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文是以時間脈絡去梳理倪海廈先生的生平,資料來源於網路及其相關書籍、視頻中的隻言片語;內容詳實,由於文字篇幅較長,將全文分為上中下三篇,敬請關注本號「倪師說」——中醫知識的持續分享。
出於對倪海廈先生的尊重和文章稱謂的統一,把「倪海廈老師」、「倪師」、「倪海廈」、「倪海廈先生」等稱謂,統一用「先生」二字代替。
★倪師說★
【倪師說】
——先生的隻言片語
「中醫生理學需以《內經》為主、用藥以《本草經》為主、開方以《傷寒雜病論》為主。至於我本人的方子,以漢唐兩朝為主。網頁名(漢唐中醫網)即指此」。
「一種學問不以時間上的近現代為進步,不以越變越複雜為進步,後人耳目多眩,以為「多」就是進步,「新」就是好;而是要以實際效果為主,治得又快又好地方是王道。——實用主義是對大眾最有益的主義,其他的主義都是糊弄人的」。
「中醫是科學,西醫是科技。中國文化要順天應人,調和陰陽,中醫亦如此;西醫反之,甚至要取上帝而代之;所以西醫慣於純化與分離,不用天然物,而高純度的物質對人體不只是負擔,而且有害。所以,中醫會直接煮金雞納樹樹皮熬湯喝,西醫則是提煉奎寧;中醫直接用青蒿,西醫提煉青蒿素。——試問青蒿和青蒿素一樣嗎?柳丁和維他命C一樣嗎?天然物對人體傷害小得多!是故西藥對人體傷害大得多,因為太純。凡是人「作」出來的東西,大自然是不消化的——保特瓶即為一例;類推之……,純化藥物會在肝腎堆積;萃取的不一定是精華,往往還是毒藥,關鍵在於人體能否消受」。
「中醫的重點是研究"神",即內涵,西醫則是"形",且微觀,越鑽越細。傳統中醫學強在以簡馭繁,辨證論治,根本不在乎病名,端在醫者運用存乎一心。當學者以為中醫藥典越厚即是進步,病理論述推陳出新即是進步,則陷於西醫窠臼而不自知;孰不知中國文化強在歸納法,故萬變不離其宗,而西學重在演繹,所以書本越來越厚、病人越來越多。——所謂智者求同,愚者求異。好的中醫看病是在用歸納法,而西醫看病卻在用排除法,西醫藥典越寫越厚,病名越取越多,此非進步,乃無用之象徵;西醫的病名已經太多了,今後將更多」。
……不勝枚舉……
【前言】
★先生的胞弟倪伯時醫師★
2021.01.31日,這位海外中醫界的風雲人物,以﹝為中國正統中醫正名﹞為己任,為了讓中醫的正知識造福更多炎黃子孫的偉人——倪海廈,溘然長逝於台北醫大附屬醫院,帶著眾多粉絲和網友的不舍與遺憾。
作為一名中醫師,卻在世不到一甲子,是「醫者不能自醫」能說完道盡的嗎?還是「英雄氣短」?「天妒英才」的一種顯現呢?——先生的胞弟倪伯時(後簡稱倪弟)在一次訪談中,詳細說明了他在考大學的期間騎摩托車出了車禍,醫院給他輸血的時候,血液里有乙肝病毒,所以導致他一直都有肝炎,最後可能發展成肝癌,最大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去世的;後來他也說過,如果不是自己學了中醫,身體可能會很差,可能會更早之前就會去世。
先生最早提到自己的大限,是在94年教授《天紀》時,先生在私下跟學員說過,自己59歲有一個大劫——「大小二限逢」,很難躲得過去。所以,先生用盡全力救治病人,毫無保留地教授《人紀》系列的中醫課程,將針灸,內經,本草,傷寒,金匱講得通俗易懂。
儘管生命如此短暫,卻在此間表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山、醫、命、相、卜五術俱通;畢生致力於傳承和發揚中醫經方,著書講學,定期舉辦現職醫生的在職教育研討班;除診療、中藥方劑研發,並盼將畢生絕學傳承;還治癒了很多被西醫認為得了不治之症而瀕臨絕望的癌症病人……倪師迷福音!全維度梳理「五術俱全」中醫鬼才倪海廈的生平(上)
先生曾對學生說:「中醫對病人說話時,是讓病人有安全感。」這句話很暖,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也展示了高尚的醫德。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而學是師之骨,德為師之魂。先生作為一名醫者,學高自不必說;德高望重,不愧為中醫師的典範——這樣的評價,也不為過,自有其所。
