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錦承宇
編輯/錦承宇
布林肯專機抵京,民眾關注度沒有美國想像的那麼高!
布林肯訪華了!
2023年6月18日早晨,布林肯專機到達北京了!要知道這些年,我們和美國的關係並不算「親密」,美國也罕見派出國家領導人訪問我國,那麼這次,布林肯來到中國,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美國現在的心情,那估計是:他急了,他急了!
此前,美國領導人來華,我們會提前準備好鮮花和紅毯,但是這一次,布林肯從下飛機後,除了幾位工作人員負責引導以外,就沒有其他人了,整個機場顯得非常的冷清。
如果按照美國人以前高傲的性格,估計他們早就擺臉色打道回府了,但是這次布林肯卻是一臉凝重,沒有對中國特意為他準備的這一出「好戲」作出評價,因為對他來說,除了個人面子和國家面子的問題,布林肯這次來中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布林肯訪華之前,美國人曾經就中國和美國的多個敏感問題對中國施壓,但是很顯然,我們並不是美國人想捏就能捏的雞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義正言辭的說道:「美國要想和中國交往,那就必須要拿出一點誠意來。」這次,美國是先低頭的那一方。
網友們怎麼看待布林肯訪華?
「布林肯來的真好,專門挑了父親節這一天來中國!」有中國網友在微博上開玩笑道。對於布林肯訪華不僅僅在中國和美國引發熱議,在國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要知道過去,處於第一第二世界的人,就是不想讓第三世界的人吃上蛋糕,有多大的蛋糕都不想分給第三世界吃。
那麼這次美國到底想和中國談什麼呢?
此前,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曾經警告過美國:「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如果有一天中國和美國爆發戰爭,那一定是美國先挑起的。」
雖然我國官方沒有對外公布到底這次和美國談什麼,但是毋庸置疑,當下風雲變化的國際社會問題,一定會是和布林肯會談的內容。
有網友開玩笑說,這次會談不會談出什麼結果的,美國為了獲利,能想的辦法已經想了,如果戰爭可以讓美國獲利他們早就打了。不承認自己的衰敗也是美國最後的倔強了。
對於我們這次給布林肯的「禮遇」,有人感嘆,想當初希拉里還是國務卿時,訪問中國,國賓館外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停了半條街,再看看現在布林肯過來的情景,真的是帝國黃昏了。
中國人民只歡迎朋友,不會喜歡只製造麻煩的人,他來與不來都是一個樣,既不會歡迎他,也不會趕他走。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美國不要威脅中國,中國不會吃起那一套,中國熱愛和平,但是也不懼怕戰爭,如果敢挑事兒,也會讓你們付出代價,讓你們得不償失,還是規距些為好吧,南海是中國的南海,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你們一定要認識清楚了,望你們放下屠刀,否則後果自負!
美國到底對我們做了什麼?
這些年,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一直不樂觀。在經濟上,雖然美國的GDP一直往上走,但是水分太大了,通貨膨脹嚴重,經濟發展其實處於衰退的邊緣。而我們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券人,按理說,美國應該對我們百般討好,且美國財務部長葉倫也確實來訪中國,希望能夠尋求中國的幫助。
這其實就是將難題拋給了我們,如果我們接盤,那麼我們將會被美國所拖累,如果不幫忙,那麼美國又會藉此大做文章,認為中國不夠友好。而且如果美元霸權倒塌了,必然會對世界經濟造成影響,這是很多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求人幫忙就應該有求人幫忙的態度,美國一方面希望中國能夠幫忙,另一方面又對中國企業各種「使絆子」——制裁了中國三十一家企業。
「我不能直接出面硬杠中國,因為我找不到中國的錯處,但是我卻可以對你的企業『使絆子』。」這一直以來就是美國對中國的態度。
而在眾多企業中,華為一直都是中國的「眼中釘」。華為所研發出來的5G技術讓一直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感到「心慌慌」,使勁全身解數,想辦法要將華為排除出美國以及其他「小弟」國家,是美國人一隻鍥而不捨在做的事情。
有軍事專家提到,俄烏衝突中各種戰場無人機,制導火箭彈,智能微型炸彈,戰鬥機器人多用到了大量晶元類的電子元器件,美國制裁華為是假,積極戰略謀劃蓄勢備戰為真,國人警醒啊!
