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堅持「動態清零」?還要多久才能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權威解答

2022年10月14日15:18:03 國際 1811

為何堅持「動態清零」?還要多久才能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權威解答 - 天天要聞

10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為何堅持「動態清零」?還要多久才能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權威解答 - 天天要聞


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在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疫情仍處於高位運行。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要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準」要求,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以快制快,阻斷疫情傳播,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疫情的底線,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01.

當前全國疫情形勢嚴峻複雜,但總體可控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雷正龍介紹,近期我國持續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反彈


新疆疫情出現反覆,但總體可控,內蒙古疫情形勢明顯好轉,病例數顯著下降,四川、甘肅、山西等地疫情逐步控制,寧夏、西藏疫情穩定向好,其他部分省份疫情多點散發。當前全國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但總體可控

02.

我國為何堅持「動態清零」?專家回應

發布會上,針對有記者提問「為什麼要堅持『動態清零』」,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回應。


▶ 梁萬年首先闡釋了「動態清零」的概念和核心內涵。他介紹,中國政府施行的「動態清零」總方針,是基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每個國家的抗疫方針、抗疫策略是基於抗疫理念提出來的。「動態清零」是我們國家抗疫的總方針,這個總方針的核心是要把疫情阻斷,而不是消滅病毒,也不是不容許出現一例病例。


梁萬年介紹,阻斷疫情的核心就是要快速發現、快速撲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動態清零」的核心是阻斷疫情的持續性社區傳播,防止疫情形成規模性流行或者規模性疫情反彈。


做到「動態清零」,兩個關鍵詞最重要,一是「快速」,快速發現、快速處置;二是「精準」,精準識別疫情、精準劃定疫區範圍、精準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精準進行密切接觸者的判定和管理、精準進行臨床救治,最終精準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 第二,衡量一個疫情危害性大小有兩個不同的視角。國際上通用的公共衛生的視角是站在群體角度,使用死亡率、超額死亡率等指標來衡量,而不是以病死率、個體的視角來衡量。奧密克戎變異株來說,它的病死率和以往的變異株和原始株相比確實是在下降,但是由於它的傳播速度快、傳播更隱匿、免疫逃逸現象在逐漸增強,所以總發病率是高的,這意味著在人群當中會有大量感染。較多的感染人數乘以個體病死率,死亡人數也會相對較多,群體死亡率就會高於流感,且不低於原始株和其他變異株,可見其對人類的危害性總體上並未見明顯下降,這一點恰恰是世界衛生組織、各個國家在判斷它危害性的重要指標。


另外,超額死亡率,也就是說這種疾病出現以後影響的不僅僅是感染了這種疾病的這些患者的重症和死亡,它可能導致醫療資源擠兌。醫療資源一旦被擠兌,就會影響其他正常醫療服務的需求,就可能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在正常狀況下的一些死亡的出現。在科學上來說,衡量這種由於疫情的衝擊所帶來的額外死亡,可以稱之為「超額死亡」。目前情況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無論是原始株,還是以往的變異株,特別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超額死亡還是比較高的,經研究在10萬分之100以上。


▶ 第三,我們國家人口的總數是大的,老年人口的比例是高的,同時還有大量基礎病患者,這些人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以後得重症甚至發生死亡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再加上前一段時間防控的效果,我國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率總體較低,獲得的自然免疫不強,儘管我們通過免疫接種獲取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新變異株對這種免疫力的逃逸在加強,所以如果我們放鬆,不「動態清零」,勢必會造成大量感染,導致老年人群、導致有基礎病的人群,有可能造成大量重症乃至大量死亡。這種大量的重症和大量的死亡是不能夠容忍的,所以必須儘力防護。


▶ 第四,現在科學上對新冠病毒的變異,今後向什麼方向變,變異以後它的毒力、致病力、危害性的大小仍然沒有完全辦法掌握。但是有一點科學界是肯定的,這個病毒始終會變,變是它的常態。另外奧密克戎變異株肯定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後一個變異株,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堅持現有防控策略,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我們近三年防控證明是有效的、是可行的也是科學的,所以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我們就應該用確定性的策略、確定性的方針來對抗這種不確定性


▶ 第五,要考慮這個疾病的長期危害。現在國際上,各國科學家非常關注和擔憂感染新冠後的後遺症問題,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會出現諸如疲勞、呼吸困難、神經認知障礙等多種後遺症,對這種情況的致病機理、最終持續時間,科學上也不完全了解,不像一般流感和已知疾病,科學上對它的後遺症、對它的有關情況是清楚的,新冠還有很大未知


基於以上考慮中國當前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


03.
還需要多久能夠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專家回應

大家都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儘快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我們還需要多久,還需要做哪些充分的準備工作?