那今天把倪海廈先生的人生捋一捋,共同見識一下他不凡的人生;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到老回望、方知人生平凡是可貴的,然、有些人在人生的某些關口,卻發生了一些轉折性的事件,註定走向不凡。
『人生成就』
本名倪海廈,化名梵宇龍,1954年,出生於中國台灣,祖籍是浙江瑞安,美國中醫師,在美國創立了漢唐中醫診所,曾任美國漢唐中醫學院院長,還曾擔任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博士指導教授;後任職佛羅里達州衛生署中醫委員會最高委員會委員,執掌所有醫師鑒定資格、更新執照、醫師再教育計劃等相關業務,後來因醫學院與診所事務繁忙,不得不請辭該項職務;也曾受美國佛州州長任命,擔任佛州針灸委員會委員及副主席,並大力協助內布拉斯加州通過針灸法案,榮獲台灣政府僑委會張富美主席頒發海外優秀華人獎。
在美國行醫逾二十年,善用經方治療內科雜病和惡性腫瘤,因曾治好美國當地許多西醫認為不治之病的患者,深獲美國人民及州政府肯定,被病患尊稱為【最後的希望】——「the last hope」;國際旅遊文化發展研究會醫師,醫師研究中醫達30年之久,並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項,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命、相、卜、山、醫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
『奇人總有的風水傳奇』
★先生浙江瑞安故居★
某藥廠董事長曾從他皈依的信仰,去觀想、得到的開示稱:先生是歷代名醫轉世、生而知之;追溯根源,應該是扁鵲華陀之流;……先生曾在自美返台時,贈送一尊華陀雕塑給家族唯一對中醫有興趣的晚輩……——這段來源於網路,文意組合有點牽強附會,筆者認為有造勢之嫌,出於補全、加入本文,讀者明鑒之。
嶺下村是(浙江省溫州市瑞安西部山區)一個江南魚米之鄉,先生的祖父篤信地理風水,舊時曾向先生的父親倪志凌(後簡稱倪父)講述,當年先祖大川之墓穴內,不時有吵鬧聲,周邊幾位好奇又不安的村民聚一起,將墓穴的龍門打開,發現裡面有一隻金色麻雀和一條鯉魚正在相鬥;不久,村民們目睹——金雀 遠飛、鯉魚駕 躍向山丘地後向不見了;此後,村民將此墓地命名為『金雀墳』,鯉魚遁走的山丘名為『鯉魚駕』並沿用至今。
為此,先生的祖父先後邀請了各地18名知名的風水師前往勘測,眾家風水師一致認為,倪家後代必出名醫。為此,先生的祖父變賣了家裡的25畝水田,供倪父讀醫,然倪父無意習醫,家中雖醫藏頗豐,無實用處;之後、先生成為名中醫,家族便常以此為談資,先生感念祖上,便請人將「金雀」及「鯉魚」設計成商標,用於倪師網站和診所商標,並重新命名祖墳為「金鷹鯉魚穴」。
『步入中醫之門前的青少年時期』
★漫畫家葉宏甲《諸葛四郎》的動漫人物★
家有七兄妹,排第五,自幼活潑,精力旺盛,聰明伶俐,好學卻並不喜歡學校的教育方式,作業不按時完成,放學就跑外面去耍,尤喜漫畫,當時台灣漫畫家葉宏甲先生的《諸葛四郎》風行當地,他常臨摹其線條,為以後的開堂授課的生動線條繪製奠定了比較好的線描基礎。
從小他就比較調皮搗蛋,其母賢惠,(加之倪父在1946年和其他150萬人一同被強行帶往台北眷村,同行者多有各領域傑出人士,因而種下先生拜師之機緣,後面介紹倪父時有介紹)帶著他四處拜師學藝,以此管教並培育他的德育智,此段少年時光收穫頗豐,入了傳統武術的門,其中包括易筋經、氣功等的學習;人的差距總是一點點拉開的!肇於此,他比同鄰人有了更多的積累,也為日後授課的內容增添了相關的課程,比如「五臟排毒法」,「文式易筋經」等。
在2009年中國之聲廣播總台《國學堂》的節目,梁冬採訪他的錄音中,他自述了入醫的原始契機——高中時自學醫書,治癒姐姐痛經。
他念高中時,關係很好的二姐(當時也在念高中)每次月經來就痛經,長年如此,又羞於啟齒找西醫看;於是乎,找到先生,說你學什麼像什麼,買一套醫書給你看,看完你來幫我治療痛經吧!
