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
據央視10月12日報道,受能源危機影響,法國能源價格及工業生產都受到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線已經向燃料價格低的地區轉移,法國再工業化戰略受到很大威脅。對此,法國財政部高層勒梅爾在講話中,直接譴責美國經濟強權,損害法國利益,呼籲西方國家應該建立「更為平衡」的經濟關係。此外,有消息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可能在11月訪問中國。
俄羅斯北溪燃氣管道
美國瘋狂躺賺
顯然,美國強勢霸權主義不得人心,諸多聲音開始反對美國霸權策略。其拉著各國制裁俄羅斯能源,結果倒打一耙、趁機撈錢,一艘燃氣賣給「兄弟國」,就能輕鬆「躺賺」約1億美元。
歐洲各國似乎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始社會」,義大利部分家庭選擇砍柴取暖;法國呼籲民眾減少熱水沖澡時間,能關的電子設備盡量全關了;英國也計劃無償開放有暖氣設備的圖書館,為群眾提供避寒場所;瑞典措施更嚴厲,暖氣超過19度,不僅要面臨數萬元的罰款還要蹲大牢判刑。
美國布林肯否認破壞北溪1
歐洲怨聲載道
歐洲各國苦不堪言,美國資本家瘋狂賺差價,估計睡著都能笑出來。對此,國際能源署發聲警告,稱歐洲面臨史無前例的能源危機,與此同時,美國卻高價出售燃氣,這也太「瘋狂了」。
德國高層羅伯特·哈貝克暗諷美國高價燃氣是在發戰爭財,德國今年經濟虧損約600億歐元。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公開抱怨,應該讓美國朋友知道,雖然你們向我們提供了能源,但是卻要我們承擔四倍之多的價格,哪怕看在朋友份上,也不該繼續這樣下去。
或許,美國從一開始就想「割韭菜」,並沒有把他國視作朋友的想法。
法國總統馬克龍
馬克龍或即將訪問中國
由此,歐洲各國將目光轉向東亞地區。近期,有消息稱,法國總統可能訪華,或是出於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考量,地大物博的中國,也是歐洲各國的最佳選擇。
但是,該消息未得到證實,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關此問題,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此前,為了尋找能源,馬克龍還四處奔波,訪問非洲最大燃氣出口國阿爾及利亞,這個國家曾被法國殖民了100多年,兩國簽署《關於重建夥伴關係的阿爾及爾宣言》。
俄氣北溪遭到人為破壞
法國選擇不多
留給法國的選擇不多,儘管西班牙也有天然氣,但馬克龍表示,在西法邊界比利牛斯山脈修建天然氣管線不太合理,目前法國還沒有充分利用西班牙納瓦拉與巴斯克大區的天然氣管線。
馬克龍還指出,如果任由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法國的工業產業將會削弱,法國企業競爭能力也會下降,其正考慮同歐洲國家一道,將天然氣價格與電費「脫鉤」,通過為燃氣公司提供補貼來安撫民眾,提供民眾「能夠接受」的電費。
但此舉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已經試過了,她提出的能源應急方案將英國居民的電力和燃氣費用限制在2500英鎊以下,並計劃每年向貧困家庭提供約1200英鎊的補助。
雖然短期內可能度過這個寒冬,安撫民眾。但據英財政大臣克沃騰的話來說,長久來看,到2026年或2027年,該減稅方案預期會削減國家450億英鎊的稅收。
並且,在美聯儲加息各國通貨膨脹沒有被清除之前,貿然削減稅收只會對國家的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