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澳大利亞白堊紀中期的翼龍

澳大利亞東北部白堊紀中期翼龍,是迄今為止描述的最完整的澳大利亞翼龍,以部分顱骨、不完整的頸部系列和翼元素為代表。進行了全面的骨骼掃描,對該分類群的修正診斷。我們不確定這些標本是否歸因於分類單元。對顱後物質的詳細描述也提供了重新評估。在分析中存在細微的差異。

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澳大利亞的翼龍化石記錄不多。正式描述的標本不到 20 個,其中大部分由孤立和零碎的遺骸組成。目前從澳大利亞發現的所有翼龍標本都可以追溯到白堊紀。

最完整的澳大利亞翼龍,也是已知的唯一部分骨骼標本。對該標本詳細描述以及重新評估,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白堊紀早期至中期存在的亞翼龍動物群。

昆士蘭白堊紀沉積物地表暴露分布

儘管個別骨頭的碎片散落在離化石材料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但發現的元素與其他元素結合在一起。這包括咬合和互鎖的前上頜骨-上頜骨和下頜骨聯合、尺骨和橈骨(根據同步加速器數據,尺骨的皮質骨保留在橈骨上)、左掌骨 IV 和第一翼節的近端(有伸肌腱突融合),以及與左掌骨 IV 後表面的鐵石中的碎片非飛行掌骨。鑒於在該地點沒有發現其他脊椎動物化石,並且所有標本的大小一致且沒有重複元素。



正模頭骨

正型下頜

在齶視圖中,前頜骨前端的側緣是圓形的,

正模頭骨

稜角的保留部分最大長度為 50 毫米,最大背腹高度為 20 毫米,最大唇舌寬度為 23 毫米。

脊柱由下面五個部分頸椎

脊柱

頸椎包括髁突和右側外突的部分椎體。背側、前側和左側表面不完整,露出充滿基質的內部小梁。保存完好,前後長 21 毫米,中心背腹側 11 毫米(不包括外突)和側向 21 毫米,包括外突。與頸椎 相比,保留在該椎骨中的髁突和外突看起來橫向更寬,更堅固。

胸帶僅由不完整的右側肩胛骨。

肩胛骨

型左合體

正型左合體

型不確定非翼手動指骨。

手動指骨

第四掌骨。左右掌骨 均被保留。右掌骨不完整,包括近端關節面​和部分骨幹。雖然大部分未變形,但軸的遠端已經前後變平,並且部分後表面不完整,使得內部小梁暴露出相關的石膏晶體。

第四掌骨

部分翼龍牙齒。

翼龍顱後遺骸

翼龍顱後遺骸

翼龍右掌骨

翼龍右掌骨

翼龍恢復3D模型

翼龍恢復3D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