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2021年09月22日23:28:03 國際 1265

2007年4月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去世,引起美歐各國的關注,這位總統在位時,對俄羅斯影響巨大,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將他描述為「既承載著對這個國家的巨大功勞,同時又背負著嚴重的過錯。」的一個人。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葉利欽

葉利欽推動了蘇聯解體,背負了背叛國家的罵名,但是他卻讓國家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篇章,沒有他就沒有俄羅斯。但是這樣做到底是對是錯在當時誰也無法評價,直至今天,對葉利欽抱有恨意的俄羅斯人也大有人在。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英媒評論

關於葉利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他的影響是深遠的,葉利欽去世當日各國媒體報道中都不免提到他的功與過。

關於葉利欽的去世,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了這樣一段話來評價這個充滿爭議的人物:

「俄羅斯著名前總統葉利欽在今天去世了,他享年76歲。葉利欽帶領著俄羅斯擺脫了共產制度的束縛,但是他一直沒能在這片土地上看到繁榮穩定的市場和法治管理的社會。」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英媒為何會這樣有評論呢,這都源於葉利欽在1992年起進行的改革,葉利欽急於將俄羅斯快速轉為資本主義進行完全西化採取了休克療法和完全私有制。

「休克療法」聽上去新穎,但是卻是當時導致俄羅斯經濟暴跌的罪魁禍首。休克療法源於醫學,後被經濟學家用來指稱用激進方式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渡。適用於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國家,在面臨經濟危機時可以得到快速緩解。

其實這個措施是當時俄羅斯的必經之路,但是在葉利欽的錯誤操作下,導致了經濟的快速衰落,造成了全面崩盤。

完全西化這一步葉利欽確實完成了,但是如此激進的指揮也為俄羅斯帶來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副作用,完全私有制確實創造出了更多的資本家,但也相應地創造出了更多的窮人,不斷下滑的經濟讓俄羅斯進入窘境瀕臨崩潰,進入寡頭政治時代,國家的命運搖搖欲墜。

激進改革雖部分地完成了政治方面的任務,但卻未能創造出經濟奇蹟。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葉利欽本以為解體蘇聯並實施「休克療法」就可以讓俄羅斯快速發展,經濟得到復甦然後重得西方的接納。但事實卻是殘酷的西方國家不僅沒有接納俄羅斯,反而大肆蠶食俄羅斯,讓俄羅斯陷入崩潰的步伐加快。

葉利欽沒能如願得到擺脫聯盟國後獨立富強的俄羅斯,他的操之過急讓這一切在當時變成空想,最終無奈的葉利欽,欽點了自己的接班人普京渴望他能拯救俄羅斯。

英媒對於葉利欽的評價非常之溫和,肯定了他的成績的同時也說出了一種無奈。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俄媒文章

在俄羅斯自己的新聞中,他們表示了對葉利欽去世的悲痛心情,也在文章中表示「我們很難對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的歷史功過進行評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只有歷史方能對其行為作出公正的評價。」

俄羅斯本國之所以也無法對葉利欽作出一個更準確地評說,因為俄羅斯本國的大多民眾對葉利欽一直沒有一致的評價,只能依據大多數觀點來區分他的功過。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從俄羅斯民眾在網路上做出的反應,也可以直觀看到很多的「不一致」。

在葉利欽去世的消息發布後,網路上不斷湧現出各種評論,一些已經接受如今俄羅斯的網友在評論中是這樣說的:「聽到他逝世的消息,我不由自主地感到難過,不管他曾經做了什麼,沒有他就沒有俄羅斯。」

但也有的網友表示了對葉利欽生前行為的不支持,評論說:「他曾傷害過這個國家,你們忘了嗎?」還有網友這樣寫道:「一個時代結束了。」對於他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是批評的聲音卻相對要高一點。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其實俄羅斯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葉利欽是犯過嚴重過錯的。1991年的別洛韋日協議簽訂和蘇聯解體,在他們看來就是葉利欽為了權力和利益,向西方低頭的結果。在解體後葉利欽坐上了總統的位置,但他卻並沒有完成自己之前的承諾。

隨著他的管理俄羅斯工業生產水平大幅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也受到影響急劇退步,到後來大部分俄羅斯人都變成了窮人,而隨之而起的金融寡頭佔據了國家大量資源,並且開始干涉國家政治。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在這些俄羅斯人看來,正是因為葉利欽,俄羅斯才會近乎崩潰。

