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2022年10月07日19:17:24 寵物 1881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雖然蜜蜂在遇到危險,尤其是當有人采它的蜂蜜的時候就會發起攻擊,被它蜇到了可不好受,但往往蜜蜂蜇人以後不久也會死亡。

而且在自然界中,即便是蜜蜂很厲害,可也是有天敵的,其中最大的天敵就是胡蜂了。它可是有著「蜜蜂天敵」之稱,它們就愛偷吃蜂蜜,並且還捕食蜜蜂。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在過去農民見到胡蜂了,都是老遠就躲起來了。就是害怕被它蜇到,這種感覺可不好受。但如今卻有人專門養殖胡蜂,這到底是為什麼?胡蜂會產蜂蜜嗎?對此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胡蜂的小簡介

胡蜂也叫馬蜂虎頭蜂黃蜂,有些地方也叫它地王蜂、土蜂、地龍蜂、紅頭蜂、黑腰蜂等。它是對膜翅目、細腰亞目中胡蜂總科的統稱。在世界範圍內它的種類多達5000餘種,而在我國記載的胡蜂種類就有近200種,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胡蜂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蜜蜂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其中最明顯的特性就是它的個頭更大,並且更為兇猛。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馬蜂窩捅不得」這句老話,就是因為這種蜂比較的兇猛,捅了以後會很危險。

而俗稱的馬蜂窩就是胡蜂的巢穴,一旦招惹它們就真的很危險。它在民間是有著「殺人蜂」之稱的,毒性要比蜜蜂強5~7倍,一個成年人只要被胡蜂蜇5下就可能得急性腎衰竭。

胡蜂不光是毒性強,它和蜜蜂不同。蜜蜂只能蜇人一次,然後就會把毒針留在對方的體內。這是因為蜜蜂工蜂蟄針上有倒刺,一端又連著內臟,猛烈攻擊後會連內臟都被扯出而死。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但是胡蜂不一樣,它的蟄針是更純粹的武器,可以連續追擊又不危及生命,然後把毒液注入到對方體內。個頭本來就大,體內毒液也多,毒性又強,所以被它蜇到真的不好受。

在國內每年到了夏季的時候,就常有人被胡蜂蜇傷,嚴重的甚至會致人死亡,這也是它被稱之為「殺人蜂」的原因。

胡蜂也被稱之為「蜜蜂天敵」

胡蜂的警惕性非常強,它們也都是「暴脾氣」,遇到危險靠近了,就會發出警告,然後群起而攻擊對方。有些胡蜂的蜂群警惕性極高,在它的巢穴20米以內的範圍內,如果有其他的生物進入了,也會直接攻擊對方。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有經驗的人見到胡蜂的巢穴都不會繼續靠近,而是快速離開,不然就會被蜇傷。

另外胡蜂還是一種很具有殺傷性的昆蟲,它們不像蜜蜂會采蜜,而是一種雜食性的蜂類。換言之,胡蜂是一群瘋狂的掠奪者,每年當蜜蜂釀蜜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群地出去搜尋,發現了蜜蜂就群起而攻擊,大量的奪取其他蜜蜂的勞動成果。如果是胡蜂群攻擊蜜蜂,在短短一分鐘內就會殺死數十隻蜜蜂,可見它的危害之大。

同時,成年的胡蜂還會從其他的花卉中吸食花蜜,有些還會直接就捕食蜜蜂。這也是許多的養蜂人最害怕胡蜂出現的原因,一旦發現了胡蜂就會想辦法把它打死,或者是趕跑了,不然它們就會帶領蜂群來捕食蜜蜂和搶奪蜂蜜。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也是由於胡蜂不會產蜂蜜,所以它們的巢穴不是蜂蠟,而是用枯枝、葉或者動物糞便所造成的,這也是胡蜂和蜜蜂較大的區別之一。

曾被養蜂人視為害蟲,如今卻被人養殖

然而在過去常被養蜂人厭惡的胡蜂,現在卻有人專門養殖它。既然胡蜂不能產蜂蜜,那養殖它有什麼價值呢?

在近些年南方有些山區就興起了養殖胡蜂,其中在湖南、貴州、雲南和四川等就有少數的農民通過養殖胡蜂,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夢想。據養殖的蜂農介紹,胡蜂養殖雖然危險,養殖難度也比蜜蜂大很大,但是它的經濟效益也要高很多,市場前景也是不錯的。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筆者了解得知,雖然胡蜂不會產蜂蜜,可是它卻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致富。比如售賣蜂王種苗,一隻胡蜂的蜂王就要賣到80-120元,而如果是一個標準的蜂群則能賣到1000-1500元。因為也有不少人看中胡蜂的養殖前景,就會購買蜂王,或者是蜂群來養殖。

當然了,養殖胡蜂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取它的蜂蛹了,這在市場上可是很搶手的地道特色美食,一般都能賣到120-180元一斤。因為蜂蛹自古以來就是純天然的滋補食品,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的特點,往往一窩胡蜂蛹就能賣到1000-2000元,有些甚至會更高。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除此以外,就連成年的胡蜂也是有市場的,它在市場上最常見的就是用來泡酒。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胡蜂入葯,還指出了它具有「 久服令人光澤, 好顏色, 不老, 輕身益氣。」的作用。所以說對胡蜂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

