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民黨政治新星蔣萬安在選舉中勝出,出任台北市市長,讓近年來盡顯頹勢的國民黨士氣大振。
出人意料的是,蔣萬安在勝選後邀請前民進黨領導人陳水扁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但被陳水扁直接拒絕。
眾所周知,民進黨和陳水扁是國民黨的老對頭,蔣萬安此前向其示好時就被回絕,如今再次被打臉,讓很多人對他從無限看好到失望連連,不知他搭錯了哪根筋。
蔣介石的曾孫
從眾望所歸到有人認為他爛泥扶不上牆,這位政治新秀何以獲得這兩個極端的評價呢?這還得從他的特殊背景說起。
蔣萬安
今年四十四歲的蔣萬安是蔣介石的曾孫,作為一名法學博士,他在美國畢業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名矽谷的律師。
2016年之前,蔣萬安一直過著精英律師的生活,也正是在這一年,他回到台灣,參加了國民黨立委選舉,並成功當選。
蔣經國曾在晚年說過,蔣家的子孫不會從政。蔣萬安本人原本對政治也沒有什麼興趣。儘管他的父親蔣孝嚴認為他具備很好的從政條件,但他表示那只是父親的看法,並不能代表他自己。
但在國民黨江河日下的時候,蔣萬安結束了律師生涯投身台灣政壇。他的家族背景有號召力和凝聚力,也非常有利於整合政治資源。他本人的豐富閱歷和形象氣質,在民眾心中也有著良好的印象分。
蔣萬安
蔣萬安明白,自己肩負著重建國民黨在民眾中的信任,以及台北市未來發展的雙重責任。他表示,無論日後國民黨經歷什麼困難,自己都會與之不離不棄,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會走下去。
蔣萬安把祖父蔣經國提出的將百姓福祉放在第一位視為從政信條。他的蔣家血脈和親民務實的作風,也確實讓困境中的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看到了光明。因此,他們將重振國民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勤懇的政治新星
2016年蔣萬安當選國民黨立委後,不斷在醫療、勞工、老人兒童福利等民生問題上發聲提案。
蔣萬安
他出身顯貴卻沒有架子,下沉到各行各業走訪肯談,打下了不錯的民眾基礎,親民的形象深入人心。
2022年蔣萬安當選台北市市長,這一職務在台灣政界有著非常特殊的位置,可以說是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的政治搖籃。順利的話,未來蔣萬安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
從蔣萬安任命自己的「小內閣」,到邀請就職典禮嘉賓的舉動不難看出,他在向各界傳遞不計前嫌、廣納賢才的信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包容務實的政治領袖。
他任命了無黨派人士,台大講師出身的作家兼媒體人蔡詩萍出任台北文化局局長。看中了他的文化創作和媒體背景,認為自己的團隊需要這種接地氣有前瞻性的人。
蔣萬安
同時,蔣萬安還向老對頭民進黨伸出橄欖枝。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黨爭激烈,明裡暗裡的鬥爭可謂曠日持久,近幾年國民黨更是被對手壓著打,而蔣萬安上任後開始向其頻頻示好。
今年5月份,蔣萬安就曾以探討市政問題的名義,提出拜訪陳水扁,已經被陳拒絕過一次;現在又邀請他參加自己的就職典禮,可見他的態度之誠懇。
不過,骨感的現實恐怕難以支撐他的政治理想,他看中的人真的都是賢才良士嗎?