聽起來怪怪的?找弟弟治痛經?因為先生二姐(後簡稱倪姐)覺得先生自學能力強又懂得去創新,所以決定買一套《醫書金鑒》讓他去研究,試試看治療。
這一點也是他能「吟笑百花前」的基礎——學習能力強,愛鑽研,創新能力強。
倪姐買的這套書,裡面內科、外科婦科、什麼都有,內容涵蓋全面;先生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專研書中婦科的部分,開了個處方,倪姐按方到藥房抓藥,吃了之後,一直到更年期,都沒再痛經(這是後話)。倪姐也很開心,認為只花一套醫書的錢就治好了她的痛經。
這件事看似圓滿結束了,然、卻是先生學醫之路的一個重要的契機,也奠定了他學醫的決心,讓他在大學畢業後放棄走音樂路而從醫的一個倚仗。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功勞,是他賢惠的母親(後簡稱倪母)。
在治癒倪姐的經痛後,倪姐認為弟弟擁有超人的醫學天賦,很想知道他的未來到底發展如何,於是到廟裡求問神;在廟裡認識一位道長,會用紫微斗術批命,於是倪姐帶著先生去給道長算命,算完之後引起先生極大的興趣,於是先生又買書自學了,從此刻起,到大學畢業,開始了高效的積累。
《天紀》中,先生說過,自小就住在西南方位的屋子,是個「水地比」的男人,所以和母、姐關係較親密,也偏喜歡做一些家庭主婦日常的活,做飯洗衣等家務活都很純熟,面點手藝也足以開店置業,這兩位是對他影響很大的。
當時,倪母也常有大拇指僵硬疼痛的癥狀,發作時痛不可忍,在新生南路有家叫聖家堂的教堂,裡面有位吳姓管理員會點針灸,有次偶然幫忙下針,效果很好,母親親歷,覺得中醫療效顯著(註:這也是他母親讓他拜師學中醫的一個重要契機);倪母還是希望先生學醫,畢竟從小的天賦和家族的傳說,讓家人對先生習醫還是充滿期待的,倪母詢問先生意見後,便請聖家堂吳先生教授針灸;不料三個月不到,不但先生學全了吳先生的針法,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吳先生自知已無可教,請倪母另尋高人,以免擔誤先生天份。
之後,倪母讓先生大學報考中醫,大考前夕(前面提到,倪弟接收採訪時提到考大學時先生騎摩托車出車禍,就是指這裡)卻意外發生車禍,大腿撞斷而無法應考。隔年,參加聯考改報政治,考上了「東吳大學」政治系。
手術後出院療養----讀大學期間,先生開始沉迷古書,大量閱讀山、醫、命、相、卜五術的書籍——研究紫微斗數、地理陽宅風水、面相手相、鐵板神術及易經卜卦;在沒有老師引領下,不但五術學個俱全,還悟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後算命解盤時結合臨床案例,用易經象數貫穿解釋五術,開創自己獨創的學說,先生將之命名為「易派象數宗」——這是後話了。
大學期間,倪母看先生喜歡讀醫書,又對古書、古籍很感興趣,整天孜孜不倦地讀,且中醫方面又有天賦,就鼓勵他去拜個師學中醫,這個決定,才真正將他推向『醫師』人生的康庄大道。
『拜師學藝』
當時,在台灣,仍保留著(註:正式師傳的叫師徒制)「師徒制」傳承的傳統;中國幾千年來,沒有中醫藥大學什麼的,都是師徒制,爺爺傳父親,父親傳兒子,傳子不傳媳、不傳女;在台灣,師徒傳承、傳的可以是兒子以外的其他人,只找那些有慧根的、有能力的、有聰明才智的來教,他們覺得這是很榮幸的一件事;因為把中醫發展傳承是每一代中醫人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這麼做都是理所應當的,不然就會失傳下去。
去拜的第一個啟蒙中醫老師,叫周左宇,是與董氏奇穴齊名的台灣四大針灸學派之一的古典針灸學派傳人,(出生於1914年,於2011年離世。97歲高齡的他在給病人切脈的時候安靜離世。)以前是北京四代的家傳名醫,1949年後才到台灣。首次見老師,老師就很喜歡他,年輕人主動來學中醫,也比較難得,比對他自己孩子還好;當時剛好有位腰痛的病人,經過老師的施針,針到病除,他感覺真不錯,下定決心投入中醫這個領域來,也是在這位老師的指導下奠定了中醫的根基的。