雖然批評聲多,但俄媒體也為了「挽救」葉利欽的一些聲譽列舉了他的一些政績,就如葉利欽在1991年鎮壓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叛亂,解除了對戈爾巴喬夫的軟禁。還有後來在俄羅斯建立市場經濟體系,建立並保衛了俄羅斯的民主自由體制。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戈爾巴喬夫

除了這幾點較為突出的外,還列舉了像是「和平解散蘇共,未對其成員進行迫害」、「實施發展使商店貨架變得豐富」、「實施房產私有化,使幾百萬公民免費成為自家住房所有者」。這些「政績」似乎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大概他們也找不到更多關於葉利欽有功的事迹。

但是重點不是這些,最為顯眼的一項是,他們竟將任命普京為俄羅斯總理也列入了政績中。看來在他們眼中葉利欽的退位甚至是值得表揚的,也可見俄羅斯對於葉利欽的真實看法。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歐美媒體

葉利欽逝世後,美歐洲各國的媒體和官員第一時間表達了對葉利欽逝世的遺憾。德國外交部長在主持完歐盟外交部會議後說:「得知葉利欽去世消息我們非常的難過,葉利欽對俄羅斯領導的這八年是決定性的八年。」

英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去世我們感到非常的悲哀。在1991年8月,葉利欽在當時的挑戰中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他領導自己的國家度過危機。」

美國幾家主要媒體都對葉利欽去世的消息進行了報道,在評說中認為是葉利欽主導的蘇聯的解體和推進俄羅斯步入民主經濟和經濟市場化。白宮新聞秘書辦公室發表中將葉利欽稱為「歷史性人物」,並且讚賞葉利欽為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所做的努力。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德羅表示葉利欽在俄羅斯的發展和變化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我們向葉利欽夫人、親屬和所有俄羅斯人民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美國福克斯電視台及美國有線新聞網在第一時間以「突發新聞」插播了葉利欽去世的消息,並播放了葉利欽生平的短片。福克斯新聞還發表長文對葉利欽生平進行介紹,但是介紹中進行了大量的舉例和批評。

似乎美國比俄羅斯人更痛恨葉利欽,文章中的葉利欽被形容成言行不一的一個陰謀家,被稱為是「不清醒的」。

諸如此類的評論還有許多,像是「本是蘇聯反腐精英的葉利欽,卻一夜之間創造出許多億萬富翁」、「葉利欽任職期間許多的俄羅斯民眾看著自己的積蓄付諸東流,自己祖輩創造的社會解體」。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文章還推斷葉利欽得心臟病是裝的,並且諷刺了葉利欽愛喝酒的喜好。

除了以上列舉,文章講述了葉利欽三歲時父親被抓和葉利欽小時候是一個多麼壞的小惡魔壞孩子,還對童年的葉利欽進行了一些聽起來有著明顯指責意味的講述,總而言之呢只能說這篇文章真的很「美國」。

在這些媒體前後,美聯社也進行了發表,引述了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對葉利欽去世的評價,稱他在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犯下了嚴重的錯誤。

美聯社稱,作為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葉利欽本身就是個矛盾體: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他在上台以前承諾反腐敗,而在其總統任期中,卻未能阻止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到私人之手;他推動了俄羅斯的市場經濟改革,發展了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但同時俄國民生產總值卻急劇下降,國家人口也減少了 200 多萬。

看來美媒對葉利欽的評價比起俄羅斯是要更一致的,區別只是有得比較委婉有得就比較直接罷了。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各國領導人對葉利欽的評價

除了這些媒體,各國領導人和也對葉利欽去世作出反應。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表示:

「鮑里斯·葉利欽是俄羅斯愛國者,他認為民主是在21世紀恢復俄羅斯偉大地位的唯一途徑。

在整個總統任期內,他為實現這一目標不懈地努力,還損害了自己的健康,但也為他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柯林頓

他冒著生命危險阻止政變,然後在經濟困難和政治動蕩中推動俄羅斯與冷戰對手建立夥伴關係,並成為八國集團成員。

命運給了他艱難的統治時期,但歷史將對他仁慈,因為他在和平、自由和進步的重大問題上勇敢而堅定。」

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得知前總統葉利欽去世,我感到悲傷。他是一個傑出的人,他意識到了民主和經濟改革的必要性,在俄羅斯歷史的關鍵時刻中,他在捍衛這一改革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

