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梁家輝亮相於央視的「勞動節獻禮片」, 一人分飾五角,拿捏到位,演技在線。
歲月不饒人,梁家輝如今也是兩鬢斑白的老人了。
他素來被尊為「千面影帝」。
曾有人開玩笑說:
給他一本《水滸傳》,他能演出108將。
梁家輝從80年代走來,穿越香港電影的高光與暗影,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活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他嘗過命運的甜頭,也扛得住命運的摧殘;
他見識過花花世界,也守得住乾淨的本心;
他愛拍戲,卻不僅僅是個演員。
梁家輝,讓我們看到了,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是什麼樣。
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禍相依,苦樂相伴,是人生的常態。
而這一點,在年輕時的梁家輝身上,格外顯眼。
他的演藝生涯中,有過三次「大起大落」,曾攀爬至頂端,也曾跌落深谷。
然而,無論際遇如何,他始終像一條平穩的河,流過人生里的溝溝坎坎。
第一次起伏,出現在他剛出道那會兒。
1980年,梁家輝從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後,考進TVB藝員培訓班。
剛待了半年,他就發現混電視台沒前途,乾脆一走了之。
離開後他才發現,自己像一隻迷途的羔羊,不得不四處打工:
辦雜誌、當模特、拍廣告……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兩年多,直到1983年被大導演李翰祥發掘,梁家輝才算正式出道。
那年,他被李翰祥帶去北京拍《垂簾聽政》,出演孱弱無能的咸豐帝。
沒想到,這部電影讓26歲的梁家輝一舉拿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還讓他成為最年輕的影帝。
但很快,梁家輝去北京拍戲的事就引起了台灣投資方的不滿,而又因拒寫悔過書被台灣當局封殺。
但梁家輝卻沒有就此沉淪,他去銅鑼灣夜市擺攤,賣皮帶、賣手鐲,大聲叫賣,即使被人認出來,他也大大方方承認。
這算他人生的第二次起伏,而第三次,就來得更猛烈了。
幾年後的1992年,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選中梁家輝拍攝了電影《情人》。
這部電影,比當初《垂簾聽政》更具影響力,直接把梁家輝推向了國際市場。
他身價大增,片約不斷,但遺憾的是,他又就被黑社會盯上了。
90年代,黑社會入侵香港娛樂圈,不少人被逼著拍戲,梁家輝自然首當其衝。
他說:「我三年拍了39部,一天都沒有休息過,生活里一片黑暗。」
然而,即便如此,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知乎有人問:
見過世面的人,是什麼樣子?
很贊同這句回答:
「見過世面的人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能接受大千世界,也承得起人間冷暖;溫和而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心裡有一股「穩勁兒」。
他們不卑不亢,不走極端,懂得順勢而為,不和命運較勁。
就像梁家輝,可以穿著禮服登台領獎,也可以趿拉著人字拖擺地攤賣貨。
見識過花花世界,也守得住為人的初心
在美女如雲的香港娛樂圈,從來不缺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有時候「緋聞」,遠比作品精彩。
然而,浸潤其中的梁家輝,他的私生活卻透明地像一張紙。
他和太太江嘉年,一直是人人艷羨的「神仙佳偶」。
當年,梁家輝在電視台看見江嘉年,便一見鍾情,主動追求。
而江嘉年也被他的才華吸引,從此兩情相悅,不離不棄。
最讓人感動的是,江嘉年選擇在梁家輝最難的時候嫁給他,下定決心陪丈夫共渡難關。
當時,梁家輝只有8000港幣,買不起婚戒、擺不起喜宴,連結婚證書都是他自己手工做的。
他問妻子:
「我這麼窮,也沒什麼前途,你為什麼嫁給我?」
江嘉年說:
「我相信你,不會讓我過苦日子。」
這句話,說到了梁家輝心裡去,從此他初心堅定:
無論日後如何,也沒有辜負髮妻。
然而,想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里獨善其身,談何容易?