蔡詩萍和陳水扁
蔣萬安希望能集各方良才廣安天下,這個初衷是不錯,然而政治是講立場的,如果連基本的立場都無法一致,何來一致對外的政治團隊,更遑論在極其敏感的兩岸問題上,蔡詩萍還是站在國民黨的對立面。
蔣萬安
國共兩黨無論當初怎麼打,同是中國人的理念都是刻在骨子裡的。如今兩岸的各方交流成果,也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與大陸多方磋商談判的成果。
但蔡詩萍對「九二共識」表示不接受,更指責國民黨也不該接受。事實上,這並非是大陸強加給台灣的,就連「共識」這個詞都是前台灣官員蘇起正明確提出來的。
當然蔣萬安更看重的是蔡詩萍的專業能力,以及對民情時事的動態把握能力,但他忽略了蔡詩萍其實是個兩邊倒的騎牆派。
蔡詩萍多次強調自己是自由人,在國民黨和民進黨中間不斷仰卧起坐,甚至還曾痛批國民黨是民進黨的累贅。
蔡詩萍
蔣萬安任用蔡詩萍原是希望利用多元文化塑造台北風格,但蔡詩萍接受台北市文化局長的職務後,仍在不同場合表明自己並沒有立場,他的名言是不能因為選邊站隊而沒有是非。
這話貌似沒錯,但誰說有立場的人就不講是非?所以這不過是「自由人」蔡詩萍為自己嘴碎找的借口罷了。
假如他日後仍不收斂,那麼吸納這樣的人進執政團隊,無異於在本就不堅固的混凝土裡又多摻了一把沙子。
如果說蔣萬安看中的是蔡詩萍的才華,那麼他親近陳水扁的舉動則讓人大跌眼鏡。
(左)陳水扁(右)蔣萬安
陳水扁上台後,對國民黨的打擊可謂不遺餘力,台灣著名的「去蔣化」行動就是他大力推進的。
民進黨不光拆除了蔣緯國的別墅,將「中正紀念堂」更名換匾,還用金錢鼓勵民眾搗毀各地的蔣氏父子雕像。
按說蔣萬安與民進黨是有「家仇」的,國民黨也正是在這個對手的強力打壓下,勢頭日漸衰弱。
況且陳水扁任職期間,台灣的外交政策出爾反爾,卸任後他又因貪污、洗錢等罪行,被判服刑20年。
可以說,陳水扁是一個沒有誠信可言的人,政治生涯充滿了作秀和謊言。否則,他這麼一個親美的台灣領導人,小布希也不會把他稱為「麻煩製造者」。
陳水扁
所以蔣萬安一再向這個臭名遠揚的前民進黨領導人示好,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恐難重蹈覆轍
蔣萬安上任伊始的幾個決定,尤其是他想要團結民進黨的做法,很難說在政治上是幼稚還是大度。很多人開始擔心,他會重蹈當年馬英九的覆轍。
馬英九在執政時期,也曾不拘一格重用民進黨員,意圖促進兩黨合作,讓台灣發展得更好,但結果卻引火上身。
壯大起來的民進黨執掌政權後,不僅對馬英九卸磨殺驢,甚至還要將他活捉。也正是由此開始,國民黨走上了下坡路。
馬英九
此後,民進黨乘勝追擊,在台灣本土啟動聲勢浩大的「去蔣化」政治工程,時至今日,這一行動仍在進行。
民進黨由街頭起家,無數事實證明,他們做事狠絕,翻臉無情。無論是誰,與之一廂情願的友好和團結是根本行不通的,在他們眼裡沒有合作,甚至都沒有競爭,只有不擇手段地攫取經濟和政治利益。
正因如此,蔣萬安的表現才讓不少國民黨人士及其支持者感到憂心忡忡。
後悔選錯了人
不少國民黨人原本指望蔣萬安能帶領黨眾重振旗鼓,而今很多人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人。就連他的溫和儒雅也開始被人詬病,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手段強勢的政客。
蔣萬安
對此,蔣萬安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堅持同樣是一種強勢,為民眾爭取權益的時候,他絕不會妥協,作為一個就事論事的人,他也不會被其他無關因素干擾。
話雖如此,可他就事論事的標準卻不知道是什麼。早在四年前,民進黨曾經干過向蔣介石的棺槨潑灑紅油漆的齷齪事,蔣萬安對此表現得波瀾不驚。
今年2月,他又成為「去蔣化」中的焦點人物,在媒體的不斷追訪中蔣萬安並未表達什麼看法,只稱對蔣介石的評價既要看功也要看過。
這種沒有情感的標準答案出自他的口中,讓不少人感到失望。儘管蔣萬安是職業律師出身,習慣了講話滴水不漏,但他受訪時身上最重的標籤應是蔣氏曾孫和國民黨立委才對。
因此,很多島內人士認為,蔣萬安行事風格過於軟弱,面對民進黨的挑釁一忍再忍也就罷了,還屢次上趕著巴結陳水扁和民進黨,表面上看是這個政治新銳改變了僵化的政黨文化,賺取了一些寬宏大度的名聲,實則是敵友不分,與虎謀皮。
馬英九的前車之鑒就擺在那裡,蔣萬安的選擇則是視而不見,這份「堅持」已經讓很多支持者後悔將自己的選票投給了他。
結語
蔣萬安真正的政治生涯才剛剛開始。他雖然藉助了祖父輩在島內和國民黨中的威望更早上位,但又不希望被這個身份裹挾,因此才會對「去蔣化」有如此平靜的反應。
這說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希望匯聚深藍、淺藍、無黨派等各方力量為我所用,更想團結綠營,共謀發展。
但實際上,他所處的政治環境既不真誠更不友善,甚至劍拔弩張,所以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預期,根本無法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