寫在最後

其實胡蜂雖然危險,也愛捕食蜜蜂和偷吃蜂蜜,但它也是對農業有益的。因為胡蜂也愛吃像螞蚱、豆天峨等害蟲,因此也可以利用胡蜂來防治多種農作物、森林、果樹害蟲。

胡蜂會產蜂蜜嗎?被稱作「蜜蜂天敵」的胡蜂,為何卻有人養殖? - 天天要聞

另外就是目前國內胡蜂養殖也還是處於剛起步階段,多數的人還是不太能接受養殖胡蜂,一來是它確實過於危險,好些蜂農擔心養殖多了對蜜蜂養殖不利。

二來是它的技術也不太成熟,大多數人缺乏這方面的技術。當然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市場也還沒有完全打開,蜂農擔心養殖以後賣不出去。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 社交媒體「互助託管」藏風險 - 天天要聞

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 社交媒體「互助託管」藏風險

隨著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互助託管」這一共享新模式在部分年輕人群體中興起。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的案件。基本案情是這樣的:張女士通過社交媒體找到「愛寵人士」李女士,雙方約定李女士在法定假期間免費住家,幫助照顧寵物貓並使用房屋,李女士向張女士支付押金2000元。後...
女子推嬰兒車被狗當街撲咬多處受傷,親屬:多人被咬 - 天天要聞

女子推嬰兒車被狗當街撲咬多處受傷,親屬:多人被咬

「前一秒還在散步,後一秒便血染褲腿!」就在湖南安化的街頭,一名推著嬰兒車的母親突然遭到惡犬撲咬,腿部腰部多處撕裂傷,打了13針疫苗,醫藥費全部是自掏腰包。更令人揪心的是,這條狗竟在短短時間內連傷多人,而狗主人至今還沒有找到。
大熊貓「緣小」「貝貝」將離開青島返蓉 - 天天要聞

大熊貓「緣小」「貝貝」將離開青島返蓉

5月6日,青島市市級公園管理服務中心發布信息稱,目前居住在青島動物園的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5月9日離開青島,返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信息顯示,因大熊貓借展協議到期且需對大熊貓....
養貓久了才明白,若貓咪有這些跡象,說明它過得「不幸福」! - 天天要聞

養貓久了才明白,若貓咪有這些跡象,說明它過得「不幸福」!

養貓的你,總會希望自家的毛孩子是幸福快樂的吧。但是,這樣的期盼也並非每個養貓人都能如願。貓的行為模式和其心理健康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貓咪幸福時,它會做一些事。而當貓感覺不幸福時,它又會做另一些事。也就是說,貓幸不幸福並非是你感覺或者你覺得,而
及時語|顏寧打假:「造神」就是造謠! - 天天要聞

及時語|顏寧打假:「造神」就是造謠!

「19歲清華本科,23歲普林斯頓博士,46歲中科院院士……」這樣的履歷,你眼饞嗎?以上信息,是互聯網上流傳的知名科學家顏寧的「成長軌跡」。可是,當人們在羨慕天才的「超能力」時,顏寧本人選擇親自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
「狗狗麻辣燙」喜提2500萬美元融資 - 天天要聞

「狗狗麻辣燙」喜提2500萬美元融資

因「滬上小狗」實現麻辣燙自由而火爆社交平台的上海寵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鮮生,最近有了大動作。記者獲悉,該品牌已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寵物經濟正風生水起。近年來,全球寵物市場規模穩步上升,預計到2030年全球寵物產業收入將突破50
養狗久了才發現,幼犬帶回家後真正適應期竟是這幾天 - 天天要聞

養狗久了才發現,幼犬帶回家後真正適應期竟是這幾天

帶著憧憬把小汪星人接回新家,第一天的「探險」狀態很可愛:不停地東聞聞、西嗅嗅,還會用小腦袋撞你的手,彷彿在試探「這是誰?這是我的地盤嗎?」可轉眼第二天,卻開始出現躲藏不吃、連續嗷叫的「失魂癥狀」。這時,許多鏟屎官就慌了:幼犬到底要幾天才能真
《貓到家一直響怎麼回事?》打呼嚕的9個答案! - 天天要聞

《貓到家一直響怎麼回事?》打呼嚕的9個答案!

本期搭配音效食用效果更佳 有毛討論 最後你家小貓咪喜歡打呼嚕么?它們都在什麼時候打呼嚕?此圖自帶音效圖文均為UMao有毛原創轉載請後台召喚有毛君關鍵詞:小貓咪 呼嚕呼嚕 打呼嚕 開心 呼嚕治療 引起貓媽媽注意 幫助傷口癒合 治癒人類 統治地球 大家好,我們是專門給愛貓人看的漫畫科普公眾號「有毛UMao」,一周至少3篇貓...
2025年最受歡迎的9種狗狗,你家狗子上榜了嗎? - 天天要聞

2025年最受歡迎的9種狗狗,你家狗子上榜了嗎?

最近總收到網友留言:「現在養啥狗最火?」「我家狗子算不算網紅品種?」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2025年最受歡迎的9種狗狗!快來看看你家毛孩子有沒有上榜,順便看看有沒有你的「夢中情狗」~01金毛:陽光暖男,人見人愛關鍵詞:溫柔、忠誠、掉毛怪金毛絕
曼谷寵物新規須知:養寵者注意事項 - 天天要聞

曼谷寵物新規須知:養寵者注意事項

曼谷市政廳(BMA)已澄清,儘管將於2026年1月10日實施的新《動物管理條例》限制每戶所養寵物數量,但居民不必因此放棄現有寵物。2025年5月2日,曼谷副市長塔維達·甘莫威(Tavida Kamolvej)在市政廳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對《2024年動物管理條例》執行工作的準備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相關關鍵人士:曼谷市公共獸醫衛生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