而另一位領入中醫大門的啟蒙恩師,叫徐濟民,是江蘇來的上海明醫,針灸也是很厲害。
「二位名師真的做到傾囊相授,毫無保留!我真是好福氣」(我覺得能讀到、看到、學習到先生傳承下來的東西,也是我們大家的福氣!)!先生如是說,「這二位是對我接下來的人生影響最大的老師」。
不到一年,先生的針灸程度早已遠遠超越其他同學,兩位老師甚至還表示,先生對醫學的領悟力很強,甚至比他們還要更好。
在此期間,先生還到基隆一家有四位中醫師坐館的中藥行當學徒,其中一位就是師承曹穎甫的經方大家姜佐景,他開始接觸到經方。這四位醫師最喜歡聚一起搓麻將,桌上多半聊的又是一些行醫經驗和心得,他就端茶倒水,隨侍左右,隨聽隨記,晚上翻醫書,弄懂、記錄。剛開始他博覽群書,中醫中的各家各派的著述無所不讀,後來確信了經方才是他為之努力的方向。(註:曹穎甫、姜佐景合著的《經方實驗錄》是經方家重要參考書。)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先生的針灸實力突飛猛進,一開始幫家人下針治病,接著是街坊鄰居,大家都知道金山南路一段(現址)有位年輕的厲害醫師;據倪弟表示,家中隨時都有病人,站著坐著躺著到處都是,不僅如此,連大學、繫上老師也信任先生,願意讓他治病,先生不喜課業,藉著免費幫繫上教授看病,得以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興趣上。
『音樂嗜好』
★1994年老鷹樂隊加州旅館經典現場★
念大學期間,先生也非常喜歡音樂,台灣當時流行西洋音樂,同學間都熱衷玩點西洋音樂,以此為榮;先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彈吉他,同學都表示想學彈吉他,其實大家都沒摸過吉他;他們就聚一塊、湊錢買了一把吉他,再買了一本樂譜,大家就一致推舉由先生開始先自學,然後學會後,再免費教會大家;自學沒多久,就開始教同學,還在學校的『吉他社團』還擔任團長;……先生說,只能把音樂作為興趣、嗜好,沒辦法當職業、當成終身資質;當時畢業後,團員想走職業路線,被他拒絕了。
這個嗜好維持了一輩子,除了閑暇彈唱外,也搜集許多精品吉他;他自述,以前從沒想過成為一名中醫,從小就只想當名搖滾吉他手,當時最喜歡「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註:後來作為送別曲);自美回台教授「人紀班」時,還跟學生共組了一個樂團,名為「傳說」,自己也作了詞曲一首——「我的夢」道盡了先生一生的期許和願望;至今學生每年的追思紀念會,都還會播放這首歌曲懷念先生。
前面講了,倪姐帶先生遇到道士----考入大學前車禍手術後出院療養期間,開始大量閱讀古書籍、自修五術,並在大學期間拜兩位名師學中醫的,還到中醫館當學徒學經方,直到大學畢業,他五術的學習已經頗有心得,針灸和經方也學得很好,並順利畢業。
先生以遠超常人的天資和領悟力,在短短數年間,成為東吳大學的風雲人物,聲名大噪;先生遠超同齡的智識和領袖風範,讓其大學的同學們都為之懾服,有拜他為師,傳承先生的五術全學的,有追隨他到美國開創事業、一生伴其左右的;當時先生雖然年紀輕,但身上有種攝人的威壓,與之相處,很容易受其影響,拜服在他學識和風采之下。
『入伍,開始嶄露頭角』
大學畢業後先生入伍了,因針灸醫術高,被分派到馬祖軍醫部,很快憑藉優秀紮實的針灸功底,名聲遠揚,整個前線沸騰了,各級長官慕名而來,連本島電視台都趕來爭相報道;把他給士兵下針當場驗效的過程記錄報道,標題《馬祖神醫倪海廈》,家人親戚朋友都看到報道,激動不已,當時,先生也才24歲。
兩年服役期間,他憑藉醫術和算命在軍中大行其道,斷命準確,陞官有望?如何陞官?全在他口中溢出,大家無不敬仰,在軍中建立起龐大人脈和聲望,備受禮遇。