對此,梁萬年表示,我們都期盼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能回歸到像2019年以前那樣正常的生活。現在總體來看,我們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是還並沒有達到勝利的彼岸。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來做好相應的防控工作。最終疫情徹底結束或者我們徹底戰勝疫情,需要綜合考慮這種病毒的變異、疾病的感染譜、嚴重度的變化,以及衛生健康系統的抵抗能力,包括我們的防控能力、救治能力,以及社會公共衛生的干預措施這幾個方面要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我們現在正處在這個窗口期,有幾項工作是需要進一步做的:


◎ 一是當前要堅定信心、統一思想,堅持我們的總策略、總方針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這個「窗口期」,我們再堅持,堅持才會勝利,堅持定能勝利,信心可能比黃金更為重要。這一點非常重要。


◎ 二是要加強疫苗接種,特別是對老年人的疫苗接種,防止重症、防止死亡。


◎ 三是加強防控、救治能力的建設和相應準備。比如防止醫院資源被擠兌,怎麼在規模性疫情下能夠快速進行管控和一些防護用具的供給。


◎ 四是發揮科技作用,在更有效的疫苗、在更有效、更可及、更簡便使用的藥物研發、生產、供應方面還要加大力度,現在在藥物上已經看到了一些曙光。


◎ 五是做好相應物資儲備和保障,包括疫情防控物資的儲備,也包括保證正常生產生活的物資儲備。


◎ 六是強調快速、精準,強調防止「一刀切」,防止「層層加碼」的現象。


如果這些綜合起來做,堅定信心,我們一定能最終戰勝疫情。

04.

對風險區域外的學校、餐飲,堅決避免「一關了之」

米鋒表示,要堅決整治「層層加碼」,關心關愛受到疫情影響的群眾,切實保障他們的生活和就醫需求。


雷正龍表示,要不斷提升疫情防控科學精準水平。要求各地加快精準流調,疫情防控不能簡單化,不能過大範圍劃定風險區域,不能以「靜默」代替管控。要及時精準劃定中高風險區,及時採取堅決果斷的管控措施,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進行動態調整,符合解封條件的要及時解封,方便群眾生活及出行。對風險區域外的學校、餐飲等單位,加強疫情監測,堅決避免「一關了之」,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05.

是否會延續中秋國慶前後的防控政策?

雷正龍介紹,中秋、國慶人員流動性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部署全面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礎上,強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如倡導廣大群眾安全有序出行、推廣落地檢、重點場所和機構查驗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減少不必要的聚集等措施。


國家衛健委將組織評估這些措施對儘早發現、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規模性反彈的作用,下一步,將在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前提下,在評估措施效果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和病毒變異等因素,持續完善優化疫情防控政策,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06.

BF.7亞分支傳播能力較強,能否成為全球範圍內優勢流行毒株待觀察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介紹,BF.7亞分支實際上是BA.5.2.1.7的縮寫,是奧密克戎BA.5變異株的一種衍化分支。


BF.7進化分支在9月不斷被檢出以來,在許多國家已經逐漸成為常見的毒株,全球的佔比從9月下旬的3.5%左右增加到上周的11%左右。與其他一些奧密克戎進化分支比如BA.2、BA.5剛剛出現的時候相似,BF.7亞分支呈現出了較強的傳播能力,是否能夠成為全球範圍內下一個優勢流行毒株,還需要進一步觀察。BF.7進化分支在致病力方面沒有出現明顯的改變

07.

新冠後遺症覆蓋範圍廣,癥狀可持續數周甚至更長時間

吳尊友表示,新冠後遺症又叫新冠長期癥狀,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10月份給出的臨床定義,新冠後遺症通常發生在感染新冠發病後的3個月內,可以是急性感染康復後出現某些新癥狀,或者原先急性感染期某些癥狀持續存在,癥狀至少持續2個月,可以反覆發生,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來解釋。


根據全球研究結果,新冠後遺症覆蓋範圍較廣的健康問題,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維困難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難、頭痛、頭暈、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關節或肌肉疼痛、抑鬱或焦慮、發熱、嗅覺或味覺喪失等等。這些癥狀可以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新冠後遺症常見於重症病例,但也可以發生在輕症病例。接種過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後患後遺症的風險要低於那些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吳尊友表示,預防新冠後遺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編輯 | 周艷梅 責編 | 張秀麗

綜合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京報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會見南非總統時怎麼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會見南非總統時怎麼吵起來了~!

澳門江湖:澳門月刊雜誌社官方公眾號;澳新社:澳門新聞通訊社官方公眾號目前已有300000+人關注加入我們... 監督政府依法施政,報料有獎!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在白宮會見到訪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時突然展示一些視頻和剪報,指責南非正出現「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對此,拉馬福薩當場否認,並指出特朗普所謂南非白人正逃離暴...
新華財經|一文看懂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 - 天天要聞

新華財經|一文看懂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余蕊、袁波、雷肖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部法律20日起正式施行,民營企業有哪些關注點,各方面將如何推進實施?記者
連城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題會召開 - 天天要聞

連城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題會召開

5月21日上午,連城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題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聽取全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情況彙報,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縣委副書記、隔川
「十五五」規劃可考慮的重點新舉措 - 天天要聞

「十五五」規劃可考慮的重點新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指出,「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日本民調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跌至新低 僅20.9% - 天天要聞

日本民調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跌至新低 僅20.9%

總台記者22日獲悉,日本時事通信社於16日至19日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為20.9%,較該機構上月民調結果下降2.2個百分點,為去年10月石破內閣組建以來,該機構民調結果中的最低支持率。此外,石破內閣不支持率為52.9%,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總台報道員 柏春洋)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