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爆炸事件屢見不鮮,大部分都是因為意外造成的。可如果說有人蓄意破壞天然氣管道,使其爆炸,這的確令人震驚不已。近日俄羅斯輸送歐洲天然氣管道「北溪-1」和「北溪-2」發生了兩次水下爆炸,震級達到了2.3級,而且在瑞典南部都有地震測量站的數據記錄。那麼,這兩次天然氣爆炸如果真的是蓄意破壞的話,幕後的主使者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北溪」管道泄露事件
眾所周知,在歐洲能源中有三大能源都是依賴於進口的有煤炭、源油和天然氣。而"北溪天然氣管道1號和2號"就是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兩條重要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總全長達到了1000多公里,途經的領海國家除了有丹麥和瑞典外,還有芬蘭。自從俄烏髮生衝突後,俄國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能源也大幅削減。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了兩次水下爆炸。"而且瑞典國家地震台網地震學副教授比約恩.倫德表示:"這次在爆炸涉事的海域中,能夠清晰的看到浪花是如何從底部直接反彈到水面的。這次的爆炸相當於2.3級地震,而且在瑞典南部近30個左右的測量站也都檢測到了這次的爆炸。"
此外,丹麥也證實了北溪管道爆炸的消息屬實。在新聞發布會中,丹麥首相在綜合評估中表示,此次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並非是一起事故,而是他國蓄意破壞。
此消息一發出之後,很多網友們都不淡定了,紛紛留言表示:"我感覺現在俄國和德國的關係就靠這條天然氣通道聯繫了,如果沒有這條管道的話,俄國就沒有任何期望,所以有可能是美國動了手腳。"
"北溪管道天然氣泄漏爆炸,這對歐洲國家來說也不是好事,停掉了天然氣的供應,這個冬天看來是不好過啊。""在這個問題上估計美國都看出來了,炸了管道對俄國是沒有任何好處的,而他自己是獲利的一方。""現在美國能做的就是撇清關係,那到底是不是美國做的?估計只有美國心裡最清楚。"
他國蓄意破壞到底指的是哪國?
可以說能讓俄羅斯和整個歐洲的關係徹底變崩的就是破壞北溪管道,而且從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就是美國。那麼,這條管道被蓄意破壞,到底是不是美國所為呢?
之所以會把矛頭指向美國,是因為從一開始美國就反對北溪計劃,因為北溪是直接為德國提供能源的,這就導致在對待俄烏事件中德國的態度是左右搖擺的,一旦切斷這條能源供應管道,那麼就會徹底斷掉德國與俄國的聯繫,所以這也是美國故意為之的一個理由。
另外,馬上就要進入寒冷的冬天,對於歐洲各國來說需要的能源供應是尤為重要的,一旦破壞這條重要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就會加劇歐洲能源供應的局勢緊張,而美國可以直接趁火打劫。
到底是不是美國故意為之呢?在政治角度來說或許不能。首先我們要看爆炸的地點,它是位於丹麥和瑞典這兩個國家的海域,在地圖中我們丈量了一下它們的距離大概是有100英里的距離。也就是說找一艘快艇,時速在60mph,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就到達目的地。北溪管道第一次爆炸的時間是瑞典凌晨2點,這個時間段都是人們在睡覺休息中,如果選擇在這個時間段作案,目的就是摸黑破壞不易被發現。
如果是美國所為,對於這種偷偷摸摸行為大可沒必要。當年,中國大使館被炸,美國方面也承認了。所以這一次可以看出,想要徹底給俄羅斯顏色看的話,美國沒有必要做出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他可以選擇光明正大一票否決的方式。
另外,對於美國來說他們已經採取措施,用制裁的方略插手其中,所以對於美國來說不會浪費精力做這種偽君子的事情。那麼如果不是美國的話,到底是哪個國家蓄意破壞的呢?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語那就是:"賊喊捉賊",因為在這起管道爆炸事件中,發聲最快最積極的就是丹麥。而且為了控制輿論導向,丹麥首相特意表明是他國蓄意破壞,還特意出動了軍機進行拍攝。那麼,如果是丹麥故意為之的話,對他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在政治方面就可以看出丹麥此舉無疑是在表決心,只有站對了隊伍,才會有好果子吃。
北溪管道破壞會產生哪些影響?
截止目前,因為北溪管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處於關閉維修的狀態,它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1.俄羅斯與歐盟關係愈發緊張
北溪管道泄漏恰好發生在非常重要的關鍵時間節點中,一個是歐盟對俄羅斯採取的新的一輪制裁,另外一個就是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已經完成了公投。在這種北溪管道泄漏的背景之下,會讓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變得愈發的緊張。
對於歐盟來說,這是俄羅斯在示威的一種表現,因為他們懷疑此次天然氣管道蓄意破壞事件就是俄羅斯主導的,因為這是俄羅斯主導能源威脅的一種能力體現,在這種妄自菲薄的猜測之下。俄羅斯和歐盟的關係會愈演愈烈。
2.歐洲遭遇能源危機
對於歐盟國家來說,北溪是重要的天然氣管道,如今這條管道遭到了破壞後,能源價格肯定會大漲,這讓能源危機愈演愈烈,這對歐洲老百姓來說無疑會在疫情之下雪上加霜。
總體來說,不管北溪管道破壞是不是蓄意為之,其產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我們希望世界都是和平的,因為在和平之下,人們的利益才會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