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2022年09月27日15:16:49 國際 1102

北溪1號和2號管道同一天發生嚴重事故,是意外的巧合,還是一些外部勢力的有意為之?

俄羅斯方面日前表示,通往歐洲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天然氣管道,都在同一天出現了壓力急劇下降的現象。其中,「北溪-2號」的管道壓力,從此前的300巴,降低到了7巴,也就是接近7個標準大氣壓的水平。除此之外,相關機構已經在丹麥附近海域檢測到了泄露的管道氣體。截至目前,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調查中。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北溪-1號」與「北溪-2號」管道路線圖)

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由於西方的制裁,俄羅斯目前關閉了「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天然氣管道,但停氣並不代表管道內沒有天然氣,反而是因為這些管道位於水下,需要定時注入一定量的天然氣,從而避免它們被海水的水壓破壞。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但說實話,不論是歐洲還是俄羅斯,其實都不願意看北溪管道出現事故。普京用能源來反制西方的這招雖然夠「狠」,但同時自己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北溪-1號」徹底停運後,俄羅斯政府不僅少了每年55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收入,而且還要每天再花1000多萬美元來焚燒處理多餘的天然氣。

所以普京此前就曾表示,只要西方能解除對「北溪-2號」的制裁,那麼俄羅斯就可以繼續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此外,俄羅斯政府也在多個外交場合中表達了類似的態度。可以說,如果沒有政治層面上的阻礙,俄羅斯肯定是希望北溪管道儘快通氣的,畢竟油氣出口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而對於歐洲來說,情況就更加嚴峻了,如果北溪管道出現了問題,那麼俄歐和解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沒有了,歐洲將在徹底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情況下面對這個冬天。「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對能源價格最敏感的群體,歐洲普通百姓已經對現在的情況非常不滿,而且這種不滿隨著溫度的下降正在逐漸上升。

9月25日,大批德國民眾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要求歐盟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儘快讓「北溪-1號」和「北溪-2號」管道重新啟動。抗議者表示,現在歐洲的能源價格不合理,而只有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目前正處於陰冷的雨季,首都柏林的溫度已經下降到了10度。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話題回到北溪管道泄漏問題上來。有俄媒猜測,兩條北溪天然氣管道目前都處於停止工作的狀態,不太可能是因為自身故障而導致的泄露;而且兩條北溪管道,在同一天出現了壓力急劇下降的問題,時間上也未免太過於巧合。而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所謂的巧合,有的只是必然」,因此俄媒推測,兩條北溪管道很可能是遭到了人為破壞。

到底是誰破壞的,我們目前尚且看不到什麼證據,只能等事故調查結果出來。但我們不妨仔細想想:誰最願意看到北溪管道停止工作?誰最願意看到俄歐徹底決裂?而誰又能從中獲得最多的利益?美國?烏克蘭波蘭?答案顯然不言自明。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這裡跟大家分享兩組數據。第一,國際能源署今年6月份的數據顯示,美國向歐洲供應的天然氣量首次超過俄羅斯,而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目前已經躍居世界首位。

第二,美國一位能源專家表示,在美國裝滿一整艘船液化天然氣現在只需要6000萬美元,而歐洲平均的收購價格則高達2.75億美元,計算下來,美國公司每批液化天然氣貨運單可以賺得超過1.5億美元。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冬天就要來了,許多歐洲老百姓原本指望著俄烏衝突在冬天前就結束,這樣西方就能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重新讓俄羅斯的天然氣輸送到歐洲,讓能源價格趨於穩定。

而從現在看來,不僅俄烏衝突有進一步升級的趨勢,在冬天前不太可能結束,而且俄歐的決裂似乎也已經不可逆轉,這次北溪天然氣管道事故,恐怕只是壓倒駱駝的其中一根稻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亞洲多國展開穩市操作:泰國臨時禁止賣空 印尼央行提前發聲干預 - 天天要聞

亞洲多國展開穩市操作:泰國臨時禁止賣空 印尼央行提前發聲干預

財聯社4月7日訊(編輯 史正丞)面對特朗普將在4月9日徹底點燃「全球貿易戰」的擔憂,亞太市場周一出現遠超正常水平的跌幅。面對市場的動蕩,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掏出穩市工具。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日韓這些周一已經經歷「黑色星期一」的市場,同樣受到「特朗普關稅」衝擊的泰國、印尼、越南市場周一休市,其...
美法院裁定兩名遭解僱的聯邦機構負責人暫時復職 - 天天要聞

美法院裁定兩名遭解僱的聯邦機構負責人暫時復職

央視記者獲悉,當地時間4月7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表示,兩名美國獨立機構負責人,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民主黨成員格溫·威爾科克斯和聯邦就業機構績效制度保護委員會主席凱茜·哈里斯可以重返工作崗位,並繼續對特....
中國出口佔比前所未見?美財長遭吐槽 - 天天要聞

中國出口佔比前所未見?美財長遭吐槽

來源:新華社中國出口佔GDP比重「前所未見」?美財長專業水平遭吐槽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日前接受美國知名新聞主播塔克·卡爾森採訪時稱,出口佔中國經濟比重太高。然而,此番言論很快被網友扒出與事實不符,美國財長的專業水平因此受到質疑。
警示!祭祀燒紙引發山火,一男子被刑拘! - 天天要聞

警示!祭祀燒紙引發山火,一男子被刑拘!

據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北京應急」通報:2025年3月22日上午11時許,房山區張坊鎮發生山火,並蔓延至該區大石窩鎮。經全力撲救,明火已於當日16時55分被撲滅,未造成人員傷亡。經調查,山火系村民盧某某(男,37歲)野外祭祀燒紙引燃周邊雜草引起。目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