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進入倒計時,「東道主」濰坊又一次站在了農業對外開放的前沿。
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是經農業農村部批准舉辦的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智慧農業領域專業展會,將聚焦「高精尖特新」服務和技術,分別設立智慧農業展區、數字鄉村展區、糧食減損技術展區、農村電商與跨境電商展區、國際展區和農業服務貿易展區六大展區;舉辦中國—東盟數字農業論壇、中德智慧農業企業對話研討會、數字之夜文化活動等配套活動。
博覽會檔次高、活動多、亮點多,已經吸引了眾多的關注。4月18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建軍向記者闡述了濰坊舉辦此次博覽會的基礎和優勢,就重點提及了濰坊的平台支撐有力,有「一區一院兩中心」(「一區」就是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一院」就是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兩中心」指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全國畜禽屠宰質量標準創新中心)。濰坊國家農綜區於2018年8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目前已在便利化通關改革、金融創新、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一個是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智慧農業領域專業展會,一個是全國首個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兩者在濰坊的交融必將產生出「1+1>2」的效果。

記者注意到,包括智慧農業博覽會,越來越多的涉農商貿活動,選擇牽手濰坊國家農綜區。這幾年,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濰坊國家農綜區立足濰坊農業發展優勢,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創新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雲上博覽會、中日現代農業產業對接交流會、國際食品農產品博覽會、鹽鹼地綜合利用國際大會等商貿活動,並協助農業農村部舉辦首屆國際農業服務貿易大會,集中展示濰坊現代農業、農業服務貿易等新發展、新技術、新成果。

作為全國首個以農業為特色的國家對外開放綜合試驗區,濰坊國家農綜區充分發揮開放平台作用,擴大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積極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通過搭建平台、強化制度創新、政策引導等,進一步培育新動能,農業高水平開放實現新突破。
位於濰坊市的山東潤柏農業,藉助著濰坊國家農綜區的平台,已走出國門,在巴基斯坦波托哈爾地區的花生育繁推基地進入備耕備播階段,馬鈴薯組培基地已設計完成,計劃今年10月份進入安裝調試。目前,濰坊市29家農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研發中心或產業園,農業外資企業發展到200多家,全市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達到2059處,農產品出口連續4年突破百億元。
今年的3月30日,濰坊中巴農業合作中心在濰坊市揭牌。該中心將助力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中巴農業合作走深走實,對中巴農業與產業、技術與產能、人文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濰坊國家農綜區搶抓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外向型企業橋樑作用,先後與巴基斯坦、迦納、塞內加爾、奈及利亞等國家達成合作,對外輸出濰坊蔬菜種植技術、標準等先進模式。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濰坊國家農綜區建設食品農產品跨境服務統采平台,構建起「產地鏈接市場、生產直通消費、國內聯動國外」的行業供應鏈。截至目前,統采平台已入駐農業企業2913家,與日本第一水產株式會社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組織舉辦農產品供需對接70餘次,涉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等12個國家和地區,促成交易額過億元。
不僅如此,濰坊國家農綜區還成立了外向型農業企業優質品牌聯盟,首批成員單位322家,包括全市進出口貿易企業前150強、150家農業利用外資企業和22家農業「走出去」企業,搭建了外向型農業企業的服務平台和政企溝通、政策暢通的橋樑,通過對聯盟企業一對一幫扶、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推動全市外向型企業協同創新、互惠共贏、抱團出海。目前,聯盟已推動完成5家出口寵物食品企業對外推薦,1家檢測機構與韓國KTR實驗室達成合作意向,助力濰坊丸和食品有限公司獲得日本JFS-C在中國境內的首張認證書,實現對日貿易出口穩定增長。
作為濰坊市「雙招雙引」和擴大投資的主陣地,濰坊國家農綜區先後引進集成日本精細農業、荷蘭溫室建造技術、以色列水肥一體化滴灌及混合旋轉水培技術、義大利工廠化育苗等世界一流農業裝備和工藝,引進先正達、威馬、海澤拉等10多家國際一流種業企業,推動濰坊現代農業迭代升級。同時,濰坊國家農綜區還在日本東京組織中日農業合作懇談會,幫助濰坊農業企業精準對接日本涉農機構、企業公司;組團赴澳開展山東(濰坊)品牌農產品宣傳推介。

以此次盛會為契機,濰坊勢必將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濰坊國家農綜區也將借勢助力,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項目平台,加快集聚國際高端資源要素,探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全力打造農業開放發展引領區,努力為全國農業開放發展蹚出路子、打造樣板、再立新功。(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學瑩 都鎮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