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富貴人家的子女在財產上總會存在一定爭議。被人們稱為「海上皇帝」的張榮發是一個有實力,有遠見的企業家,他年少時勤奮學習,不斷進取,在航運事業上開闢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讓他這一位「海洋之子」成為航運事業上的領軍人物,收穫豐厚財富和讚譽。
除了他在航運事業上備受人們關注,他死後的遺囑也引發集團內部發生巨大變化,更是讓人們見識到了富貴人家子女對於權利和財產的較量,看到其中的暗潮洶湧,見識到了家族企業內部並不太平的紛爭!
從「海洋之子」到「海上皇帝」
「海上皇帝」張榮發1927年10月6日出生於台灣基隆,因為基隆是一個港口城市,因此張榮發從小就接觸到大海,在海邊長大,加上後期再航海事業上獲得的巨大成功,因此他曾說:「我是為海而生,大海就是我的人生」,他相信自己就是「海洋之子」。
張榮發的父親在船上工作,是一個普通木工,他的工資勉強夠一家九個人生活,在張榮發1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不幸死於海難,他的母親只能獨自撫養七個孩子,生活艱辛。
自小懂得生活不易的張榮發有著很強烈的進取之心,他渴望通過個人努力成就屬於自己的天地,開闢屬於他的世界,因此在台北商業職業學校畢業後,他就開始在海運公司工作從事務員的工作,在張榮發的努力之下,他的職位逐漸從事務長到大副,同時考取了船長執照。
六十年代初,張榮發很成功地抓住了台灣經濟起飛的時機,他成立了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的職位。
他只有唯一的一艘船,而他必須找到好的航線,開始站穩腳跟,但是他並沒有跟隨大流,跑熱門的航線,他選擇另闢蹊徑——跑人們並不看好的中東路線。
雖然長榮的起步艱難,但是他們憑藉著完善的運輸服務品質,逐漸獲得貨主們的信任和支持,並在七十年代發展集裝箱,開始在1975年走台灣至美國東海岸的定期航線。
1984年7月,長榮海運更是開創了史無前例的環球東、西雙向全貨櫃定期航線,佔據先進且有利的航線,讓長榮海運獲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長榮海運在全球貨櫃船業務的領先地位。
在此之後,長榮船隊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公司得到壯大,發展迅速,規模也一直居於全球貨櫃船隊之首,因為在航運事業上的巨大成功,張榮發被人們稱讚為世界「超級航運帝國皇帝」,成為航運人眼中的「海上皇帝」。
進過幾十年的發展,長榮集團早已在市場上找尋到屬於自己的一套發展方式,他們將海運、空運、內陸運輸、貨櫃、酒店、製造等業務共同進行開展,提供優質的一體化服務,長榮公司因此成為了一體化的跨國企業集團,獲得巨大成功。
與此同時,張榮發還有十家關聯企業,它們是分別是長榮運輸、長榮重工、長榮海運、長榮國際、長榮貨櫃、長榮航空等公司,這幾家公司的發展都呈現著良好的趨勢。因為張榮發獨到的市場眼光和運籌帷幄,他的航運事業獲得巨大成功,為他帶來了豐厚財富和名譽。
張榮發曾在1999年發布的福布斯富翁排行榜中位列241位,因此人們曾對張榮發的資產進行保守估,而在他們的保守估計中,他的自有資產高達20億美元。
讓私生子成為繼承人
2016年1月20日,「海上皇帝」逝世,留下豐厚的遺產,張榮發的妻子是林金枝,二人育有四個孩子,他們分別是張國華、張國政、張國明和張淑華。
儘管台灣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張榮發還是找了個二房太太李玉美,兩人還生下私生子張國煒,相對於妻子所生的四個孩子,他並沒有多重視,反而十分看重二房的孩子。
張榮發的遺囑財產金額折算下來可高達500億,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張榮發將自己的存款、股票、不動產都留給張國煒,並且將總裁一職交由張國煒。
2016年2月18日,張國煒正式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生前寵愛,看重張國煒,早已讓長子張國華一行人有所不滿,而他的遺囑更是十分偏心,將這一份立下的遺囑金額高達500億的財產都給了張國煒,這一切使得張國華十分不滿,於是張國華決定搶回自己的一切,一場家庭內戰因此而開啟。
2月19日,張國華利用股權優勢,以大股東的身份宣布將管理總部「解編」,即集團總裁不再存在,長榮集團的總裁有且僅有張榮發一人,間接不承認張國煒的總裁職位,將其總裁職位廢掉,並將高層全部下放到各子公司的職位上任職。
面對張國華的反擊,張國煒並不害怕,作為張榮發遺囑上的法定繼承人,張國煒完全有理有據,找尋到方法解決。
正當張國煒想要進行反擊時,張國華利用張國煒需要執行由台北飛往新加坡的飛行任務,所需要的飛行時長為5小時的機會。在張國煒在飛行後,立即召開董事會,不僅將張國煒的董事長職位罷免,還將換掉了張國煒的得力手下,讓張國煒失去捲土重來的機會。
管理大權落入集團元老手中
在張國煒被迫離開長榮後,張國華再次利用手中股權優勢,再次召開了董事會,意在選出長榮集團新的董事長,穩定以張國華為代表的一行人在長榮集團中的勢力。
根據後期發布出來的核心名單觀察得出老臣在前沖,股東在後撐的結論,即以張國華、張國明擔任董事,而掌管長榮集團國際董事長職位的卻是張榮發曾重用的老臣、長榮集團的元老柯麗卿。
儘管柯麗卿曾在張榮發創立長榮集團時期貢獻了巨大力量,助力長榮集團後的更好的發展,是長榮集團的核心領導者之一,憑藉她的能力,擔任長榮集團國際董事長一職確實是實至名歸。
但是這一結果使得人們一時間難以評論,誰也不曾想過張國華如此大費周章,將張國煒弄下台,卻最終沒有拿下長榮集團國際董事長的職位,反而讓集團元老佔了便宜,掌管長榮集團,著實讓唏噓不已。
面對這一結果,張國煒的律師宋耀明只能無奈地說道:「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無從評論。」名單的出現,也是意味著張國煒在長榮集團再也沒有任何立足之處,無法再次進入長榮集團繼承總裁一職。
小結:
因為「海上皇帝」張榮發的偏心,將其資產都交給私生子張國煒,引發了家庭內戰。讓他的兒子張國華對於長榮集團的權利進行激烈的爭奪,佔據了重要權力和優勢,而作為法定繼承人張國煒的不幸「落敗」,也不僅讓人感慨富貴人家的財產爭奪是如此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