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變幻,在戰爭的催化下,很多國家間的矛盾越發尖銳,世界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有的變化會對當下的局勢產生不小的影響。這一周,有三件大事值得關注,其中兩件事關俄羅斯。
第一件事,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地的公投落下帷幕,均以高支持率贊同加入俄羅斯,其中頓涅茨克支持率更是高達99.23%。意味著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這四地已然劃入俄羅斯的領土範圍內。而這個結果烏克蘭和美西方肯定不能接受,烏軍很可能在美國的支持下加大反攻力度。
那麼俄軍肯定會發起更猛烈的攻勢回擊,因為這已經是「俄羅斯領土」了。況且普京有言在先,會在此部署核武器來保障安全,足以說明對這四地的重視。同時那些一直在援助烏軍的歐洲國家在面對普京的決心時會如何選擇,也是影響戰場的重要因素。可以預見未來的戰況肯定更加慘烈,雙方的衝突勢必更加尖銳。
第二件事,「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遭到3處破壞並發生泄露。對於這件事到底幕後真兇是誰,眾說紛紜,但大部分都認為波蘭或美國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不論是誰幹的,這件事已經發生了,對歐洲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德國、丹麥等國紛紛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因為歐洲與俄羅斯能源紛爭的焦點就是這兩條管道,雙方來來回回博弈了大半年,結果一次爆炸,全完了。原本歐洲各國不少抱著最後能從俄羅斯獲得過冬天然氣的想法,但現在希望顯然破滅了,至少這個冬天會很難挨。而對俄羅斯來說,拿捏歐洲各國的籌碼就少了,後續可能面臨兩種情況。
首先,歐洲各國會破罐子破摔,既然從俄羅斯獲取天然氣沒希望了,那不如直接加大制裁,原本打算推遲的俄油限價也加速提上議程。那麼歐洲的局勢將會更加混亂,各方博弈到最後不會有真正的贏家。第二種可能,天然氣能源沒法獲取,那就加大其他能源購入。也許最後反而會稍微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以確保穩定度過這個冬天。
第三件事,沙特國王改組內閣,由王儲穆罕默德擔任新首相。此前該職位一般都是由國王本人兼任,穆罕默德是首位因現任國王改組而任職的首相,也就是說,這次職位變動並不尋常。而且穆罕默德是改革的推動者,自2017年以來針對國家經濟結構和社會意識形態做了不少改革。顯然未來的沙特或將迎來並不輕鬆的時期,一步踏錯,或許就會帶來不可預估的後果。
值得一提的是,美德都出訪沙特拜訪過王儲「求油」,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幾乎都是空手而歸。同時,他們提到沙特就會談到的「沙特記者卡舒吉被害案」,在西方看來背後真兇就是王儲穆罕默德。現在王儲成了政府首腦,不知道美西方心裡會怎麼想了。
當下的世界在以無法想像的速度發生變化,很多矛盾都擺在了檯面上,很多國家主動或被迫陷入對抗當中,當然也有國家藉機為自己「謀福利」。但總的說來,戰亂頻繁的世界不利於任何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多不可想像的意外在發生,打亂了原本的謀劃。對於歐洲來說,最難卻也最好的結局,真的就是俄烏能坐下來好好談了。(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