國央行持續加息對銀行業造成的壓力,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高企可能持續引發金融系統問題。(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