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門縣二擔島守備部隊下轄的一名陳姓士兵失蹤,因其手機和錢袋都隨之一同消失不見,台媒便猜測這名士兵可能是投奔大陸了。據最新消息稱,台軍失蹤士兵的確是想投奔大陸,其穿著救生衣從二擔島向廈門方向游去,但由於中途體力不支,已經被大陸海警救起,身體並無大礙。
二擔島面積只有0.28平方公里,該島距離金門本島約12公里左右,距離廈門4.4公里左右。因此,這名士兵想從二擔島游到廈門並非易事,如果再碰到風浪,極有可能發生不測。但是,這名陳姓士兵仍舊冒著生命危險投奔大陸。之前就有媒體猜測,這名陳姓士兵可能是想效仿林毅夫向大陸投誠。1979年,曾在金門擔任軍官的林毅夫就曾從金門成功游回了大陸。根據林毅夫自己的描述,儘管他深受台灣當局的器重,甚至還被蔣經國授予「優秀青年獎章」,甚至還可以享有公費,帶職前往政治大學攻讀研究生的機會,但他始終希望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於是決定投奔大陸。林毅夫到大陸後,先是考上北大經濟學研究生,後又出國深造成為享譽世界的經濟學家。
然而,台灣當局對林毅夫投誠大陸始終耿耿於懷,且一直列為被通緝的軍官。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大陸持續對台釋放善意,兩岸人員互動與往來日益頻繁。1990年,兩岸還簽署了「金門協議」,協議主要是為了解決遣返台灣海峽偷渡客和違法者的相關問題。1992年,兩岸還達成「九二共識」,其核心意涵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共同致力於推動和實現國家的最終完全統一。此後,兩岸簽署了一系列的經貿合作協議,大陸持續向島內釋放紅利,這也使得台灣同胞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越來越強。
但是,在李登輝和陳水扁上台施政期間,台灣當局大搞「台獨」分裂活動,並將兩岸關係推到危險邊緣。可即便如此,大陸也努力維護著「和平統一」的前景,將和平的希望留給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大陸始終認為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同胞,「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和平統一」最有利於維護兩岸同胞的福祉,最能夠在統一後實現台灣的長治久安。正因為如此,大陸才一再重申,我們願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希望都會盡百分百的努力。不到萬不得已,大陸絕不會使用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並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但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
遺憾的是,在過去7年時間裡,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還幻想「以武拒統」,「倚美謀獨」,而美國一些人則有意「以台制華」,美台勾連挑釁致使台海陷入「兵凶戰危」的局面,這也讓曾身處兩岸衝突最前線的金門軍民產生深切的焦慮感。為此,金門的政治團體還提議在金門設立「永久非軍事區」,遠離戰火威脅。台知名媒體人張孟崇曾表示,台軍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本來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可是在台灣當兵不但不是保家衛國,反而變成祖國統一的障礙。當成這樣的兵,即使戰死,也只是『台獨』的炮灰而已。這樣的草莓兵,不當也罷!
外界認為,台失蹤士兵就是想投奔大陸,但按照台媒援引台軍消息人士的說法,這名失蹤士兵投奔大陸或許另有隱情。台軍消息人士稱,這名陳姓士兵疑似欠下大筆債務,向多家銀行,地下錢莊借款後無力償還,疑似遭到黑幫的恐嚇逼債,所以才起心動念投奔大陸躲避討債。目前,台當局海巡部門正在與廈門海警接洽,希望大陸可以儘快「歸還」這名士兵。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將其遣返回台?
實際上,這名陳姓士兵投奔大陸是否真的為了躲債,並不能任由台灣當局自說自話。想當年,林毅夫投奔大陸後,也有不少流言蜚語,甚至污衊他只是為獲得獎金才投奔大陸的。如果按照台軍消息人士的說法,這名陳姓士兵躲債則是涉嫌違法,而根據兩岸簽署的「金門協議」,我們就應該將其遣返回台,而且這也是有先例的。2004年9月,大陸將潛逃到大陸的罪犯薛球與陳益華遣返回台。2023年,台方還將偷渡犯遣返回大陸。
不過,兩岸之間雖然有這樣的互動,但投奔祖國大陸的台軍士兵不應該被納入其中,而是應該對其加以妥善安置,並鼓勵更多的台軍士兵放下武器,回歸祖國大陸,避免淪為「台獨」勢力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