很多中國人都在批判國貨,但是換個角度說,我們多給國貨一點時間,國人對國貨多點包容多點支持,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汽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當初想以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丟光了技術連皮毛都沒學到,沒辦法了才出險招搞換道超車。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國產新能源車發展已經遠遠走在世界前列。相信半導體行業也能像汽車工業一樣突圍成功。
狼總歸是狼貪婪殘忍嗜血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對狼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加害。對付歐美的雙標只有用拳頭回擊,忍讓退縮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絕對你好欺負。中國對付西方列強的方式不僅是提升武力裝備,更主要的是膽魄、謀略和清除內奸。
從科技上看,我們的多項專利更是被美國摸黑,他們似乎就是看不慣中國好。像美西方打壓限制中國進口先進晶元,對我們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研製出先進的高端晶元,進行大規模生產。讓美西方的先進晶元變成白菜價,也讓他們的晶元積壓在庫房裡當土豆片吃吧。
我們是全球最大晶元市場,有著最大需求。只要我們堅持自力更生,堅定走好自己的創新之路,我們肯定會走出一條光明大道!那些給我們使拌子的傢伙終將無路可走。
巨大的市場,是我們的動力、潛力,也是我們的武器!對挑釁必須予以堅決回擊,絕不遷就既想吃飯又想砸鍋的惡劣行為!
未來中美的發展
歷史證明,讓一個國家幡然醒悟的,不是說教而是南牆。如今中國是國際經貿合作不可或缺的一環,美方逆時代發展潮流而行,不僅無法阻礙我國的發展,也必然使自己付出代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不止一次說過,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並不在於中國,而是在於美國的態度。不過,我們也應當認識到:
美國布林肯訪華充分說明我們的努力方向和辦法是對的。在與美西方對決中,美國一直無中能生中,憑空製造出事端和籌碼,逼返我們讓步。我們應該繼續加倍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最終解決問題,是實現偉大復興。
敢與不敢,美國絕對不會放過中國的!他們會不擇手段從各個方面不段的發起對中國的打壓!只有把中國打壓成老三為止。原因只有一個,中國動搖了他世界霸主地位!中國要始終警惕美國的狼子野心!
目前全球化在不斷發展,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越來越突出的國家,如果能夠互利共贏,那肯定將會是各方喜聞樂見,最好的結局。
但是在過去幾年中,因為美國的不斷的動「歪腦筋」,導致我們和美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雙方對立、衝突的局勢越來越明顯。中美貿易摩擦、南海爭端、台灣問題等一系列問題都引發了兩國關係的不穩定性。
那麼,在未來,中美關係將會走向何方呢?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中美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在經濟、科技各個領域,儘管雙方存在貿易摩擦,但兩國仍然是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人看中中國的市場,中國也看中美國成熟的經驗和科技研力。
另外,在氣候領域,中國和美國也是兩股重要的力量。要想盡量減少全球氣候變暖,中國和美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缺席」。
但是,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兩國之間如今的關係卻是近幾年最差的關係。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美國雖然沒有專門站出來表態,但是他們在背後「暗戳戳」的噁心人,這樣其實更讓人覺得「反胃」。
因此,我們可以認識到,在未來,中美關係將會繼續面臨挑戰和困難。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兩國之間的合作仍然存在機會。
不過,這一切都取決於美國到底想要如何處理和中國的態度,如果美國仍然「執迷不悟」,那麼這次「布林肯訪華」遇到的窘境,就只是中國給美國的一道「開胃菜」。
我國從近代以來的歷史都讓我們記住一個理,沒有國哪有家!有人要消滅你的國,實際就是要消滅你的家,中國人民堅決不答應!拿起獵槍保家衛國!
我們要勇猛直追發展高尖端科技術,繼續縮短與美帝列強差距,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腰板才能硬才有底氣與抗爭板手腕。人才外流是關健,要多吸引人才,特別是高尖端科技人才,要提高國民素質待遇,方方面面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要用縱觀全局的戰略眼光,當機立斷,正確決策,堅決粉碎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維護祖國的和平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