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他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慷慨,所有的決心投入到開始俄羅斯的轉型中以建立現代民主國家,恢復人權和自由,重建經濟。他致力於和平,也將作為與歐洲建立新夥伴關係的人而被銘記。」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我永遠不會忘記他主持俄羅斯軍隊撤出德國的方式。對此,德國人和我將永遠感激。」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

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俄羅斯、歐洲和世界失去了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我國對他為建設新俄羅斯及其在歐洲和世界中的作用、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在塑造波俄關係新標準方面的作用記憶猶新。」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

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他是第一位當選的俄羅斯總統,他試圖在最沒有希望的情況下向俄羅斯灌輸市場經濟。只有一個具有極大勇氣和信念的人才會嘗試這樣做。他試圖向俄羅斯灌輸我們在西方最珍視的許多品質,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他以一種持續很長時間的方式開放了俄羅斯。」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

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如果沒有鮑里斯·葉利欽,俄羅斯將一直處於共產主義的控制之下,波羅的海國家將不會自由。他理應被尊為愛國者和解放者。」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葉利欽是俄羅斯後共產主義過渡時期的一位重要參考人物,作為總統,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艱巨的任務,但他確實讓東西方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並幫助以合作取代對抗。

當他勇敢地面對旨在恢復俄羅斯獨裁政權的政變時,人們對他的印象最為深刻,他以極大的個人勇氣捍衛了自由。委員會向葉利欽的家人、俄羅斯當局和俄羅斯人民表示慰問。」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南非政府和人民與國際社會一道,在這一全國哀悼期間,與已故總統葉利欽的家人、俄羅斯聯邦政府和人民分享其思想和祈禱。」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

大多數的發言都提及了葉利欽在將俄羅斯從共產主義到資本主義改革和實行市場經濟中發揮的決策作用,在西方國家看來葉利欽的將俄羅斯「完全西化」這一行為是正確的,並且對其表示肯定。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葉利欽去世後影響

俄羅斯表示葉利欽的去世不會影響中俄關係,葉利欽曾是第一位訪華的俄羅斯國家元首,葉利欽在位期間,中俄關係有了很多的進步,1992年中俄兩國宣布互為友好國家;

1994年兩國建立了21世紀建設性夥伴關係;1996年兩國簽署《中俄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將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確定兩國關係發展方向是「平等信任,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外關係系教授周尊南表示,葉利欽對中國的態度非常好,在處理雙邊關係時體現了真正的平等,並且是俄羅斯主動提到建立兩國戰略合作。

「在海參崴離開之前,葉利欽首先建議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周說:「當然,他也是為了他的國家利益。俄羅斯正處於北約東擴的邊緣,以抵抗來自西方的壓力。」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新京報中寫到:「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陸南泉認為,葉利欽執政的八年,是中俄建交關係最為和諧的一段時間。他說:『葉利欽從來沒有說過中國的壞話,也沒有批評過中共。他曾說過,如果蘇共像中共一樣的話,蘇聯不會解體。』」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陸南泉

中國媒體也在葉利欽去世後表示了沉重的哀悼,新華網發表了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所作出的回應,對於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去世,中國表示深切哀悼,中國失去了一位摯友。

並且正文還提到劉建超說:「葉利欽先生是俄羅斯首任總統,在任期間,他高度重視對華關係,中俄兩國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兩國各領域的合作快速發展。他為中俄關係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中俄關係外,葉利欽的去世還標誌著俄羅斯與西方蜜月期徹底結束。

在葉利欽任職時,俄羅斯對西方國家一直採取退讓,但是西方國家卻不停推動北歐和歐盟東擴,對俄羅斯的戰略迴旋空間不斷蠶食,對俄羅斯打壓,並且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許多承諾都沒有兌現,如今葉利欽的去世,也表示俄羅斯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在葉利欽去世後,俄羅斯媒體還發表了關於「聯合國不會通過阿赫蒂薩里科索沃計劃」的內容,稱俄羅斯會可能會在安理會中使用否決權,覺得現在決定科索沃的地位還太早了。

提到科索沃或許這就讓人想起了,科索沃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了得到西方支持幫助北約打通了科索沃這關難題。

