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前不久迎來入冬第一場雪,但商家認為,華埠經濟早已進入寒冬期。(美國《世界日報》記者 顏嘉瑩/攝)
中國僑網12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紐約市在前不久迎來今年入冬的第一場雪,氣溫也隨之降低,曼哈頓華埠街頭小販、紀念品販賣店也紛紛擺出圍巾、毛帽、手套等保暖用品販賣,但小販普遍認為華埠的生意也和氣溫一樣「冷」,生意更從在9月暑假高峰期過後明顯變差,經濟進入寒冬期。
紐約市最近溫度就接近冰點,往年隨著氣候推出不同商品販賣的華埠各個小販,也開始拿出保暖用品販賣,吸引不少觀光客參觀詢價,但買的人卻少之又少。
堅尼路(Canal St。)可以說是華埠的主要幹道,高峰期假日遊客如織,而在堅尼路上已經開了20年的春芳禮品,販賣季節商品、紀念品、手機配件等;店主王先生4日表示,他感覺今年遊客人數變少,往年暑假為旺季,走在店前人行道都很難通過,但今年卻不復見往年人潮。
華埠與蘇荷區(SoHo)、小義大利(Little Italy)等商圈緊鄰,王先生說,不僅華埠生意變差,蘇荷區的店也是一間接著一間關。
華埠核心圈的勿街(Mott St。)生意也相當清淡;原本在堅尼路上販賣紀念品及季節商品的陳小姐因為店租關係,在兩年前搬到了勿街,前後加起來在華埠已經十多年。
陳小姐說,今年這些保暖商品賣得特別差;雖然今年冬天來得比往年晚,但她認為賣不好不僅是天氣緣故,「來看、詢價的人很多,但真正掏出錢來買的人卻少之又少,有時候一整天什麼東西都賣不出去。」
每年年底的「黑色星期五」購物潮、「小商家星期六」,都可以吸引不少民眾消費,但勿街34號禮品店店主嚴偉方說,現在年輕人都上網購物,「那些什麼購物潮都對我們沒有實質幫助,尤其今年生意特別差。」
嚴偉方舉例,去年圍巾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十幾條,今年最好一天就賣出兩條;他說,來往的人少了、生意也淡了,華埠的經濟已經提早進入寒冬期。
店面靠近勿街末端的千禧行員工王小姐也大嘆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而華埠的經濟在9月暑假高峰期過後更明顯變差,看著門口堆著滿滿的商品,她說,「不是因為店的位置較差,不管哪裡都一樣,華埠的生意已經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