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農財寶典》記者 李蕭佳
豬價迎來難得的高峰期,但豬的腸道問題卻困擾著廣大養殖戶。如今,飼料酸化劑的作用在生豬養殖中愈發關鍵。
如何挑選酸化劑
據了解,在實際生產中,部分酸化劑的作用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有的表現出負效果。台灣永鴻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鴻」)產品技術經理/獸醫學博士范揚棋告訴記者,酸化劑有無機酸和有機酸之分,無機酸的 優點是具有較強的酸性及較低的添加成本,能使動物食道和胃內pH值急速下降,但直接使用可能灼傷食道及胃。
有機酸又可分為大分子有機酸和小分子有機酸。小分子有機酸羧基解離快 速,可快速於飼料及胃腸中降低 pH 值,但相對儲存較不穩定,且酸性較高,若濃度使用太高易有刺激性。大分子有機酸的分子羧基解離較慢但相對穩定,酸 性較低刺激性較弱,長期使用可優化腸 道環境。綜合以上,複合酸化劑結合無機酸和特定有機酸讓各成分間可以產生 協同作用進而增加飼養效益減少單一酸的添加量大、腐蝕性強等問題。
不同包埋工藝的酸化劑對豬胃腸道的影響
在加工工藝方面,飼料酸化劑又有包埋型和非包埋型之分,一般而言,包埋型酸化劑優於非包埋型酸化劑。范博士告訴記者,在豬飼料中添加包埋型酸化劑有助消化、抗腹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及預防腸道疾病等。
市面上的包埋酸有很多種,但不是所有的包埋技術都一樣。范博士介紹,永鴻的飼料酸化劑「歐酸肥 S」是一種特殊包埋緩釋顆粒酸化劑,其主要成分是延胡索酸、檸檬酸、蘋果酸與磷酸。
「歐酸肥 S」的包埋樣式就像「紅龍果」,特殊比例的甘油脂肪酸脂將酸均勻分散在脂肪基質中,以12道生產工藝在獨立的產線生產,達到三相均勻混和包埋。市面上有些號稱包埋的酸化劑則像是「雞蛋果」,僅外殼包埋,外殼被打開後,酸可能一次性的釋放沒有辦法達到 緩慢釋放的效果。
飼料酸化劑的優劣,可由酸化劑能 不能在腸道發揮效用來判別。有些酸化劑產品 , 在胃釋放後,僅少部分的酸能抵達腸道作用。「歐酸肥 S」的特殊包埋設計透過脂肪基質的保護讓大部分的酸可以順利通過胃,僅少部分的無機酸 在胃中釋放幫助消化,大部分的酸則到 達腸道才緩慢釋放出來。又因「歐酸肥 S」所選用的多元酸可在多個pH環境下進行解離,所以可緩慢釋放且作用到整個腸道。一般食糜殘渣在小腸停留7-9小時,很容易有細菌滋生,「歐酸肥 S」中酸的釋放可全程起到助消化、抗腹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預防腸道疾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安全性高,不傷胃。
「包埋酸添加用量少,獨家包埋技術使酸不會直接接觸飼料,不影響飼料中其他原料、維生素和抗生素的濃度梯度。」范博士說。
定期補充包埋型酸化劑可維持腸腔內酸度以減少疾病發生
飼料酸化劑在仔豬上使用較多,提高仔豬存活率較明顯。范博士介紹,「歐酸肥 S」可用於任何階段的豬群,不僅可減少環境污染和腸道用藥成本,也能提升肥育豬階段的換肉率。
他建議,日常性每噸飼料添加1.5-2kg「歐酸肥 S」,可以改善母豬便秘及產後生殖泌尿道問題,維護母豬腸道 健康,並減少排出病原菌及造成仔豬感染的機會。乳仔豬方面,建議日常性每 噸飼料添加 1.5-2kg「歐酸肥 S」,促 進仔豬腸胃道酶活性,促進營養消化、減少消化道細菌性感染的機會,並促進有益菌繁殖,增進腸道健康,提高育成率。肥育豬方面,建議日常性每噸飼料添加1kg「歐酸肥 S」,維護豬只腸道健康,減緩腸道病菌增殖,預防痢疾、大腸桿菌症等腸道疾病。綜上,長時間 定量的補充酸化劑,可讓豬的腸胃道固定處在酸化狀態,創造一個壞菌不易生,好菌更活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