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黑龍江伊春市一口氣撤銷了六個街道辦事處,可謂是驚爆了大家的眼球,因為這種逆向操作在推進城鎮化的今天是極為罕見的,這是一條「返祖」道路。分析其原因,主要在於過去十來年,黑龍江省持續人口流失。包括齊齊哈爾,伊春市在內的13個地級行政區,均為人口負增長。
撤街設鎮,無非是城市萎縮到了一定程度的結果,是當地根據現實狀況而做出的相應調整,以符合其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建成區人口的實際水平。不過,撤街設鎮,有可能會帶來機構壓縮——人口少了,管理人員不就顯得多了么?
其實,去年山西河曲縣已經進行機構改革,將36個黨政機構精簡為22個,135名領導職數精簡為114名。186個涉改事業單位整合為40個,1964名事業編製被核減為659名,還減少了75個科級職數。多出來的人怎麼辦?級別高的村幹部,級別低的網格員。
2月1日,官方發布數據: 山西省婁煩縣全縣9個縣委機構減至6個,26個政府部門減至16個,133個事業單位砍掉29個。山西省正在對「人口小縣」進行大改革:精簡黨政機構,精簡領導職數。這再次意味著又有一批原先的鐵飯碗將被打破。
不管是黑龍江,還是山西,進行機構改革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人口的持續減少。人口減少會導致勞動力不足,工業難以發展;人口減少也會減少消費,消費市場逐步萎縮……等等,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稅收減少,政府沒錢。政府沒錢供應那麼多公職人員,那麼只能採取縮編等方式減少支出。
可以預見,伴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和出生率下降,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撤街設鎮、機構改革收編等新聞出現,出現城市合併也不會意外。到時,伴隨的可能是當年國企大下崗一般的情景,鐵飯碗自然已經不存在。
下面,我列出網上找到的人口普查數據,這些人口坍塌嚴重的城市,或許就是下一個精簡機構收編的目標,飯碗尚鐵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