僅僅三年後,他們就遭遇了婚姻危機。
當時,梁家輝在拍攝電影《愛在他鄉的季節》時,與張曼玉暗生情愫。
可就在坐實「緋聞」的前一秒,梁家輝克制了自己,他揮刀斷情,與張曼玉約定終生以朋友相待。
回家後,梁家輝向妻子坦白了一切,而江嘉年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大度,竟然和張曼玉也成為好友。
三人的友情,一直持續到今天。
梁家輝夫妻之間,還有很多更有愛的細節。
被黑社會綁架的那段日子,梁家輝累到痛哭,對妻子說:
「我真不想演了,可是不演戲,我們吃什麼喝什麼?」
江嘉年說:
「那就不演了,有什麼吃什麼,我們是夫妻啊。」
可梁家輝怎麼忍心妻子受苦,他仍舊每天凌晨收工,回家後偷偷擁抱一下熟睡的江嘉年。
後來事業順遂了,梁家輝成為眾人追捧的影帝,而江嘉年卻成了身材臃腫的中年大媽。
當江嘉年被港媒嘲笑時,梁家輝立馬站出來說:
「我覺得我太太很美。」
不僅如此,梁家輝還不止一次公開表態:
「我努力奮鬥的唯一原因,就是當年對太太發過誓,今生一定讓她幸福。」
走過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梁家輝始終初心不變,痴情未改。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充滿了誘惑與假象。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不會輕易沉淪,他們能收束自我,剋制慾望,堅守底線。
經歷越多,就越懂得珍惜;
見識越廣,就越不會迷失自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梁家輝,作為四獲金像獎的影帝,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熒幕形象。
王家衛《東邪西毒》里風流倜儻的黃藥師、劉鎮偉《東成西就》里耍寶賣乖的段王爺;
《寒戰》中亦正亦邪的警察,《棋王》里一貧如洗的失敗者;
還有《新龍門客棧》里儒雅多情的周淮安……
無論哪類角色,都能很好地嵌入梁家輝的身體,被他演活。
連周潤發都說:
別人演得了的戲我基本能演,我能演的戲別人不一定能演。
只有梁家輝,他能演的戲,我未必能演。
然而,梁家輝可不僅僅是個演員。
他是散文家,在報刊「輝筆而就」的專欄上,談笑風生20年;
還出過一本書《我對你說》,記錄了自己多年的讀書心得。
他愛讀書,從古典文學到當代經典,從四大名著到連載漫畫,梁家輝來者不拒,一有空就看個不停。
或許正是因為多年的文學積澱,梁家輝曾作為國寶守護人,亮相過第一季《國家寶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梁家輝可不止滿足於書海暢遊。
2005年,他跟著香港一支科考隊去南極考察,從阿根廷出發,經過季風帶時,30多英尺的巨浪打來。
梁家輝的船,在海嘯般的風浪中顛簸了三天,才抵達南極。
從此,他有了另一個標籤:
亞洲影視圈中第一個登上南極的人。
每當提起此事,梁家輝都笑著搖搖頭說:
要不是年紀大了,我還想去北極、爬珠峰呢。
看書、識人、欣賞風景、增長閱歷,演過上百個角色後,梁家輝也活出了「千面人生」。
很喜歡馬東的一句話:
我們的人生往往因為看見一條船而忽略了一條河,初入社會的時候時常聽人抱怨,抱怨這個世界的假惡丑,抱怨這個社會沒有詩和遠方。
因為我們沒見過北極光,也不知道基拉韋厄火山的壯觀,不知道只是因為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人人都想見世面,可不讀書不思考,不走得遠點,不挑戰自己,又哪來的見識與感悟。
努力增加生命的體驗,哪怕只是看了一本書,只是做了一次短暫的遠足,也好過在躺平中耗光時間。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品得了紅酒西餐,也吃得了路邊攤,能穿高跟鞋穿行於都市,也能穿平底鞋漫步鄉間。
他們享受過最好的,也可以接受最壞的,可以高處,也可以低就。
如果讓我說,見過世面的人,還懂得於紛擾中守住本心,於忙碌中堅持奔跑。
就像梁家輝,無論命運如何,他總能圓融且清醒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人生並非坦途,際遇隨風流轉,願我們看遍人間風景,也能護自己周全。
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 | 瑾山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