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黃筱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國際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論文。該論文題為「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hourly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介紹了城市化對中國小時極端降水影響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來,全球城市化進程加劇,城市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全球變暖的演變,各地發生的短時極端降水事件在頻率和強度上都有所上升,城市地區遭受到了日益嚴重的暴雨及洪澇災害。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快速的城市化過程,短時暴雨給城市地區帶來了災害,然而目前關於城市化對極端降雨影響的研究多集中於大城市,全國範圍內城市區域對極端降水事件的影響仍不明晰。
該研究基於1985-2012年間全國2000餘個氣象站點,四到十月份的逐小時降水數據及逐年城市土地覆蓋變化數據,採用動態劃分城郊站點方法,分析了全國28年間雨季極端降水頻率、強度等指標的城郊差異變化趨勢及空間格局。研究表明,城市化顯著加劇了中國南方城市地區的極端降水,而對中國華北部分地區及東北地區城市區域的極端降水起到了抑制作用。該研究進一步選取了六個典型區域,深入探究城市化對雨季各月份極端降水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選取各地區城市降水增強較為明顯的月份分析城郊降水差異的晝夜循環特徵。研究發現,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區極端降水更多集中於當地的主汛期月份及日內降雨高峰時段。
圖1 1985-2012年極端降水頻率及強度整體及城郊差異變化趨勢空間分布及緯向平均圖
圖2 1985-2012年全國六個地區雨季各月份平均極端降水強度的城郊差異
該研究揭示了城市化對中國降水時空格局的影響,囊括了除大城市群之外多城市區域的降水分析,對未來城市地區評估短時強降水及城市內澇風險、採取有效措施減緩和應對其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
黃筱雯為論文第一作者,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曾振中、研究助理教授王大山為該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南科大是論文第一單位。此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南方科技大學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c59a6
供稿: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通訊員:晏梓添
主圖:丘妍
編輯:朱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