『退伍,自主創業__算命,醫療』
退伍後(1979年),決定以算命看相為主,醫療為輔賺錢,這樣賺錢是有原因的——為了儘快完成父親移民美國的計劃。於是他化名「梵宇龍」自1979年開始在家裡為人占卜看相,一口價三千元,付一次費用,終身服務;三千元在當時,幾乎是一般人一個月的薪水,那時一碗牛肉麵八到十元,最流行的楊桃汁一杯也不過七元而已;他從易經中通透人性,加上學養豐富,辯才無礙,很快的就吸引無數政商名流前來算命和治病。
由於人數過多,價格調高到一次五千元,想通過以價制量,上門的人數還是有增無減;漸漸的、越來越多客戶要求詢問下,先生便興起了開班授課的念頭。
先生算命解盤與他人不同,不藉助計算機軟體排盤,他事先刻好各個星宿的印章,客戶給定八字後,便迅速在十二宮蓋章,先看大運,再批流年,最後指點迷津,而往往在客戶一進門的當下,先生便從面相和手相得知客戶運勢,命盤排定後便胸有成竹。
先生鐵口直斷,直言不諱,不留半點餘地。從算命的角度來說,在幫客戶解盤時,都會留有一些模糊空間,萬一事後與算命結果相左,還有個轉圜空間,可以找理由搪塞過去;然、先生斷命精準,往往在相見當下即能道出客戶命造,六親狀態以及當下運勢,雖然當下時常會得罪於客戶,卻也給客戶極深的印象,算命者無不稱奇;先生也不同於坊間算命師,一心只想討好客戶,獲取報酬;先生曾說:「算命的積極意義是要讓人能趨吉避凶,如果知道大難臨頭卻無法改變,那何必要算命呢?」
★先生難得一見的展顏歡笑照★
先生有大量來自演藝圈的客戶,據說在先生化名梵宇龍的這段時間(具體好像是1990年上半年),他還和當年一個震驚台灣的社會事件緊密相關——傳聞一個嫁入豪門的當紅電影女星前往算命,平日里總高高在上,慣於頤指氣使,在進門時不慎撞到了門楣,該女星非常不悅,態度十分傲嬌,一路碎念進門,批命禮金還丟到桌上,坐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罵了半天;先生看了她一眼,對她說了句,進我的門要低頭,該女星當下氣炸了,但是來是為了批命的,還是忍氣吞聲給先生八字,不料先生看完、丟了句話給她「半年後你先生必遭大難,雖有牢獄之災,但無性命之憂」,(這種話除了在電影小說情節中出現外,大概也只有報紙中的神棍詐財才會講吧)這時候對方再也受不了,當場憤而離去。
將近算命後的半年時(1990年底),當真出事——女影星接到了老公的電話,電話中只聽到他慌張的講了一句話﹕我被綁票了!隨即就被切斷電話;歹徒在凌晨二度通電,提出了一億元贖金的要求,這個金額創下當時綁票勒贖的最高紀錄;該女星接獲歹徒要求後,第一時間就報警,警方獲報後,由於被害人身份特殊,索求的金額又高,於是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項目小組,全面進駐被害人住家四周。
隔天一大早,該女星便登門向先生求助,先生個性刀子口豆腐心,他在幫助客戶或是病人時,絕對不誇耀自己的先見之明,而是想盡辦法安對方的心,解決問題;所以該女星進門後,先生一聽完她敘述整個過程,立刻卜了一卦,就卦象分析,告訴對方只要按照歹徒要求,人一定會安全回來;這和當時警方項目小組的辦案方式完全不同,警方希望在交付贖金的當下將嫌犯一網打盡,對於人質的安全沒有任何的保障;先生再三強調,絕對不能與警方配合,只要讓歹徒拿到錢,就絕對不會撕票,相反的,萬一不能達到歹徒要求,人質很有可能喪命,現階段人質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女星回到家後,立即擺明不歡迎警方的立場,把家中所有監聽電話的警方人員趕出家門,又直接打電話給當時的警政署長庄亨岱施壓,要求撤離她們家周遭所有埋伏崗哨;當時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何突然態度大轉變,整個家族也不諒解,紛紛出言指責,但女星相信先生所言,打定主意要按照歹徒要求行事。第二天晚上,女星獨自開車交付了第一筆贖金,開車過程中警方仍暗自跟蹤,歹徒收到五百萬贖金後,確認家屬有付款意願,便提出第二筆贖金的交付方式,但是電話中強調,如果這次再有警方跟蹤,一定馬上撕票;
