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鄧州蜉蝣-蜉蝣朝生暮死,盡其樂。蜉蝣到底是什麼呢?

2021/8/17晚上8點,河南鄧州汲灘鎮

出現了大量的飛蟲,有的說是飛蛾,有的說是小蜻蜓,更有人說是古代滅絕的蟲子出來了。一時謠言四起,紛亂不停。

也有所謂的大師說這是要發生什麼大事了啊。是大地震的先兆,是大災難的警示。

那這到底是什麼呢?有多少蟲子呢?看吧。



密密麻麻,全是蟲子。密集恐懼症的請不要點開看了。

經過專家判定,這些都是蜉蝣

蜉蝣從古代就有了。

《詩經 曹風 蜉蝣》中就描述了蜉蝣,先秦開始就有了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蜉蝣算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生物了。一般生在春夏之交,也就是春末夏初。說它是朝生暮死,就是說它的壽命短暫。一般也就短短几個小時,長一點的也就最多三日吧。

淮南子》中有云:「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 又把蜉蝣的生命與長壽的仙鶴做比較:「 鶴壽千歲,以極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

曹操在《龜雖壽》說:「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終為土灰。」 世上生物萬千,各有壽命。無論可以活得多久,到頭來都要化為塵埃,隨風飄散。

蜉蝣婚飛

第一次知道蜉蝣朝生暮死,由於生命短暫,蜉蝣交配產子都在一天內完成。一般從午後開始,成群的蜉蝣開始了婚飛,在水塘上飛舞,各自尋找愛人,完成交配,然後把卵產在水裡。完了也就是它生命的結束,靜靜地等待,毫無遺憾地等待,生命的逝去。

我忽然無端地為它難過。怎麼只有一天就死了呢?那它生來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無法理解,帶著感傷。如此虛幻迷離的感覺,難以參透,只有仙界才會出現吧?

蘇軾在《赤壁賦》中說:「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他也感嘆人生短暫,須臾一彈指間就沒了。這和蜉蝣的朝生暮死又有什麼區別呢?和天地長江比起來,人生和蜉蝣的生命是一樣短暫的。

有人說: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

你的光陰到底是長是短? 有的人度日如年,有的人覺得時光流逝,歲月匆匆。莊子《知北游》里說:「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於是有了白駒過隙這個成語。怎麼過,怎麼活,還是要看人的態度。

人活著就要開心,不留遺憾。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先人已經懂得了人生的,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

那麼如果你像蜉蝣一般,只有一天的生命,你會去做什麼呢?

歡迎大家說說自己的觀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