科索沃戰爭爆發時,為了幫助北約,葉利欽將俄羅斯原總理撤職因為其更偏向南斯拉夫,隨後任命前總理切爾諾梅金,讓他負責科索沃問題解決和北約談判代表。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但是1999年5月和6月,包括俄羅斯、西方和日本在內的八個大國舉行會議,討論科索沃戰爭的解決方案。

其結果就是所謂的八國集團計劃,該計劃要求南斯拉夫在戰後從科索沃撤軍,有聯合國駐軍以維持科索沃的和平與穩定,並且其中必須包括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

但後來俄羅斯說服南斯拉夫通過計劃以後,聯合國部隊卻被北約部隊秘密取代,俄羅斯和烏克蘭部隊只在北約「總司令」的領導下外加的部隊。

俄羅斯本是想幫助西方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北約擺脫轟炸科索沃的僵局。6月中旬,北約在科索沃贏得了「勝利」,隨著北約的勝利,則是葉利欽的徹底失敗。科索沃戰爭給俄羅斯留下了極大的極大的失敗和恥辱。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葉利欽葬禮

葉利欽去世後,數千人聚集起來為其進行哀悼,屍體被安放在莫斯科教堂,俄羅斯將在周三為其準備國葬,在金色穹頂的救世主基督大教堂,當牧師們高唱聖歌的時候,一排排排的哀悼者排成一排排放在葉利欽打開的棺材上。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和喬治·布希以及葉利欽對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政治表態,都是出席會議的重要人物。葉利欽的遺體乘坐一輛黑色豪華轎車被帶到大教堂,並受到數百名士兵組成的儀仗隊的歡迎。

葉利欽的夫人身著黑色禮服,站在葉利欽的遺體旁,身著白色長袍的東正教牧師正低聲吟誦祈禱。邊上的人群都在低聲地哭泣。

2007年,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突然去世,當時世界媒體是如何報道的 - 天天要聞

總結

葉利欽是俄羅斯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政治人物,他的去世在當時引起世界嘩然,關於他的功過評價各界不一,但是作為俄羅斯史上的第一位總統,他將佔據重要歷史地位。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 天天要聞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白雲公司入駐由藍天公司提供的辦公場所。藍天公司交付場地後,白雲公司依約支付押金及服務費。後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協商終止協議,並承諾退還押金、支付搬家費。因藍天公司逾期未付上述款項,白雲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退還押金3
寶雞市岐山縣:「三聚三建」一站式解紛工作法 - 天天要聞

寶雞市岐山縣:「三聚三建」一站式解紛工作法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地處秦嶺北麓、渭河川道,轄26個行政村、9個社區,鎮域面積20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萬,現有企業1500餘戶,其中工業企業500餘戶,先後承擔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國家級建制鎮示範試點、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
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2003年武漢市「4·19」無名男屍案偵破始末 - 天天要聞

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2003年武漢市「4·19」無名男屍案偵破始末

春天,花的季節,萬木萌發,群芳競秀,一派生機。文人墨客對春天情有獨鍾,用「花季」形容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誠然,身處花季的少年猶如鮮花一樣孕育希望,闊視未來。但是,卻有人在這最美麗的季節上演了一出悲劇,充當毒蛇一樣兇殘暴戾的角色,演繹了——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
澳洲農家10層奇樓點擊量破100萬,內部曝光,竟在發展「永續農業」 - 天天要聞

澳洲農家10層奇樓點擊量破100萬,內部曝光,竟在發展「永續農業」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鄉村地帶,一棟突兀聳立的10層建築因路人拍攝的短視頻意外走紅。這座名為「吉萬塔」的白色高樓,不僅是澳洲最高的私人住宅,更承載著埃文斯家族「永續農業」的理想。當外界驚嘆於建築的奇觀時,這個務農家庭更希望人們關注他們打造的400英畝(約合1
這種罪行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有人受害而不知 - 天天要聞

這種罪行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有人受害而不知

2024年12月19日,72歲的多米尼克·佩利科特(Dominique Pelicot)被法國阿維尼翁(Avignon)法院頂格判處20年監禁。他在法庭上承認,從2011到2020年,他反覆使用藥物迷暈結婚50年的妻子吉賽爾(現已離婚),不僅自己對她實施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