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註定是你生命里行色匆匆的過往路人,那我也願意在你的生命中留有一點溫暖,留一點色彩,不再是個冷冰冰的路人,而是一個有些許鏡頭的路人甲。
而在公益項目路人甲里,你只需要捐 10 元錢,就可以成為這樣一個有溫度有色彩的路人甲。
「路人甲」是一個帶有答謝機制的公眾小額定額公益捐贈平台,它不同於我們常見的買捐模式、公益捐款模式,可以說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互聯網捐贈模式——惠捐。捐助人在捐助 10 元錢後,可以在平台里兌換一張由愛心商家提供的優惠券,金額往往大於 10 元,涵蓋了日常生活中的買、食、住、行,讓公益不再「裸捐」。
相比我們熟悉的裸捐模式,路人甲的惠捐模式使捐助者的捐助行為和日常生活可以發生聯繫,從而提高公益參與的頻次與粘性。相比於買捐模式(購買商品,商家承諾捐贈一定的金額),它又明確了用戶使用路人甲的意圖和意義,不會出現分不清是我是來買東西還是來捐款的情況。
類似的模式在國外也已經驗證過。國外社區會贈送 Groupon 的優惠券給捐款人。這種看起來很輕的模式卻能撬動更多的資源。一般的公益平台,往往需要拓展三方面的資源:優質公益項目、捐款人、實際費用承擔者。
路人甲的創始人韓靖是友成基金會的副秘書長,從事公益事業很多年,與國內各大基金會、公益組織都有良好的關係,他們也很願意向路人甲輸出優質的項目,增加曝光度。比如,在柴靜發布《穹頂之下》48 小時內,自然之友就和路人甲合作,上線了藍天實驗室項目,這是其他公益組織很難達到的響應速度。目前,已經有 20 家基金會與路人甲建立了合作。
另一方面, 商家本身就會發放優惠券,而通過公益平台發放優惠券又能增加企業對美譽度,他們何樂而不為。目前已經加入到路人甲的愛心商家有愛奇藝、東來順、嘀嗒拼車、天天用車等 15 家,不久還會增加麗江等旅遊景區的商家。
所以,路人甲的重點工作就是優化捐款人的用戶體驗,增加他們的用戶粘性,從他們到產品理念和設計就可見一斑。從事公益事業多年,韓靖發現國內大部分捐款人都是小額捐款人,排名前三位的捐款額分別是 1 分、1 元、10 元。因此,他們選中了 10 元作為捐款的金額,降低了參與的門檻,又體現了互聯網和公益的公平、平等精神。小額捐款往往具有偶然因素,因此路人甲會挑選出用戶最感興趣的項目,和來自奧美等公司的志願者合作,對項目進行包裝,只保留簡短的介紹,縮短用戶捐款的環節和時間。韓靖做過調查,在中國只有 3% 的小額捐款人會向紅十字會索取發票,他們並不關心冷冰冰的數字。為了讓捐助人和捐助的項目發生了更密切的聯繫,路人甲還增加了圖文並茂的紀念卡作為反饋,以更加感性的方式回饋了捐助人的愛心,也讓捐助人可以持續長久的得到被捐助項目的音訊。
路人甲告訴36氪,自 2 月 14 日上線試運營,在沒有付費推廣的情況下已有 3000 多裝機量,點擊捐贈 1200 單,實際完成捐贈 600 多筆(部分用戶因支付問題流失,本月接通微信支付後捐贈比例將會有提高),優惠券領取 300 多張,已經完成天使輪融資,正在尋找下一輪融資和優質的優惠券合作商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