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2023年05月22日17:48:06 熱門 1552

阿爾茨海默病別名老年痴呆症

喪失記憶的前美國總統、自動下台的教皇、被迫告別舞台的男高音、因出現語無倫次而被革職的跨國公司老總,還有其他數以百萬計不得不停止工作的人們,他們都是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綜合征的受害者。


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 天天要聞


患上這類疾病,意味著患者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病情將逐漸惡化並最終導致殘疾。大多數患者正當壯年,這對他們的生活而言無疑是一場晴天霹靂,就像一列原本平穩行進的火車突然不得不緊急剎車,戛然而止的悲劇確實令人扼腕嘆息。

可怕的阿爾茨海默

有一部分人相對來說很幸運,他們躲過了心腦血管疾病和恐怕的癌症,然後倖存了下來,但是這不代表他們一定就會長壽,所有人的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一定時間之後,都會面對一個終結者,沒錯,這就是阿爾茨海默。200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有腦組織受損跡象的病患佔全球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在法國,有8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10萬人患有帕金森綜合征,6萬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如果再算上癲癇症,整個法國患有腦疾的人數超過150萬。

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 天天要聞

而且,這個數字在30年內翻了1倍!不論是在法國還是在世界範圍內,神經系統疾病已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死因之一。有個國家的衛生部某官員曾在21世紀初預言,神經系統疾病將無可避免。這一預言不幸應驗,直到現在,人們都沒有找到任何能克服此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局部或全部大腦一旦受感染,病毒會侵入骨髓,破壞想者體內的神經元,使其逐漸喪失運動機能。


尋求治療的方法

人類社會對阿爾茨海默病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907年。愛羅斯・阿爾茨海默是第一個投入研究此疾病的科學家。也是他,率先在人腦中發現了澱粉樣蛋白斑塊的存在。澱粉樣蛋白斑塊會導致神經細胞出現失調,直至最後完全喪失功能。

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 天天要聞

根據愛羅斯・阿爾茨海默的研究報告,一旦澱粉樣蛋白在人體的腦部內組成「斑塊」,患者的記憶系統將是第一個受損的部位。患者的思維會越來越遲緩,直至死亡。當然,即使人們現在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轉向以細胞療法為出發點的治療技術,他們也不會遺忘三十多年來世界各地實驗室內被不斷試驗的疫苗療法。其中,抗多發性硬化療法已經得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


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 天天要聞


2001年,第一批阿爾茨海默病疫苗投入試驗。當時人們對它寄予了相當高的期望,然而該試驗卻遺憾地以失敗告終,原因是在個別試驗對象(動物和人)身上出現了腦炎的癥狀。該疫苗療法的原理是,藥物成分注入患者腹部後在患者體內促進對抗澱粉樣蛋白斑塊的抗體生成。也有一些實驗室試圖研製出某種分子,用來破壞澱粉樣蛋白斑塊附著的神經纖維,此外還有一些實驗室提出過移植神經元的想法。

用先進科技助力疾病治療

面對這類恐怖疾病,科學家們最近嘗試使用先進科技的新治療方法,其核心是在大腦中植入新的神經元。這一研究是以2004年的一項重大科學進步為基礎的,即利用人體胚胎的幹細胞培育神經元。實現這一突破的功臣是以勞倫斯・斯多德為首的研究小組,小組成員由生物學家組成。


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 天天要聞


在美國紐約的實驗室里,他們率先進行了這樣的試驗,試驗對象是僅存在10天的胚胎。生物學家們從胚胎內提取幹細胞,隨後把幹細胞安置在實驗室內,並最終成功將其培育成了可植人大腦的神經元。更為可喜的是,如今,生物學家們有能力培育多巴胺細胞,該細胞在傳遞大腦內部信息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通過多巴胺不斷地傳達信息,神經元被一個一個連接起來,得以取代原先大腦中的壞死部分。


以帕金森綜合征為例,患上該疾病後,患者大腦內含有多巴胺細胞的神經元逐漸死去,結果是患者最終喪失控制自身肌肉的能力。因此,培育神經元的研究工作,對於人類戰勝上述疾病具有莫大的意義。當然,此項研究還有另一個前無古人的特點,即這樣的方法能同時培育出大量的神經元。法國國家健康醫學研究院的一位著名學者曾斷言,一個胚胎細胞可以產生多達1萬個神經元,在一個直徑為6厘米的培養箱內則可以存活上百萬神經元!可能就是出於這個原因,研究者們為神經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希望的細胞」。隨著幹細胞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我們重新製成神經元細胞已經被證實是有可能的,如果順著這條路走下去,也許科技的力量能讓我們戰勝這種可怕的疾病。

對未來的展望

幹細胞科技的高速發展,將意味著我們未來也許有一天能夠輕鬆複製任意組織或者神經。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研究者們能對細胞做出相應調整,以培育出滿足不同需求的神經元。比如,一些細胞將專門用於促進胰島素分泌以對抗糖尿病,另一些細胞則將被用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人類的死亡率將會大大降低。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疫苗療法和細胞療法強強聯手,幫助人類在與神經系統感染這場惡仗中取得勝利。我們還會通過科技的幫助在醫學上取得更大的突破重大的突破,征服普粒子疾病相關的疾病,比如著名的是庫賈氏病。該疾病的病理與阿爾茨海默病十分相近,也是由大腦的病變引起的。發病原因除了遺傳,還包括生長荷爾蒙的喪失、飲食不當,如食用動物內臟或噴洒過農藥的蔬菜引起的。該疾病的診斷十分複雜,一時半刻也難以攻克,因此它成了威脅人體健康的定時炸彈。現在醫學工作者所能做的,是通過研究死於該疾病的患者的大腦進行診斷。這樣一種「馬後炮」式的診斷方式使得患者的痊癒機會幾乎為零。直至新一代核磁共振技術出現,情況才有所扭轉。該技術能呈現出更為清晰的大腦影像,如此這般,解決這個自1984年出現以來越來越猖的疾病也指日可待了。


衰老無可避免,但老年痴呆或許可以 - 天天要聞


就在2016年,權威雜誌《Cell Reports》刊登了新加坡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可以通過直接誘導hPSC讓幹細胞一步就變成神經元。醫學科技做到了我們征服阿爾茲海莫的第一步,目前科學家已經成功複製了小鼠的神經。在未來,強大的科技一定會讓我們戰勝這些神經元疾病,人類將不再受到阿爾茲海莫的困擾。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