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寧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警察同志,你們快來!我們這裡有兩隻動物幼崽,不曉得是啥子。」近日,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老翁鎮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熱心村民的電話求助。相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兩隻嗷嗷待哺的野生動物幼崽。經專家初步鑒定,這兩隻幼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當時下著小雨,我也不認識是啥動物,就用紙板遮蓋了一下。」6月18日,在老翁鎮天井村一組,挖掘機司機馮維坤指著已整理過的土地說,當天,他在這裡挖草,挖了十多米調頭回去看見兩隻黑色小動物,因為自己要幹活要施工,就通知了附近的村民過來查看。

▲村民把兩隻小靈貓帶回了家

老翁鎮天井村一組村民吳英翠和家人把兩隻小動物帶回了家,裝在紙箱裡面,用毛巾墊著給小動物保暖。「我們和周邊群眾從來都沒見過這樣的小動物,於是果斷選擇了報警求助。」吳英翠說,老翁鎮黨委、政府經常宣傳保護野生動物,不清楚咋辦後就報了鎮派出所,不久後民警就把小動物接走。

「我們接到電話之後,隨即驅車趕往現場。」老翁鎮派出所民警林興文介紹,他們到現場後,發現這兩隻動物平常也沒見過,也不知道是啥動物,就向長寧縣森林警察大隊報告。

▲工作人員將小靈貓帶走保護

長寧縣森林警察大隊將圖片和視頻發給專家,並向林竹部門通報情況,請林竹局派專業野保人員前往施救。隨後,長寧縣林竹局工作人員將兩隻小動物送往成都動物園。經過專家鑒別,兩隻幼崽被初步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

小靈貓別名筆貓、斑靈貓、香狸,屬於靈貓科、小靈貓屬;為獨居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性格機敏而膽小,行動靈活。雖然名字帶「貓」,小靈貓並不是貓科動物,而是屬於食肉目靈貓科,是貓的遠親。它們的體長約55厘米,整體呈灰黃或淺棕色,頭部較為尖細,身體背面和側面有許多平行的深色縱紋,尾長約40厘米,有黑棕相間的環紋。小靈貓的繁殖期分為春、秋兩季,以春季為主,一般集中在2-4月份。因為身體上有發達的囊狀腺體,所以小靈貓也叫麝香貓,其分泌物有強烈的氣味,俗稱靈貓香。為了加強保護力度,2021年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小靈貓被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長寧縣林竹局工作人員表示,小靈貓的現身,是長寧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象徵,也是長寧縣生物多樣性持續豐富的具體體現。

「保護野生動物資源、自覺抵制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長寧公安始終保持對涉野生動物犯罪的嚴打震懾態勢,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維護國家生態和生物安全。同時提醒廣大群眾,如發現受傷、受困的野生動物,請及時聯繫公安、林業等相關部門處置,若發現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請第一時間撥打110舉報。

宋成均 葉國睿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圖據長寧公安

編輯 張雪嬋 責編 鄧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