第三天,女星帶著三個黑色大塑料袋,裡面裝有剩下的九千五百萬現金,由司機駕車,前往歹徒指定地點,開車過程中,女星發現了警方車隊,當下馬上要求司機加速擺脫警方跟蹤,於是上演飛車追逐;但警方仍不放手,該女星竟要求司機開車衝撞警方偵查車,司機甚至下車與刑警發生衝突,雙方互毆,女星見狀,當場向警方下跪,求警方不要跟蹤,在擺脫警方後,最後歹徒輕鬆取走贖金,人質也在隔日獲釋。
★先生與高徒林大棟★
曾有對老夫婦、一同來幫家中二女兒算命,二女兒年過三十,整天關在家裡,沒什麼朋友,也沒有交往異性的念頭,老夫婦年紀大了,很是替女兒擔心,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只好求助先生;先生問了家中格局擺設後,調整了二女兒的房間位置,不到半年,嫁給一個相差七歲的二婚夫,夫妻感情和樂,聞者皆嘖嘖稱奇。
類似的例子多不勝數——有位專作中東生意的貿易商,原本生意清淡,捨不得花錢在居住上,選擇在吳興街租房,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做這門生意時,找到了先生,經先生指點後,生意蒸蒸日上,先生囑咐陽宅格局萬不可更動;但客戶發達了,就在陽明山買了別墅,才買不到半年,波斯灣戰爭爆發,客戶生意泡湯,血本無歸,陽明山別墅也賠錢賣掉;回頭找先生,又租回了當初吳興街住處,戰爭一結束,生意又奇蹟似的倍數成長,從此不敢再搬家,經過先生指點才敢買新房入住。
隨著先生的批命如神斷的名聲傳開,越來越多的人尋求於先生,最有名的例子當屬華隆集團董事長翁大銘。——1992年,翁大銘因為華隆案涉嫌違法交易股票和土地,亟思脫身之道,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了先生,兩人見面後,翁大銘極為拜服,對先生言聽計從;之後翁大銘參選立委,想藉著立法委員的保護傘繼續在外活動;當時宣布參選時,沒有半間媒體看好,因為距離投票時間只有二十天,翁大銘又是無黨籍,對手又是黨政關係極好的王令麟,不料結果跌破眼鏡,翁大銘竟然成功當選;但好景不常,先生三年後赴美,翁大銘參選第二任立委失利,華隆集團自此走下坡,官司纏訟多年後,翁大銘也以六十歲高齡入獄服刑。
先生離世4年後,也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件——台北漢唐中醫診所、在2016年來了位患者,這位患者因為頭痛無法入睡,遂來求診,說也奇怪,怎麼治療都沒有改善;正當診所醫師和病人都深感困惑時,病人想起三十年前曾找先生算命,回家拿了先生的批命紙,赫然發現上面寫著「三十年後會頭痛失眠無法入睡,這時候改一下床頭的位置」;病人照做之後,沒想到當晚就可以安然入睡了,其技神至若斯,已經超乎我們所能想像,這就是先生所說的,中醫將「天紀」和「人紀」結合,所能做到的程度!
先生認為:人的一生由天、地、人三者所構成,各佔三分之一;天即為命,出生當下即決定了未來發展的傾向;地為地理風水,居住環境影響人的一生甚為至大;人就是人事上的想法和做法。
命無改法,只能從地理和人事下手,才能擺脫和改變命運;世間算命,多是告訴命造結果,但無從改變,無濟於事,往往還會破壞姻緣,造成客戶困擾;好一點的算命先生,會賣你不痛不癢的裝飾品,聊以安慰客戶以安心。先生從易經體悟出的「地脈道」(陽宅風水)和「人間道」,確實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創造出不可思議的結果。
上篇到此結束,往下還有中、下篇,文末有彩蛋!敬請關注後文,給您還原一個全維度的、有血有肉的倪海廈~