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有多大?

綜述

在我國古話里,有這麼一句話: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龍,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的動物體系中,「蛇」和「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我們的觀念中,「龍」這樣的生物應該是巨大無比的存在,人類在它的面前只是一隻小小的螻蟻,那麼,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樣子的?它是否具有「龍」的威武霸氣呢?

巨大的蛇

2021年,印尼南加里曼丹省發生了巨型蟒蛇的目擊事件,一位居民在釣魚的時候看到了一條巨型蟒蛇,驚詫之餘,居民拿出手機,並拍下了現場的相關照片作為證據。

根據現場留下的證據,以及視頻內容的相關分析,當地的相關單位對這條蟒蛇展開了搜索和研究,他們推斷,這條蟒的體長至少在8米以上,體型巨大,而且具有破壞力。

為了保證抓捕計劃的順利,印尼官方疏散了當地的民眾,並且派遣專員進行搜捕,但最終卻無功而返,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印度尼西亞第一次報道巨型蟒蛇的相關消息了,因為印尼本身就是網紋蟒的主要分布區。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8米的蟒蛇非常小,因為網上時不時就會蹦出很多巨蟒的相關消息,比如「下水道出現巨蟒,長達10米,令人驚恐」、又比如「印尼巨蟒吞下當地婦女」。

在這些消息中,巨蟒的長度不是十米開外,就是速度極快,如果我們仔細考量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消息中的漏洞。

  • 10米巨蟒

2018年,許多媒體都在爭相報道一件事:印度尼西亞婦女被10米巨蟒吞下

但是經過當地的搜捕隊搜尋,最終發現的巨蟒,只有7米左右,這條蟒蛇的長度和報道的長度完全不同,甚至嚴重縮水,不過蟒蛇吞人的事件確實有跡可循。

《雅加達郵報》曾經報道過這件事,被吞婦女的名字叫瓦蒂芭在收割玉米地的時候,被7米左右的蟒蛇襲擊併吞下。

100多位村民快速趕來,發現這條巨蟒的肚子脹的很大,他們合夥將蟒蛇殺死,救出了奄奄一息的瓦蒂芭,在醫院的權力搶救下,瓦蒂芭撿回一條命。

據報道,瓦蒂芭被救下的時候,頭部朝著蛇尾,腳步靠近蛇頭,這表明,蟒蛇襲擊她之後,是從她的頭部開始生吞的。

此外,2016年,馬來西亞也有蟒蛇的相關報道,據說,當地的工人在工作途中,在建築工地里找到一條8米長的網紋蟒,工人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巨蟒降伏。

從這些報道中不難看出,人們發現的大部分巨蟒,都沒有所謂的「10米」長度。

  • 最長的蛇——網紋蟒

目前,吉尼斯紀錄中記錄的世界上最長的蛇,是一條網紋蟒,這條網紋蟒長達10.23米,於1912年被人們發現,當時的發現者大為震撼,於是立刻開槍,將這條網紋蟒射殺了。

自此之後,人們很少能在世界上找到10米開外的巨蟒,目前還在世的網紋蟒中,最長的一條叫做「美杜莎」,但這條蛇並非野生的,它長達7.62米,體重超過272斤,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圈養蛇這條蛇的相關信息已經被吉尼斯記錄認證。

據悉,「美杜莎」體型很大,而且非常重,至少需要15個人才能夠將它成功舉起,而且,它食量驚人,輕輕鬆鬆就能解決100多磅的食物。

「美杜莎」的馴養師拉里·艾格曾經向當時的報社透露,說「美杜莎」撕咬過人類,不過隨著人工圈養的推進,它的野性已經慢慢消失了。

綜上,這兩條網紋蟒始終霸佔著吉尼斯記錄,是世所公認的最長的蛇。

  • 巨蟒「桂花」的騙局

2002年,印尼出現了一條巨蟒,據說,這條蟒蛇體長約14米,體重有447公斤,是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最長的蛇,不但以天價賣給了一個動物園,而且還起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名字——「桂花」。

隨著事件的發酵,「桂花」在網路上的呼聲越來越高,當地群眾認為桂花的大小和長度完全可以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將霸佔寶位的網紋蟒擠下去。

這個消息很快引來了國際專家的注意,2004年,一批專家帶著專業的測量工具,不遠萬里來到印尼,準備測量「桂花」的長度,但測量的結果令他們大失所望。

這條被稱為「桂花」的巨蟒,只是一條普通的大蟒蛇,它的體長只有7米左右,體重也沒有網上謠傳的那麼誇張,原來,「桂花」的體長和大小,只是當地動物園為了吸引遊客而編造的「噱頭」。

其實簡單想一想,就能看出「桂花」事件的漏洞,如果它的身長和體重真的有當地官方謠傳的那麼誇張,吉尼斯記錄早該將桂花的信息收錄了,但事實上,吉尼斯記載的世界上最長的蛇依舊是1912年那條10米開外的網紋蟒。

泰坦巨蟒

如果說,最長的蛇是網紋蟒,那麼最大的蛇一定是泰坦巨蟒,它們生活在5800萬年以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蚺蛇2020年,哥倫比亞的塞雷洪煤礦出土了泰坦巨蟒的化石,這也是我們人類獲得的第一條泰坦巨蟒的化石。

經過科學儀器對化石形象的復原,我們對泰坦巨蟒有了一個較為簡單的認知,從官方報出的數據來看,泰坦巨蟒的平均體長可以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其大小,完全超出了我們對蛇類的認知。

科學家認為,泰坦巨蟒的食量相當恐怖,它主要以當時存活的鱷魚、肺魚以及一些大型烏龜為食,而這些動物的體長基本都在3米開外。

主流觀點認為,在距今58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溫室效應也很嚴重,因此地球的平均氣溫基本維持在32℃左右。

這些環境因素非常適宜蛇類的生存和繁殖,導致當時的蛇類體型越來越大,最終進化成泰坦巨蟒這樣的史前巨獸,但是隨著溫室效應的不斷加劇,泰坦巨蟒難以適應高溫的環境,因此,變成了歷史中的一顆遺珠。

結語

無論是泰坦巨蟒還是10米開外的網紋蟒,他們的體長都在10米以上,對我們人類而言,絕對算得上龐然大物,但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樣的蛇已經非常稀少了。

這種體型巨大的蛇如果在今天隨意出現,那麼對我們人類而言不僅是「壯觀」 的存在,更是一種「危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