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0月8日,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發布一段採訪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的視頻與專訪報道,雙方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途徑、能源安全、西方的武器供應等一系列話題展開討論。
期間,在談及武器供應時,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一臉堅定地聲稱,北約國家應用所有武器武裝烏克蘭,「沒有理由不向烏克蘭提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們所有的(武器)庫存都需要向烏克蘭軍隊開放。」但隨即,他就補充稱,立陶宛樂於提供「政治論據」,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大量的(武器)庫存」。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專訪截圖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對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的這次採訪持續了近25分鐘,記者伊夫根·馬修亨科(Ievgen Matiushenko)通過線上連線蘭茨貝爾吉斯,雙方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談論目前的俄烏局勢與烏克蘭的未來。
在採訪一開始,馬修亨科就感謝了蘭茨貝爾吉斯本人及立陶宛對烏克蘭的大力支持,而蘭茨貝爾吉斯在隨後也談及該國支持烏克蘭的原因。他聲稱,30年來,立陶宛一直是那些說俄羅斯是「威脅」的國家之一。但光說這些話不能讓立陶宛更安全,因此當俄烏戰爭爆發後,「我們非常熱衷於幫助烏克蘭獲勝,因為這使我們更加安全,也確保整個地區的安全。」
蘭茨貝爾吉斯的這番言論顯示了他「反俄」的立場,「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曾指出,自俄烏衝突爆發後,蘭茨貝爾吉斯已成為歐盟國家最反俄的部長級官員之一。RT稱他威脅要報復在俄羅斯表演的立陶宛藝人,支持在歐盟範圍內禁止俄羅斯人的簽證,並呼籲北約尋求在軍事上擊敗俄羅斯,而不是通過談判解決俄烏衝突。
因而,當馬修亨科隨後問及西方是否準備向烏克蘭提供一些其他類型的重大裝備,比如,主戰坦克、飛機、更多的防空系統,或者配備新類型的彈藥時,蘭茨貝爾吉斯立即贊同地回稱,北約國家應該用所有可用的武器武裝烏克蘭。
蘭茨貝爾吉斯聲稱,立陶宛一直在所有可能的層面上表示,「烏克蘭需要我們擁有的一切」,而不是給出任何諸如「我們只給你標槍和毒刺導彈」之類的話,因為立陶宛認為烏克蘭軍隊「很明顯」有能力使用北約的武器。
就此,他暗暗批評一些盟友,稱他們會說一些武器在技術上太先進了,「無法教導和培訓烏克蘭士兵」。蘭茨貝爾吉斯還稱,他甚至聽到一些人說,這些武器裝備可能會被烏克蘭軍隊「弄丟」或「弄壞」。
需要一提的是,德國曾多次拒絕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烏外長庫列巴在9月13日甚至在推特發出尖銳質疑,「是什麼讓柏林害怕,而基輔毫不畏懼?」而德國總理朔爾茨之後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採訪時談及原因,直言德國不想使戰爭升級為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戰爭,並強調「德國已經為烏克蘭做了很多了」。
儘管如此,蘭茨貝爾吉斯在這次採訪中堅稱,隨著烏克蘭軍隊最近在戰場取得的進展,「這些說法都不再有效」。他還進一步聲稱,「如果它們不再有效,我認為沒有理由不向烏克蘭提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以前說過,現在我再重複一遍,我們所有的(武器)庫存都需要向烏克蘭軍隊開放。」
雖然口口聲聲稱烏克蘭軍隊有能力使用北約的武器,但蘭茨貝爾吉斯隨即又補充稱,如果烏方需要培訓,他們現在也有培訓的平台。「烏克蘭士兵正在許多國家接受培訓。據我所知,何塞普·博雷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曾提到,每個歐洲國家現在都參與培訓烏克蘭士兵。」
對於蘭茨貝爾吉斯的這番力挺烏克蘭的言論,記者馬修亨科在奉承的同時不忘提醒其他國家稱,「我希望你在歐盟和大西洋彼岸的同行們能像你一樣堅決。」
蘭茨貝爾吉斯在聽完這句話後抱著胳膊笑了起來,笑過之後,他偏了下頭,然後雙手握拳拍在桌子上,顯出一些「愛莫能助」的意味。
「唔,你知道,我們熱衷於為此提供政治論據。但不幸的是,我們自己沒有大量的庫存。」

蘭茨貝爾吉斯的這段採訪被RT注意到,該俄媒在8日報道時嘲諷稱,雖然立陶宛沒有足夠的武器來捐給烏克蘭,但蘭茨貝爾吉斯認為其他國家都應該捐贈,「他希望由盟友來為此『買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