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又有多地遭襲,梅德韋傑夫的「預告」並非亂說,烏軍為何防不住

2022年10月11日17:02:50 國際 1293

根據國內媒體「環球網」報道,10月11日,俄羅斯對烏克蘭佔領的扎波羅熱地區發動了導彈打擊。除了扎波羅熱外,烏克蘭羅夫諾和克里沃羅格地區與敖德薩地區也接連發生大規模爆炸、烏克蘭中部城市文尼察也接連傳出巨大的爆炸聲。

對此,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之前在國際社交媒體平台上表態過,聲稱烏克蘭今後還將面臨更多軍事打擊行動。在他看來,除了要保護俄羅斯人民和國家邊界外,未來行動的目標,就徹底瓦解烏克蘭政權。

很明顯,俄羅斯現在的表態已經是打算和烏克蘭打個不死不休了,這對於歐盟各國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信號。畢竟,美國現在最希望俄烏衝突持續下去,這樣才能向歐洲高價販賣天然氣,而且歐洲去工業化的進程也將更為徹底。

烏又有多地遭襲,梅德韋傑夫的「預告」並非亂說,烏軍為何防不住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梅德韋傑夫之前所表示的「第一集」預告並非亂說,是有備而來的。當然,現在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不僅是俄羅斯的襲擊,還有烏克蘭方面的情況。

在這次襲擊中,烏克蘭不僅沒有對俄軍進行有效反擊,甚至還沒有攔截俄軍的導彈。為什麼烏克蘭無法防禦俄軍的此次導彈打擊呢?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10月10日襲擊後,10月11日烏軍仍然沒有全部攔截成功,這是否說明烏軍防空、反導能力不行呢?

事實上,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實力進行反導的。烏克蘭在蘇聯解體之初或許還有不少反導、防空裝備,但是在烏克蘭政府近年來不斷對外倒賣軍火的情況下,包括一些先進的軍事裝備在內,實際上都賣給了一些小國。

畢竟,在壟斷資本寡頭掌握烏克蘭農業、能源、工業等領域的情況下,烏克蘭的國防工業也勢必會落在寡頭的手上。這些寡頭沒有祖國與信仰可言,也沒有什麼能力,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吃山空」罷了,當然,最後給千瘡百孔的烏克蘭買單的也是烏克蘭百姓們。

烏又有多地遭襲,梅德韋傑夫的「預告」並非亂說,烏軍為何防不住 - 天天要聞

除了寡頭倒賣軍火,造成烏克蘭國防實力嚴重下降外,歐美國家沒有對烏克蘭提前進行援助也是一大因素。實際上,歐美各國也沒有料到俄羅斯會對烏克蘭採取如此大面積、大規模的導彈打擊。

如果當初俄軍對烏克蘭的打擊力度就足夠強烈的話,估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早就對烏軍支援了大量先進防空、反導裝備。畢竟,美國自身是真的有這麼多庫存,而且美國軍工集團也可以大規模生產,其他諸如德法等國也可以進行援助。

如此看來,烏克蘭現在主要問題就是缺乏反導、防空裝備而已?其實也不盡然。俄方高層此前已經多次警告過可能動用戰術核武器,烏克蘭方面也是針鋒相對,一方面炸了克里米亞大橋,另一方面又說這是驅逐俄羅斯的「第一步」。

很明顯,如果烏克蘭實施第二步,對俄軍重大民用設施再次進行打擊的話,那麼俄軍屆時的反擊可能不僅是導彈洗地這麼簡單了,很可能還會採取一些更加激進的手段。

烏又有多地遭襲,梅德韋傑夫的「預告」並非亂說,烏軍為何防不住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普京當時也可能沒想到這場軍事行動會打這麼久。但是俄羅斯國內的皇俄派倒是在日漸壯大,頗有一種俄羅斯軍國主義勢力復辟的既視感。現在普京作為希拉維克集團的代表人物,仍然在壓制著這些極端勢力,避免其染指核心決策層。

但是另一方面,為了不讓皇俄派出現暴走失控,甚至出現煽動俄民眾逼迫普京用「核彈」的極端情況,普京很可能與皇俄等勢力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通過維持且加大烏克蘭的軍事打擊,以及拿到更多烏克蘭領土,以此來繼續維護希拉維克集團的穩固統治。

但人總有老去的一天,現在的普京已經70歲了,如果俄羅斯的未來掉在了皇俄勢力手中,甚至是俄羅斯軍國分子掌握大權的話,俄羅斯人民的未來又該怎麼辦?所以現在的普京看似風光,實則進退兩難,唯有徹底擊敗澤連斯基政權,才能有一些新希望。

烏又有多地遭襲,梅德韋傑夫的「預告」並非亂說,烏軍為何防不住 - 天天要聞

同樣的,烏克蘭現在也需要得到來自歐美的更多支援,在俄軍接下來的攻勢中繼續防守下去,才能在未來得到可能的停戰。當然,奉勸烏克蘭真的不要作死,去炸俄羅斯重大基建設施了,如果真的惹毛了俄羅斯所有高層政治人物,那麼核彈降臨在烏克蘭領土上只是時間問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台灣花蓮海域發生兩起地震 最高震級4.6級 - 天天要聞

台灣花蓮海域發生兩起地震 最高震級4.6級

根據台灣氣象部門消息,7月5日早晨,台灣花蓮外海發生兩起地震。第一起地震發生在7時12分,震級4.6級,震源深度20.8公里;第二起地震發生在7時35分,震級4.4級,震源深度15.7公里。(總台央視記者 朱若夢)(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
俄羅斯和亞塞拜然局勢驟然緊張,為什麼會這樣?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和亞塞拜然局勢驟然緊張,為什麼會這樣?

2024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晤。 亞塞拜然指責俄羅斯擊落其客機,警方在俄城市突襲亞塞拜然人,雙方關係急劇惡化。亞塞拜然與土耳其關....
美國醫院告急,6600外籍醫生簽證受阻,患者遭殃 - 天天要聞

美國醫院告急,6600外籍醫生簽證受阻,患者遭殃

美國醫學院協會(AAMC)預測,未來11年美國將面臨嚴重醫師短缺,需依賴外籍住院醫生填補關鍵空缺。2025年,超過6600名外國年輕醫生成功配對到美國醫療項目,創歷史新高。然而,受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
中國駐日大使館緊急提醒:防範地震,必要時儘早撤離 - 天天要聞

中國駐日大使館緊急提醒:防範地震,必要時儘早撤離

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文,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範自然災害。一、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氣象廳舉行緊急記者會,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二、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第3號颱風「木恩」已於7月3日在西北太平...
最新!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美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新法案將導致近1200萬人失去醫保 - 天天要聞

最新!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美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新法案將導致近1200萬人失去醫保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國國會眾議院3日下午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因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和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