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城網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來,河北省農業綠色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張福鎖院士在館陶縣王莊科技小院示範方介紹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創新模式。 鄭建衛 攝
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全面推進農業節水節肥節葯。發展農業節水,在黑龍港地下水超採區開展季節性休耕200萬畝,在張家口壩上和黑龍港流域推廣旱作雨養30萬畝(其中張家口20萬畝),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抗旱節水品種和配套技術536萬畝(累計達3272萬畝,佔小麥種植面積的92.9%),全年節約農業用水6.7億立方米。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2018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減少6萬噸、1600噸,連續三年負增長。
維護綠色環境。整市整縣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省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由84.6%提高到96.64%,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由65%提高到82.35%,農膜回收率由60%提高到75%。農作物秸稈以「提高能源化利用比重」為重點,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
打造綠色生產基地。全省創建30個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其中圍場、平山、曲周獲評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承德市創建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豐寧整縣發展有機農業。
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全省「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2913個,較2017年底增長19.3%。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738個、綠色食品1015個、有機農產品123個、地理標誌農產品37個。唐山市「三品一標」產品佔比達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